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5036)

作品数:18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毛志伟周少玲徐伟石志新陈斌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电弧
  • 9篇旋转电弧
  • 7篇机器人
  • 7篇焊缝
  • 6篇焊缝跟踪
  • 5篇焊接机
  • 5篇焊接机器人
  • 4篇弧焊
  • 3篇电弧焊
  • 3篇旋转电弧焊
  • 3篇移动焊接机器...
  • 3篇运动学
  • 3篇熔池
  • 3篇热源
  • 3篇热源模型
  • 3篇角接
  • 3篇仿真
  • 2篇信号
  • 2篇运动学分析
  • 2篇熔池形状

机构

  • 20篇南昌大学
  • 8篇江西工业职业...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杭州东华链条...
  • 1篇金陵石化公司

作者

  • 18篇毛志伟
  • 8篇周少玲
  • 4篇石志新
  • 4篇徐伟
  • 3篇罗香彬
  • 3篇姜银松
  • 3篇吴训
  • 3篇陈斌
  • 2篇李志增
  • 2篇潘际銮
  • 2篇赵滨
  • 1篇柯尊荣
  • 1篇叶梅燕
  • 1篇罗玉峰
  • 1篇肖勇
  • 1篇黄涛
  • 1篇杨廷力
  • 1篇李向春

