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243)

作品数:24 被引量:154H指数:8
相关作者:郑学玲刘翀韩小贤侯蕾逯蕾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1篇淀粉
  • 8篇损伤淀粉
  • 8篇理化性
  • 8篇理化性质
  • 7篇小麦
  • 6篇糊化
  • 6篇糊化特性
  • 5篇球磨
  • 5篇麦淀粉
  • 4篇燕麦
  • 3篇燕麦淀粉
  • 3篇湿热处理
  • 3篇土豆淀粉
  • 3篇热损伤
  • 3篇小麦粉
  • 3篇绿豆淀粉
  • 3篇麦粉
  • 2篇冻融稳定性
  • 2篇直链淀粉
  • 2篇溶解度

机构

  • 24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23篇郑学玲
  • 16篇刘翀
  • 15篇韩小贤
  • 8篇逯蕾
  • 8篇侯蕾
  • 6篇张杰
  • 6篇田建珍
  • 5篇沈莎莎
  • 4篇赵亚娟
  • 4篇李利民
  • 4篇何义萍
  • 3篇洪静
  • 3篇刘琳
  • 2篇李淑鑫
  • 1篇李佳佳
  • 1篇张友娟
  • 1篇郝春明
  • 1篇刘强
  • 1篇刘素娟
  • 1篇孙宇

传媒

  • 5篇粮食与油脂
  • 5篇河南工业大学...
  • 4篇粮食与饲料工...
  • 4篇食品与机械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粮食加工

