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3B01)

作品数:101 被引量:931H指数:20
相关作者:孙宝国陈海涛黄明泉田红玉张玉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挥发性
  • 27篇色谱
  • 26篇相色谱
  • 23篇气相色谱
  • 22篇挥发性成分
  • 20篇蒸馏
  • 19篇蒸馏萃取
  • 19篇同时蒸馏
  • 19篇同时蒸馏萃取
  • 14篇质谱联用
  • 13篇风味
  • 11篇萃取
  • 10篇质谱
  • 10篇气相
  • 10篇气相色谱-质...
  • 10篇香精
  • 10篇香气
  • 9篇酶解
  • 9篇风味成分
  • 7篇质谱法

机构

  • 69篇北京工商大学
  • 19篇上海应用技术...
  • 1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机械...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2篇伊利诺伊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香料香精...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51篇孙宝国
  • 27篇陈海涛
  • 23篇黄明泉
  • 19篇肖作兵
  • 18篇田红玉
  • 14篇张玉玉
  • 13篇李全宏
  • 12篇张宁
  • 11篇廖永红
  • 10篇牛云蔚
  • 10篇刘永国
  • 10篇刘玉平
  • 10篇杨绍祥
  • 8篇徐曼
  • 8篇徐晓兰
  • 7篇赵爽
  • 6篇綦艳梅
  • 6篇李丽慧
  • 5篇谢建春
  • 5篇杨春霞

传媒

  • 29篇食品科学
  • 10篇精细化工
  • 10篇中国食品学报
  • 9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日用化学工业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食品工业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品科学技术...
  • 4篇第九届中国香...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化学试剂
  • 3篇酿酒科技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科技
  • 1篇香料香精化妆...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年份

