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8B05)

作品数:158 被引量:1,398H指数:18
相关作者:胡文忠姜爱丽冯可刘程惠萨仁高娃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2篇鲜切
  • 41篇果蔬
  • 35篇保鲜
  • 26篇鲜切果蔬
  • 16篇抗氧化
  • 14篇活性
  • 12篇果蔬保鲜
  • 11篇贮藏
  • 11篇鲜切苹果
  • 10篇微生物
  • 10篇保鲜技术
  • 9篇生理生化
  • 9篇茉莉酸
  • 9篇茉莉酸甲酯
  • 8篇柠檬
  • 8篇李斯特菌
  • 8篇抗氧化活性
  • 8篇采后
  • 7篇单增李斯特菌
  • 7篇食品

机构

  • 81篇大连民族学院
  • 74篇大连民族大学
  • 55篇大连理工大学
  • 37篇教育部
  • 26篇大连工业大学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渤海大学
  • 3篇辽宁出入境检...
  • 3篇空军勤务学院
  • 3篇国家农产品保...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118篇胡文忠
  • 67篇姜爱丽
  • 37篇冯可
  • 34篇刘程惠
  • 22篇萨仁高娃
  • 19篇何煜波
  • 18篇陈晨
  • 11篇刘易伟
  • 10篇田密霞
  • 10篇邹宇
  • 9篇闫媛媛
  • 9篇白露露
  • 8篇修志龙
  • 7篇董妍
  • 7篇徐永平
  • 6篇陈晨
  • 6篇吕晓萌
  • 5篇冯叙桥
  • 5篇齐海萍
  • 4篇毕阳

