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GNC11306)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孙庆杰熊柳邱超姬娜赵梅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淀粉
  • 2篇原花青素
  • 2篇米淀粉
  • 2篇花青素
  • 2篇花生
  • 2篇分离蛋白
  • 2篇干热
  • 1篇蛋白
  • 1篇稻米
  • 1篇稻米淀粉
  • 1篇性能表征
  • 1篇玉米淀粉
  • 1篇制取
  • 1篇糖醇
  • 1篇配粉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吸附树脂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机构

  • 8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孙庆杰
  • 7篇熊柳
  • 3篇姬娜
  • 3篇赵梅
  • 3篇邱超
  • 2篇李晓静
  • 2篇韩忠杰
  • 2篇张磊
  • 1篇曹金苗
  • 1篇秦洋
  • 1篇王亚宏
  • 1篇孙翠霞
  • 1篇于靖
  • 1篇夏明涛
  • 1篇陈伟
  • 1篇王建化

传媒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食与油脂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干热处理对稻米复配粉及米蛋白性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对稻米复配粉进行了干热改性,探究了干热处理对稻米复配粉及米蛋白性质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米蛋白后,稻米复配粉的峰值黏度降低,表明米蛋白降低了稻米淀粉的含量,产生了一定的稀释效应。干热处理后,稻米复配粉的黏度显著增加,表明干热处理使稻米淀粉与稻米淀粉或米蛋白之间通过非共价键或氢键产生相互作用。色差分析显示干热后的米蛋白明显偏黄。热重分析表明,130℃干热处理4 h后,米蛋白的起始失重温度由238℃增加到291℃,表明米蛋白的热稳定性显著增强。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干热4 h后的米蛋白在1250 cm-1处产生一个新的小峰,说明干热后的米蛋白有β-折叠结构发生改变,且在1600~1700cm-1处酰胺键振动增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表明干热促进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秦洋邱超曹金苗熊柳孙庆杰
关键词:干热稻米淀粉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胚芽蛋白粉的酶改性工艺
2013年
酶法改性处理玉米胚芽蛋白粉,并比较改性前后玉米胚芽蛋白粉的功能性质。以改性时间、底物浓度和加酶量为响应因素,玉米胚芽蛋白粉凝胶硬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玉米胚芽蛋白粉酶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酶法改性玉米胚芽蛋白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3.18 h;底物质量分数10.88%;加酶量24.16 U/g,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凝胶硬度为98.13 g。改性后的玉米胚芽蛋白粉其功能性质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说明酶法改性玉米胚芽蛋白粉效果明显。
赵梅韩忠杰孙庆杰
关键词:酶改性功能性质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花生种皮原花青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比较了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花生种皮原花青素分离的影响,筛选出最适的分离原花青素大孔吸附树脂AB-8型,并确定了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样品浓度为2.5 mg/mL,上样流速为0.5 mL/min。采用20%、30%、50%浓度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得到3个不同的原花青素洗脱级分别为PSPP1、PSPP2、PSPP3,其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75.26%、84.50%和90.18%。通过薄层层析分析得知,提纯的原花青素样液有三条谱带,初步推断为单体、低聚体混合物及高聚体。
姬娜熊柳孙庆杰
关键词:原花青素大孔吸附树脂
大豆分离蛋白辅助干热改性玉米淀粉的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流变仪、扫描电镜(SEM)对干热处理前后的普通玉米淀粉(CS)和蜡质玉米淀粉(WCS)与大豆分离蛋白(SPI)共混物的糊化特性、流变特性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SPI干热处理后,淀粉的黏度明显增加,而WCS黏度的增加相比于CS更加明显。与未经干热处理的样品相比,干热混合物的G’、G"值显著增加,tanδ值明显降低。表明干热处理后,糊化后的淀粉凝胶网络结构增强,更加偏向于类固体的性质。SEM结果显示,与SPI干热使淀粉产生了聚集,CS/SPI产生了较小的聚集,而WCS/SPI形成了更大的块状聚集体。淀粉颗粒之间的聚集表明淀粉与SPI经干热处理后发生了相互作用,并且WCS与SPI的交互作用更加明显。SPI辅助干热改性可以作为蜡质玉米淀粉改性的新方法。
邱超李晓静赵梅熊柳姬娜王亚宏孙庆杰
关键词:干热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
纳米花生蛋白颗粒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2015年
以花生粕为原料提取花生分离蛋白,利用反溶剂法制备纳米花生蛋白颗粒。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SEM)、差示热量扫描(DSC)、热重分析仪等仪器对纳米花生蛋白颗粒表征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花生蛋白颗粒的粒径随着乙醇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其粒径分布在100-300 nm之间;SEM图片显示,纳米花生蛋白颗粒呈球形,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纳米花生蛋白颗粒的Z–电位的电荷量随乙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表明纳米颗粒分子内的羟基有所增加;DSC分析发现纳米花生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在100℃左右,并且随乙醇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
李晓静邱超赵梅夏明涛陈伟熊柳孙庆杰
关键词:花生分离蛋白纳米粒径热稳定性
三种糖醇对高粱淀粉糊化特性和凝胶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物性测试仪(TPA)、差示扫描热量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不同浓度的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淀粉与糖醇比例为1:1、1:2、1:5,m/m),对高粱淀粉性质和高粱淀粉凝胶结构的影响。与原高粱淀粉相比,随着三种糖醇添加量的增加,相同温度下高粱淀粉的溶胀度下降,尤其是在75℃、85℃和95℃。RVA结果表明,随着糖醇添加量增加,高粱淀粉的峰值黏度和衰减值下降,然而其糊化温度增加。糖醇使高粱淀粉凝胶的硬度升高,而且随着糖醇添加量增加而增加。DSC结果表明,添加三种糖醇后,高粱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终止糊化温度,焓变均增加,而且随着糖醇添加量增加而升高。从SEM可知,添加糖醇后的高粱淀粉凝胶的微观结构变得更紧密。
于靖熊柳孙庆杰韩忠杰
关键词: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糊化特性
花生种皮原花青素结构的初步鉴定被引量:4
2015年
本研究以脱脂花生种皮为原料,利用乙醇溶剂法进行粗提,得到花生种皮原花青素的粗提物。通过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花生种皮原花青素的粗提物得到3个级分,分别为20%乙醇纯化物(PSPP1)、30%乙醇纯化物(PSPP2)和50%乙醇纯化物(PSPP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分析可知,PSPP1检测出2种单体、5种二聚体、7种三聚体和2种四聚体;PSPP2检测出1种单体、4种二聚物、12种三聚物和5种四聚物;PSPP3检测出1种单体、4种二聚物、7种三聚物和2种四聚物。该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种皮组分中原花青素的组成较为复杂。通过质谱及碎片信息分析,可得出花生种皮原花青素的连接键类型主要包括A型键[(C4-C8),(C2-O7),(C4-C6),(C2-O7)]和B型键[(C4-C8)或(C4-C6)]。
姬娜张磊熊柳孙庆杰
关键词:原花青素
美拉德反应制取花生天然香味剂工艺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13年
以花生蛋白酶水解液为原料,采用美拉德(Maillard)反应制备花生天然香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OD值为指标,最佳工艺参数为每10 mL水解液中,花生油添加量为0.80 mL、葡萄糖添加量2 g、丙二醇添加量0.087 mL,得到最佳OD值为0.738。同时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得出,Maillard反应制取的花生天然香味剂具有浓郁的花生天然烤香味,并且含有花生天然烤香味剂中的吡嗪类、醛类、二烯醛类等大多数化合物。
熊柳王建化张磊孙庆杰孙翠霞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风味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