  • 11篇2016
  • 7篇2015
  • 22篇2014
  • 23篇2013
  • 33篇2012
  • 11篇2011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单糖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为了研究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规律,本实验以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3种单糖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了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初始pH值对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影响较大。在初始pH 2~8的范围内,pH 2时,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量最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3种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量呈增加的趋势,溶液pH值呈下降趋势。在加热温度为80、100、120℃时,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张玉玉张兴章慧莺陈怡颖陈海涛李全宏
关键词:5-羟甲基糠醛动力学单糖
真空包装酱猪肝中污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抑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对腐败酱猪肝中的污染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筛选到最适培养基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VRBGA,得到了3种不同的污染微生物。经16S rDNA鉴定,一株球菌为血居吸虫肠球菌,两株杆菌分别为普通变形杆菌和猪粪便细菌。污染微生物的单一防腐剂研究表明,对血居吸虫肠球菌,Nisin、聚赖氨酸、单辛酸甘油酯和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0.2、0.4、0.2 mg/mL;对普通变形杆菌,脱氢醋酸钠、单辛酸甘油酯、D-异抗坏血酸和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8、0.4、0.6、0.2 mg/mL;对猪粪便细菌,脱氢醋酸钠、单辛酸甘油酯和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8、0.2 mg/mL。壳聚糖和单辛酸甘油酯能同时有效抑制腐败酱猪肝中的3种污染微生物。
马含笑李春周晓宏
关键词:腐败RDNA抑菌真空包装
粉末活性炭脱色豆粕蛋白酶解液的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用粉末活性炭对豆粕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处理,以脱色率和肽保留率为指标,考察pH、粉末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0mL豆粕蛋白酶解液在pH4.0、粉末活性炭用量0.6%、脱色温度50℃、吸附时间50min的条件下脱色效果明显,但有一定的肽损失。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6.52%,肽保留率为75.04%。
徐曼马寒冰李铮陈鹏朱涵俊赵爽廖永红
关键词:酶解粉末活性炭脱色
纳米檀香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2013年
以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CA)为壁材,檀香香精为芯材,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香精胶囊。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考察香精用量、壁材用量,乳化剂用量及pH等因素对纳米檀香香精胶囊粒径大小的影响,得出檀香纳米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用量0.8%,香精添加量0.2%,乳化剂用量1%,pH 3.0。所制备的纳米檀香香精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12.31 nm。
牛云蔚肖作兵张瑞敏丁叶于单
关键词:乳液聚合法
咸蛋清蛋白深度酶解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咸蛋清为原料,用酸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蛋白回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解时间、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对咸蛋清深度酶解的影响,优化了咸蛋清蛋白深度酶解工艺,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咸蛋清蛋白酶解液进行肽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咸蛋清蛋白深度酶解最佳工艺条件是:稀释后的咸蛋清调节pH至4.0,酸性蛋白酶的加酶量为0.3%(E/S),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48h;此最佳工艺得到的咸蛋清蛋白酶解液中肽分子量主要为3000u以下,其中分子量为1000~3000u占49.28%,分子量为1000u以下占35.73%。
冯琬帧崔春任娇艳赵海锋赵谋明
关键词:蛋白酶解
脂肪酶预处理对牛骨蛋白酶解液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分别采用木瓜蛋白酶、猪胰脂肪酶与木瓜蛋白酶、一鸣脂肪酶与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猪胰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复合酶解牛骨,然后测定酶解液的水解度、游离氨基酸和分子质量分布,并对其进行感官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蛋白酶单独酶解,脂肪酶与蛋白酶复合酶解的牛骨蛋白酶解液的水解度,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肽含量均明显增加;酶解液的鲜味与醇厚味较弱。由于酶解液中小于1 000 u的肽在美拉德反应中的交联作用,所以美拉德肽含量明显增加,产品风味提升,由此初步推断脂肪酶与蛋白酶复合酶解的酶解液更适合作为牛肉香精的风味前体。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猪胰脂肪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解的酶解液更适合进行后续美拉德反应制备牛肉香精。
李思思宋诗清肖作兵牛云蔚唐琪范丽
关键词:牛骨水解度感官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
变性淀粉/麦芽糊精包覆猪肉香精的制备
以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对猪肉香精进行包覆,最终制备包覆猪肉香精的微胶囊粉末。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微胶囊猪肉香精的包埋率和水分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该微胶囊猪肉香精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猪肉香精微胶囊的最...
肖作兵范争荣胡静叶晏磊
关键词:肉味香精喷雾干燥微胶囊变性淀粉麦芽糊精
文献传递
平遥与月盛斋酱牛肉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平遥和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分别鉴定出64、6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的成分为柠檬烯、乙酸乙酯、2,3-戊二酮、3-羟基-2-丁酮、苯甲醛、苯乙醛、十四醛、十五醛、十六醛、乙醇、2-甲基二氢-3(2H)-呋喃酮、糠醛、5-甲基糠醛、茴香脑、十六酸等物质;平遥酱牛肉特有的成分有(E)-2-辛烯醛、3,4-二甲基苯甲醛、异丙醇、2-丁醇、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乙酸、癸酸等物质;月盛斋酱牛肉特有的挥发性物质有松油烯、反式石竹烯、2-庚酮、薄荷烯酮、(E)-肉桂醛、桉叶油醇、芳樟醇、4-萜烯醇、2-乙酰基呋喃等成分。
綦艳梅陈海涛陶海琴孙宝国
关键词:酱牛肉挥发性香味成分
SDE-GC-MS分析肯德基吮指原味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结合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ophymassspectrometry,GC-MS),对肯德基吮指原味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并讨论各物质对整体风味的影响。共鉴定出66种化合物,其中烃类14种,醛类23种,醇类4种,酮类7种,酚类4种,脂肪酸类3种,酯类2种,内酯类2种,杂环化合物7种。烃类(17.44%)、醛类(45.41%)和脂肪酸类(13.26%)的相对含量较多,其次为酮类(3.65%)、杂环化合物(2.79%)。
张宁陈海涛綦艳梅孙宝国黄明泉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应用液-液萃取结合GC-MS与GC-NPD技术对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分析被引量:41
2014年
应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与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itrogen phosphorus detector,GC-NPD)技术对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含氮化合物进行分析,实验中以模拟酒样为研究对象确定分析的较优条件:用4 mol/L的盐酸溶液将酒样H+浓度调至1 mol/L,浓缩后用新重蒸的乙醚萃取出酸、中性组分,再将水相pH值调至9,用新重蒸的乙醚萃取出碱性组分,浓缩后进行GC-MS与GC-NPD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液萃取结合GC-MS与GC-NPD方法,从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共检测出31种含氮化合物,其中23种通过标准品比对进行准确定性,确证为吡嗪类化合物14种、吡咯类化合物1种、吡啶类化合物4种、噻唑类化合物1种、噁唑类化合物1种,其他类化合物2种。
王柏文李贺贺张锋国信春晖孙金沅黄明泉孙宝国
关键词: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芝麻香型白酒含氮化合物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