传媒

  • 75篇食品工业科技
  • 19篇食品与发酵工...
  • 13篇食品安全质量...
  • 7篇食品科学
  • 7篇食品工业
  • 4篇食品科技
  • 4篇包装工程
  • 3篇保鲜与加工
  • 3篇现代园艺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10篇2020
  • 12篇2019
  • 8篇2018
  • 14篇2017
  • 18篇2016
  • 43篇2015
  • 28篇2014
  • 18篇2013
  • 5篇2012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茉莉酸甲酯对果蔬抗性、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20年
茉莉酸甲酯作为与抗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外源应用可激发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其产生与机械伤害相似的防御效果。采后果蔬在贮藏和运输期间总酚、抗坏血酸以及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含量下降,致使其抗氧化活性降低,且品质和抗性受到了不良影响,大大缩短了果蔬的货架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茉莉酸甲酯可通过提高果蔬抗性物质合成酶和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增强果蔬抗性,有效维持果蔬的抗氧化活性、降低品质损失、延长货架期。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茉莉酸甲酯在果蔬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聚焦于其对果蔬抗性、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今后茉莉酸甲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赵曼如胡文忠胡文忠管玉格高红豆龙娅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抗性抗氧化活性
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对冷藏鲜切南瓜伤害防御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鲜切南瓜为原料,经茉莉酸甲酯(Me JA)和乙烯利处理,于4℃下贮藏,通过分析自由基清除系统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四种工具酶活性以及H2O2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研究Me JA和乙烯利对鲜切南瓜机械伤害胁迫的适应性防御响应。结果表明:Me JA和乙烯利可延缓POD、SOD和APX活性的下降速度,保持CAT活性,同时减少H2O2的积累,显著抑制PPO活性(p<0.05)。茉莉酸甲酯(Me JA)和乙烯利可能通过诱导自由基清除系统工具酶的活性,启动防御反应,乙烯利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穆师洋胡文忠姜爱丽闫媛媛李晓博白雪
关键词:鲜切南瓜乙烯利茉莉酸甲酯
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生理代谢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采用浓度为10、20、40 g/L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对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浸泡15 min,沥干后放入托盘,用0.1 mm厚的PE膜包装2层,在(5±0.5)℃温度条件下贮藏28 d,研究不同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品质与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能有效抑制红地球葡萄的失重和腐烂,降低果实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缓总酚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速率,抑制贮藏初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延长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期。其中较高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40 g/L)在贮藏后期会导致葡萄表皮轻微漂白,而20 g/L浓度处理可使红地球葡萄在(5±0.5)℃下贮藏21 d具有最佳保鲜效果。虽然各浓度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均会导致葡萄中总二氧化硫残留量上升,最大浓度处理的SO2残留量为0.63 mg/kg,但远远低于国家标准(50 mg/kg)和美国FDA标准规定的限量(10 mg/kg)。
周泽宁姜爱丽胡文忠潘艳芳安琪琪
关键词:红地球葡萄焦亚硫酸钠浸泡处理生理代谢安全性
肉制品中沙门氏菌inv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6
2013年
针对沙门氏菌invA基因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建立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沙门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组间组内重复性良好,沙门氏菌检测下线为101CFU/mL。本研究建立了沙门氏菌特异、敏感、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沙门氏菌的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杜雄伟李叶冮洁胡文忠武晓松
关键词: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
PCR法检测大肠杆菌的增殖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与不同添加剂对大肠杆菌增殖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大肠杆菌为目标菌,研究了2种培养模式(振荡与静止培养)、2种添加剂(甘露醇与乳糖)对大肠杆菌增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PCR法检验其增殖效果。结果得出:振荡培养的增殖效果优于静止培养。在LB培养基中添加甘露醇和乳糖可起增殖作用,其中0.3g/100mL甘露醇与1.0%乳糖复配4h后,大肠杆菌的增殖效果最佳。检测中使用0.3g/100mL的甘露醇和1.0%的乳糖,并辅以37℃、150r/min的振荡培养即可获得良好效果。结论:本方法在6h内即可完成大肠杆菌的增殖及PCR检测,可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吕晓萌胡文忠冯叙桥何煜波董妍
关键词:PCR检测大肠杆菌
鲜切马铃薯褐变发生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切果蔬凭借自身的优势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鲜切马铃薯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和方便性被人们广泛应用。鲜切马铃薯在去皮和切割过程中,细胞组织结构会受到损伤,引发一系列的生理代谢变化,这些变化对马铃薯的品质质量及色泽都产生很大影响,最主要的是切割会诱导酶促褐变反应的快速发生,使鲜切马铃薯的外观品质迅速降低。本文综述了鲜切马铃薯褐变发生的机理,同时对国内外控制鲜切马铃薯褐变技术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等不同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后续鲜切马铃薯的研究提供参考。
葛佳慧胡文忠胡文忠冯可崔京春冯可张越管磬馨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褐变机理控制方法
乙醇对鲜切果蔬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鲜切果蔬由于受到人为鲜切加工造成的机械损伤,诱导果蔬组织发生加速代谢、酶促褐变以及品质劣变等变化。乙醇作为一种安全绿色保鲜剂(GRAS),可调控采后果蔬生理生化反应与代谢过程,在采后果蔬保鲜中广泛应用,如延缓果蔬成熟、降低果蔬褐变程度等。研究表明,乙醇处理能够调控鲜切果蔬组织中的苯丙烷代谢、抗坏血酸代谢以及谷胱甘肽代谢等生理过程,进而诱导酚类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代谢产物的生产,从而提高鲜切果蔬的抗氧化活性,保持良好的生理品质,有效延长鲜切果蔬的贮藏期。综述了乙醇处理对鲜切果蔬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为鲜切果蔬的加工与保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赵曼如胡文忠胡文忠管玉格高红豆龙娅
关键词:鲜切果蔬乙醇抗氧化活性
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凤尾蕨(Pteris)属植物为传统药材,迄今为止已发现30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66种,有24种可入药。据《岭南采药录》记载,多数凤尾蕨属植物具有消肿、解毒、止痢等功效,民间常将该属植物用于治疗腹泻、肠炎、肺咳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痢疾、肾炎、风湿等疾病。凤尾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有黄酮、二萜、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类型的化合物。该属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特别对萜类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研究较为透彻。进一步开发利用凤尾蕨属植物资源,特别是利用该属植物中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该文通过查阅1973年以来有关凤尾蕨属植物的研究文献,总结和阐述国内外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其在预防、治疗癌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管玉格胡文忠胡文忠徐永平徐永平管磬馨张秀芙
关键词:萜类生物活性
动态气调贮藏对蓝莓采后生理代谢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以"奥尼尔"蓝莓为实验材料,研究在1℃下,普通贮藏、静态气调包装(O_2和CO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30%)和动态气调包装(在O_2和CO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50%的环境中贮藏4 d后转为O_2和CO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30%)对采后蓝莓果实生理品质以及耐藏性的影响。方法以7 d为周期,对酶促防御系统的酶活性、抗性相关酶活性、非酶促防御系统的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呼吸速率、果实硬度进行测定。结果与普通贮藏相比,动态气调贮藏以及静态贮藏均激发了果实自身的防御系统,而动态气调包装更能够使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得到提高,有效控制了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下降,减缓了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速率,减缓了丙二醛生成的速率,同时也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效抑制了蓝莓的褐变与腐败变质。结论动态气调贮藏能够有效控制蓝莓的衰老与腐败,维持果实原有风味,延长蓝莓的贮藏期与货架期。
司琦胡文忠胡文忠马新秀姜爱丽
关键词:生理代谢
采后蓝莓果实表面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PCR检测被引量:7
2015年
以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腐败变质的蓝莓果实为材料,采用传统纯培养法和平板划线法对蓝莓果实表面致腐优势菌进行了分离与形态学鉴定,最终确定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ma)为主要病原菌。采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葡萄孢霉的DNA,并筛选具有特异性的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葡萄孢霉特定的DNA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具有特异性的目的基因,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特异性鉴定,并对其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具有特异性的引物序列为Bc F-TGTAATTTCAATGTGCAGAATCC;BcR-TTGAAATGCGATTAATTGTTGC,最适的扩增引物浓度为0.25μmol/L,PCR扩增的最适退火温度为60℃。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蓝莓病原菌的检测效率,可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白雪姜爱丽胡文忠何煜波冯可
关键词:蓝莓病原菌PCR检测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