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NY[2012]3018)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王修俊王丽芳郑君花范志平王纪辉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发酵
  • 3篇乳酸
  • 3篇乳酸菌
  • 3篇发酵辣椒
  • 2篇性状
  • 2篇亚硝酸
  • 2篇亚硝酸盐
  • 2篇优良乳酸菌
  • 2篇油菜
  • 2篇色谱
  • 2篇泡菜
  • 2篇相色谱
  • 2篇甘蓝
  • 2篇甘蓝型
  • 2篇感官
  • 2篇感官评价
  • 1篇豆豉
  • 1篇性状改良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机构

  • 10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贵州省发酵工...

作者

  • 10篇王修俊
  • 3篇杨志波
  • 3篇王纪辉
  • 3篇郑君花
  • 3篇艾静汶
  • 3篇刘佳慧
  • 3篇朱隆绘
  • 3篇范志平
  • 3篇王丽芳
  • 2篇尹爽
  • 2篇田多
  • 2篇程艳波
  • 1篇牛立群
  • 1篇周沅洁
  • 1篇黄珊

传媒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食品科技
  • 3篇食品与机械
  • 1篇种子
  • 1篇中国酿造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选择对甘蓝型油菜群体产量及品质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2014年
基于多年适度隔离控制混合群体进行油菜群体的品质和产量性状改良和统计分析,针对人工构建的3个群体QT1(来源于长江流域的油菜品系,含油量大于40%)、QT2(来源于高油分黄籽双低油菜品系,含油量大于44%)和QT3(高油分双低油菜品系,含油量大于43%),经5轮多代的隔离控制混合选择,分析了混合选择群体改良对各油菜群体主要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及品质性状在不同群体及不同轮回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主要以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含油量的改良选择效果较好,其遗传增益较大,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含油量随选择周期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选择效应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应用群体混合选择改良方法可以改善甘蓝型油菜各品系群体的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显著提高改良群体的含油量、油酸、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
魏忠芬张太平李德文王军
关键词:遗传增益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亲本产量、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杂交油莱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组配强优势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新育成的6个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母本,9个甘蓝型油菜优质骨干亲本作父本,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54个杂交组合的含油量及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结果表明,在综合一般配合力上,6个不育系母本的优劣顺序为2310A>2007A>2225A>2043A>2081A>2326A,9个父本品系的优劣顺序为3016>3377>3354>3299>3115>3028、3146>3074>3320,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2225A×3115,含油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2225A×3074,性状遗传力以千粒质量广义遗传力最高,其次为含油量和有效分枝高。2310A、2007A、2225A和3377、3354、3115是综合性状较好、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产量、含油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
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关键词: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
自然发酵辣椒中天然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究自然发酵辣椒中的天然微生物,对其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通过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并对比《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其结果为自然发酵辣椒中G(+)菌为优势菌种;筛选出的9株G(+)菌中R1,R3,T1,T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M3,R2为植物乳球菌(Lactococcus galac-tococcus),M2,M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朱隆绘王修俊艾静汶周沅洁范志平程艳波
关键词:乳酸菌芽孢杆菌
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长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解决自然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高、发酵周期长等问题,试验从新鲜自然发酵萝卜和辣椒中筛选出R1和C6两株产酸速度快,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通过鉴定得出 R1为魏斯氏菌属,C6为明串珠菌属。对两株菌生长特性的研究得出:R1和C6的最适生长p H 值分别在6-8和5-8之间;两株菌能在NaCl浓度为2%-4%之间有良好的生长;R1和 C6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28-35℃和28-32℃;R1和C6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分别为97.89%和98.43%。
范志平王修俊程艳波郑君花王丽芳
关键词:自然发酵亚硝酸盐
贵州三穗鸭鸭骨酶解液美拉德反应条件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为提高鸭骨利用率以及深加工研制新型肉味香料,以贵州三穗鸭鸭骨酶解液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结合改良的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同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仪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贵州三穗鸭骨酶解液美拉德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pH值7.0、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3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低分子香味中间体形成程度高,A280nm值为0.214±0.019,制得的肉味香料综合评分最高,为3.92分。SPME-GC-MS分析结果表明,从鸭骨酶解液及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分别检测出26、4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酯、烃、呋喃、酸类。经美拉德反应制成的肉味调味料,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明显增加,且生成了噻唑类、呋喃类、芳香族及含硫化合物等肉类产品的特征风味物质。
黄珊王修俊王修俊沈畅萱
关键词:三穗鸭美拉德反应感官评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贵州特色水豆豉制曲工艺及生长因子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水豆豉制曲过程中,研究了制曲温度、装载量、制曲时间对制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曲温度37℃,装载量25%,制曲时间4 d,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豉曲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894 g/100 g。为了改善纯种发酵豆豉风味单一、口感不佳的状况,在水豆豉制曲过程中添加生长因子。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豆豉制曲过程中生长因子的最佳添加量为糯米粉2%、食盐2%和葡萄糖2%,在此最佳促生长因子添加量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豉曲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366g/100 g。
刘佳慧王修俊艾静汶尹爽田多王纪辉杨志波
关键词:水豆豉制曲工艺氨态氮
有机酸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被引量:16
2018年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泡菜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种类进行分析,对6种不同有机酸体外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菜中含有草酸、酒石酸、乳酸、乙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在72h反应周期内,6种有机酸均能降解亚硝酸盐,对亚硝酸盐降解能力顺序为草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丁二酸>乙酸;亚硝酸盐降解率随有机酸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升高温度也能提高有机酸对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
商景天王修俊王修俊
关键词:泡菜有机酸亚硝酸盐高效液相色谱法降解
姜黄色素的稳定化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选择6种稳定剂对姜黄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以色素残存率为指标,从色素稳定剂的预选、最佳用量的确定、稳定剂组合三方面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方,并对比加入稳定剂前后,温度、p H、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酸(1:0.5)+柠檬酸(1:0.3)对色素的稳定化效果最好,经过10 h保温试验后,残存率达到88.65%。加入稳定剂后,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色素对温度、p H值、光对色素的耐受性。
郑君花王修俊王丽芳杨志波王纪辉
关键词:姜黄色素稳定剂稳定性
贵州发酵辣椒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给人工接种发酵辣椒提供高品质的优良菌株,通过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从自然发酵辣椒汁中分离出一株产酸能力较强、生长良好的优势菌株R-2,对R-2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测序,鉴定结果表明:R-2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其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菌株R-2对pH和NaCl浓度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这株菌在产酸能力、耐酸耐盐性等方面都适合用于发酵辣椒的生产。
王修俊王丽芳郑君花杨志波王纪辉
关键词:乳酸菌产酸能力
辣椒碱含量对醋酸发酵辣椒发酵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醋酸发酵辣椒的工艺过程包括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采用感官评价法对贵州的主要辣椒品种进行辣度测定并研究了辣椒碱对醋酸发酵辣椒生产所需酵母菌、根霉菌和醋酸菌的生长影响情况。经试验得出,贵州产不同品种新鲜辣椒的辣度值在1000~10000SHU之间。在此范围内,辣椒碱对醋酸发酵辣椒的发酵过程影响较小。
范志平王修俊牛立群朱隆绘艾静汶
关键词:醋酸发酵辣椒碱感官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