传媒

  • 7篇热加工工艺
  • 5篇焊接学报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电焊机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拘束角接头旋转电弧焊接应力应变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究旋转电弧角焊焊接残余应变分布规律,控制工件变形,分析对比了三维多体耦合模型与外拘束力模型两种拘束模型下工件残余应力与变形.首先,设定模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了由焊件、工作台和夹具组成的三维多体耦合模型;然后,通过设定工件上节点区域法向压力和位移约束,建立了外拘束力模型;再采用热—力直接耦合法,基于上述两种模型,运用ANSYS软件模拟了旋转电弧焊接变形,获得了两种模型下残余应变曲线,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三维多体耦合模型的焊件应变曲线更接近试验结果,并且其焊接残余应变范围及峰值均较平缓,为优化焊件装夹方式来控制旋转电弧角焊变形提供参考依据.
毛志伟黄涛徐伟
关键词:旋转电弧焊
新型相贯线焊接机器人设计与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适应一定范围管径的相贯线焊缝的自动化焊接,设计一种通用型相贯线焊接机器人。设计空间均布的梯形铰链结构来适应一定范围管径的安装,使用具有自定心功能的二自由度手腕,在ProE中建立了五自由度相贯线焊接机器人模型。根据设计的机构为机器人建立D-H连杆坐标系,推导出模型正逆解,然后通过机器人关节的范围确定解的唯一性。通过MATLAB Robotics Toolbox机器人工具箱对机器人进行分析,为机器人建立ADAMS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仿真,提取了焊丝末端的速度曲线。结果表明焊丝端点合成速度波动不大,满足自动化焊接要求。
李向春毛志伟陈记超袁文剑
关键词:相贯线焊接机器人运动仿真
5-5型并联机器人位置正解的简单算法被引量:6
2014年
对一类5—5台体型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其位置正解分析与求解的简单方法。首先利用序单开链的思想对该机构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和结构分解,将其运动学方程维数降至最小,然后利用一维搜索法得到全部实数解,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具体实例,结果不仅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而且首次给出了具有20组实数解的机构实例。
石志新叶梅燕毛志伟罗玉峰杨廷力
关键词:位置正解
喷嘴孔径对等离子弧焊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等离子弧焊喷嘴孔径对熔池影响极大,合理的喷嘴孔径是获得良好焊接质量的前提。根据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压缩等离子弧焊电弧的数学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焊接电流100 A时不同约束喷嘴孔径的三维稳态等离子焊接电弧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其焊接电弧的温度分布、电弧轴线上等离子速度分布、阳极表面径向压力和热通量的分布形态。结果表明,约束喷嘴孔径与电弧温度、等离子速度、电弧压力和热通量成线性关系,为不同焊接工件和焊接要求下喷嘴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毛志伟钟庆飞周少玲徐伟
关键词:等离子弧焊数值模拟磁流体动力学
基于实际熔敷形状的旋转电弧传感器数学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旋转电弧传感器数学模型是提高焊接质量、旋转电弧信号处理和焊缝偏差提取的理论基础,焊接熔敷金属堆积形状是决定旋转电弧长度主要因素之一,影响其数学模型精确度.采用双线结构光传感系统对焊接收弧阶段焊缝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焊接熔池熔敷形状,运用单纯形法最优化电弧长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旋转电弧传感器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相对于假设的三角锥熔敷形状数学模型,消除了焊接过程工件变形引起的电流信号误差,减小了焊缝转角和焊缝偏差检测误差,提高了旋转电弧传感器数学模型精度.
毛志伟陈斌周少玲徐伟吴训
关键词:旋转电弧数学模型熔池形状三维重建焊缝跟踪
一种新型爬壁焊接机器人的焊缝跟踪控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一种新型轮式移动焊接机器人研究其壁面焊缝跟踪控制,通过Pro/E与ADAMS建立机器人的虚拟样机模型,基于旋转电弧传感器采用特征平面法拟合偏差斜率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PID与模糊控制设计机器人的控制器,并联合ADAMS与MATLAB进行壁面V形焊缝跟踪控制仿真,仿真验证了偏差检测的准确性及控制器的有效性,证明机器人具有实现壁面焊接的能力。
袁文剑柯尊荣毛志伟李向春
关键词:自适应模糊PID焊缝跟踪
三自由度搬运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仿真被引量:2
2014年
为实现某类MOCVD设备中衬底的自动化上下料,提出一款三自由度搬运机器人机构。通过对设计约束分析,建立了其D-H坐标系,推导出该机器人运动学正、逆解,并用Matlab进行验证。最后,在ADAMS中对所建立的机器人虚拟样机进行了搬运仿真,证明该机器人能实现衬底的自动上下料。
毛志伟邓凡灵罗香彬李志增石志新
关键词:运动学ADAMS仿真
基于田口方法旋转电弧焊接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7
2016年
为减少旋转电弧角焊缝缺陷,提高工件焊接质量,采用基于minitab的田口方法设计焊接正交试验方案,以数理统计原理分析各焊接工艺参数对角焊缝质量影响程度及其交互作用,为后续焊接工艺和熔池研究提供优化工艺参数。优化结果:焊接电压24 V、焊接电流150 A、焊接速度30 cm/min、电弧旋转频率16.5 Hz、干伸长10 mm、气体流量15 L/min为最佳参数组合,且在各个焊接参数中干伸长对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最显著。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试验,可获得质量良好的角焊缝,满足工件使用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和保证焊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毛志伟徐伟周少玲陈斌姜银松
关键词:旋转电弧焊田口方法正交试验参数优化
角接接头旋转电弧焊接热源模型温度场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角接接头旋转电弧焊接温度场模拟问题,建立了旋转电弧焊丝端部轨迹方程;考虑其焊缝特性并引入焊炬夹角,建立了一种改进的热源模型;以Q235为母材,焊炬夹角45°为例,运用该热源模型进行温度场仿真,获得了其动态温度场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靠近上侧板焊缝温度要略高于下侧,说明其焊接熔池不对称,且靠近上侧板熔池的宽度与深度大于下侧板;同时,旋转运动引起的温度叠加作用,使得靠近热源中心前部的温度要略高于热源中心温度。仿真结果为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及工件变形分析提供参考。
毛志伟姜银松周少玲赵滨
关键词:旋转电弧热源模型温度场分布
旋转电弧传感理论数学模型研究及展望被引量:3
2014年
旋转电弧传感器是焊缝自动跟踪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建立精确系统数学理论模型是准确识别焊炬姿态和焊缝左右偏差的前提。详细讨论了焊接电源、焊丝干伸长、焊接电弧、接头几何形状等关键因子对模型的影响,阐述了现有旋转电弧传感GMAW焊接系统数学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提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的改进策略,为获得更精确的旋转电弧传感数学理论模型打下基础。
毛志伟罗香彬周少玲潘际銮李凯莹邓凡灵
关键词: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数学模型熔池形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