年份

  • 4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制粉过程中的吸风粉淀粉与小麦粉淀粉的理化性质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3条小麦制粉生产线6组淀粉样品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吸风粉淀粉与相应小麦粉淀粉的颗粒特性及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吸风粉淀粉与小麦粉淀粉的颗粒特性差异较大,吸风粉中小颗粒淀粉居多,大颗粒淀粉较少,损伤淀粉含量较高。吸风粉淀粉的糊化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及衰减值较低;吸风粉淀粉的沉降体积较高,溶解度稍低,凝沉性与冻融稳定性稍差。
田建珍沈莎莎李佳佳郑学玲刘翀
关键词:吸风粉小麦粉淀粉理化特性
碱法和超声辅助酶法分离燕麦淀粉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比较碱法和超声辅助酶法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燕麦淀粉的提取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碱法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10、料液比1∶6(m∶V)、搅拌时间为90min,该条件下燕麦淀粉的提取率为85.62%。超声辅助酶法分离燕麦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1.0%、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1h,超声处理20min,酶解pH值为7.0,该条件下燕麦淀粉的提取率为88.91%。试验结果显示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率高,反应时间短,节约能耗,环境污染少。
何义萍韩小贤赵亚娟郝春明郑学玲
关键词:燕麦淀粉碱法
辊式磨及行星球磨对不同硬度小麦的淀粉损伤探析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3种不同硬度的小麦先经实验磨粉机研磨制粉,再将小麦粉与淀粉分别进行球磨研磨,探讨不同硬度颗粒在研磨粉碎过程中颗粒的粒度、表观特性、淀粉损伤程度等特性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辊式磨粉机研磨时,硬度较高的胚乳颗粒易造成淀粉损伤,扫描电镜图清晰地显示了磨辊在硬麦粉中较大颗粒的表层淀粉上留下的伤痕.而经行星球磨(研磨面粉与淀粉的转速分别为200 r/min与350 r/min)粉碎后,X-射线衍射图谱及损伤淀粉含量的变化均反映出硬度较低的颗粒其淀粉粒易损伤,且随粉碎时间的延长,淀粉损伤含量显著增大,淀粉的晶体结构逐渐被破坏.激光粒度数据分析显示,面粉经球磨5 h研磨后粒度迅速减小,但之后粒径不减反增,淀粉经研磨6 h后D10、D50及D90也均增大.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球磨研磨后虽然一些颗粒被粉碎,但许多颗粒则由于形态发生了较大改变(明显的塑性变形、形状变得不规则、一些颗粒则被挤压在一起),导致了粒径增大.
田建珍姚阳沈莎莎郑学玲刘翀韩小贤
关键词:辊式磨粉机小麦硬度损伤淀粉
土豆淀粉和绿豆淀粉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土豆淀粉和绿豆淀粉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这两种淀粉进行了基本理化性质的比较,包括:偏光十字、淀粉粒度分布、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溶解度和膨润力、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土豆淀粉和绿豆淀粉的偏光十字都很明显;土豆淀粉的平均粒径大于绿豆淀粉;土豆淀粉不容易回生,其透明度高于绿豆淀粉,凝胶能力较弱;土豆淀粉冻融稳定性较弱,其不适合运用于冷冻食品;土豆淀粉比绿豆淀粉易溶于水;绿豆淀粉的热稳定性优于土豆淀粉。
侯蕾韩小贤郑学玲刘翀逯蕾
关键词:土豆淀粉绿豆淀粉理化性质
淀粉及热损伤淀粉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小麦淀粉分别进行60℃和70℃水浴处理后,将原淀粉及水浴处理淀粉按照3%、6%、9%3个不同比例添加到原小麦粉中,分别对其理化特性、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粉中添加原淀粉和60℃水浴淀粉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降落数值减小,而添加70℃的水浴淀粉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降落数值有所增大。小麦粉中添加70℃水浴淀粉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小麦粉的吸水率增幅较大。添加原淀粉与70℃水浴淀粉后,面团形成时间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缩短,而稳定时间均稍有增加。淀粉添加量一定的条件下,添加原淀粉的面团拉伸阻力较高,添加70℃水浴淀粉的面团拉伸阻力较低。
沈莎莎田建珍郑学玲菅桂玲张友娟郑祝红
关键词:小麦粉原淀粉面粉品质
脱脂对燕麦淀粉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研究了燕麦粉的脱脂条件和脱脂对燕麦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粉脱脂条件为料液比为1∶4,脱脂时间4 h;燕麦淀粉经脱脂后粗脂肪和损伤淀粉含量分别降低81.3%、26.9%;燕麦破损淀粉含量由4.64%下降至3.63%;燕麦淀粉经脱脂透光率增加、沉降体积变小、冻融吸水率下降;经脱脂后燕麦淀粉溶解度下降,膨润力变高;经脱脂燕麦淀粉峰值黏度升高,谷值黏度基本不变,衰减值、最终黏度、回生值、糊化温度均有所下降。
张杰何义萍韩小贤郑学玲
关键词:燕麦脱脂
球磨损伤处理对土豆淀粉糊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球磨对土豆淀粉进行损伤处理,研究球磨损伤对土豆淀粉糊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土豆淀粉的损伤淀粉含量升高,且不同损伤时间的差异性显著,溶解度和膨润力呈现上升趋势;糊化特性的测定显示土豆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和糊化温度都随着球磨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球磨对土豆淀粉的凝胶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淀粉损伤程度的增加,土豆淀粉的To、Tp、Tc和ΔH均有下降趋势.
侯蕾韩小贤郑学玲刘翀逯蕾
关键词:球磨损伤淀粉土豆淀粉糊性质
球磨对绿豆淀粉颗粒形态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绿豆淀粉进行改性研究,以球磨时间为控制变量,对比球磨0、1、2、4、6h时绿豆淀粉颗粒形态和淀粉糊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球磨处理后绿豆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凹痕,表皮变皱逐渐破裂,随时间的增加颗粒变得扁平并有抱团现象,偏光十字逐渐模糊直至消失;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损伤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淀粉糊溶解度、透明度和析水率均显著增大,淀粉糊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和衰减值均呈下降趋势。
逯蕾韩小贤郑学玲刘翀侯蕾李淑鑫
关键词:绿豆淀粉理化性质
不同淀粉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对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白度、颗粒大小、凝沉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土豆淀粉的透明度最好,高于其他4种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差;小麦淀粉的透明度最低,淀粉糊黏度热稳定性最好;绿豆淀粉最容易老化,土豆淀粉最不易老化;玉米淀粉的平均粒径较低;红薯淀粉的凝胶能力较好.
侯蕾韩小贤郑学玲刘翀逯蕾
关键词:淀粉理化性质
球磨处理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该文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小麦淀粉进行机械损伤,通过对不同球磨处理时间下小麦淀粉的损伤淀粉含量、沉降体积、析水率、透明度以及溶解度和膨润力等指标的测定,得出: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小麦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析水率和损伤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淀粉糊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凝胶的硬度、脆度、黏附性、弹性和咀嚼性也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逯蕾韩小贤李淑鑫郑学玲刘翀侯蕾
关键词:小麦淀粉糊化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