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8-07B)

作品数:32 被引量:207H指数:8
相关作者:章超桦郑惠娜秦小明周春霞吴晓萍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牡蛎
  • 6篇珍珠贝
  • 6篇珠母贝
  • 6篇马氏珠母贝
  • 5篇蛋白
  • 5篇水溶
  • 5篇企鹅珍珠贝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水溶性蛋白
  • 4篇酶解
  • 4篇牡蛎肉
  • 4篇贝肉
  • 4篇
  • 4篇超高压
  • 3篇杀菌
  • 3篇水溶性
  • 3篇文蛤
  • 3篇肌肉
  • 3篇分子

机构

  • 32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广东省海洋资...

作者

  • 26篇章超桦
  • 17篇郑惠娜
  • 16篇秦小明
  • 7篇周春霞
  • 6篇吴晓萍
  • 5篇郝记明
  • 5篇张静
  • 4篇廖艳
  • 4篇卢虹玉
  • 4篇曹文红
  • 3篇高加龙
  • 3篇吴育廉
  • 2篇廖爱琳
  • 2篇杨捷
  • 2篇蒋志红
  • 2篇吉宏武
  • 2篇肖秀春
  • 2篇徐成
  • 2篇张晶晶
  • 2篇周翠平

传媒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食品工程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κ-卡拉胶对马氏珠母贝肌肉水溶性蛋白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Kappa-卡拉胶对马氏珠母贝肌肉水溶性蛋白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马氏珠母贝肉以及改善水产肌肉蛋白加工特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马氏珠母贝肌肉水溶性蛋白(WSP)为研究对象,采用浊度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不同pH值条件下,热处理前后kappa-卡拉胶对WSP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凝胶过滤层析对WSP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及分子质量分布分析。【结果】热处理前后,在酸性条件下(pH<4.0)添加了kappa-卡拉胶的胶体蛋白混合体系(K-WSP)透光率均下降;热处理前,pH4.0~5.0范围内,与WSP对照,K-WSP混合体系透光率上升,而pH> 5.0条件下,kappa-卡拉胶对WSP体系透光率无显著性影响;热处理后,pH 4.0~7.5范围内,与WSP对照,K-WSP混合体系透光率上升,而pH>8.0条件下,kappa-卡拉胶对WSP体系透光率无显著性影响。SDS-PAGE结果显示:热处理前,酸性pH条件下与未添加WSP相比较,K-WSP在35 ku附近条带较多。热处理后,WSP和K-WSP的大分子蛋白组分(200、116 ku)均基本发生了热变性。WSP分离纯化曲线显示出两个组分,分子质量分别分布于200~35 ku和35~14.4 ku。【结论】pH值4.0~5.0条件下,kappa-卡拉胶对WSP的热稳定性有一定促进作用。
郑惠娜任鼎鼎薛高瞻周春霞曹文红秦小明章超桦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水溶性蛋白浊度
牡蛎酶解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讨牡蛎酶解提取物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利用五种不同的酶(胰酶、风味酶、中性酶、碱性酶和复合酶)对牡蛎进行酶解。观察五种酶解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导记忆损伤小鼠的作用,通过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评价,并观察小鼠体内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表明,5种牡蛎酶解提取物均能在空间记忆获取阶段的最后3 d显著缩短小鼠的潜伏期,其中胰酶和碱性酶酶解提取物分别从第1 d和第2 d开始就显著(p<0.05)缩短潜伏期;在空间探索阶段5种牡蛎酶解提取物的目标象限百分比(胰酶组和中性酶组p<0.05,其余各组均为p<0.01)和穿越平台次数(胰酶组、复合酶组和中性酶组为p<0.05,其余各组为p<0.01)均显著提高。与模型组相比,胰酶、风味酶以及复合酶酶解提取物显著降低(p<0.05)小鼠血清MDA含量;除了风味酶其他酶解提取物显著(胰酶和碱性酶组p<0.05;复合酶和中性酶组p<0.01)提高小鼠血清SOD含量。因此,牡蛎酶解提取物能有效地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记忆损伤,为开发具有改善记忆功能的牡蛎保健品提供了依据。
徐成卢虹玉章超桦文彩秀林海生
关键词:牡蛎D-半乳糖学习记忆
马氏珠母贝肌肉提取蛋白热变性动力学被引量:6
2013年
为进一步了解水产蛋白的受热影响规律,更好利用它们的机能特性,该文研究热处理过程中马氏珠母贝肌肉提取蛋白(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变性动力学,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可分别用反应级数为1.1和1.3的方程较好地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在60、70、80、90和100℃条件下水溶性蛋白变性的D值(90%蛋白变性所需时间)分别为33333、12500、3333、1667和769s,而盐溶性蛋白热变性D值为50000、12500、5000、2000和1250s;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Z值(D值降低90%的温度变化)分别为24.1和25.0℃,变性活化能分别为101.83和112.78kJ/mol,盐溶性蛋白比水溶性蛋白更为耐热。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马氏珠母贝肌肉蛋白提供参考。
郑惠娜章超桦秦小明吉宏武黄锦华
关键词:蛋白热效应马氏珠母贝水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
企鹅珍珠贝蛋白质组成及重金属镉的分布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解企鹅珍珠贝蛋白质组成及重金属镉在不同蛋白质组分中的分布特征,对企鹅珍珠贝蛋白质进行分离,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镉的检测及用SDS-PAGE和HPSEC技术测定蛋白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显示:①从企鹅珍珠贝全脏器中分离得到3种主要蛋白质组分,各分离蛋白组分占总蛋白含量分别为肌浆蛋白27.3%、肌原纤维蛋白23.1%、总基质蛋白50.0%(其中酸溶性基质蛋白10.3%,酸不溶性基质蛋白39.7%;碱溶性基质蛋白22.1%,碱不溶性基质蛋白27.9%)。②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酸溶性和碱溶性基质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20~200ku的高分子质量段,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较宽,组成复杂,酸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组成较为简单;在2~20ku的低分子质量段,肌浆蛋白和碱溶性蛋白由较多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构成,而肌原纤维蛋白和酸溶性蛋白组成相对较简单。③总基质蛋白、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中的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8 5),而在各基质蛋白质中,镉的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 4),说明镉在企鹅珍珠贝体内蛋白质中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有选择性地结合在不同蛋白质组分上,在温和提取条件下,镉与蛋白质的结合态不被破坏,而在极端pH条件下,由于蛋白质变性可能会导致镉从中解离。
廖艳蒋志红吴晓萍吴育廉章超桦
关键词:企鹅珍珠贝蛋白质组成
文蛤无水保活及水溶性蛋白组成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研究和改进文蛤等贝类的保活技术,研究比较了4℃低温无水法、冰块降温法以及常温无水法对文蛤的保活效果,分析了3种保活条件下文蛤的存活率、感官品质、肌肉糖原含量以及水溶性蛋白组成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采用4℃低温无水法保活效果最好,第7天文蛤的存活率达到78%;采用冰块降温法保活,第3天文蛤的存活率达到79%;在常温无水条件下,第2天文蛤的存活率就仅有49%,第3天几乎全部死亡。3种保活条件下,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文蛤的感观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常温无水保活仅在第2天就超出可接受水平,4℃无水保活和冰块降温保活分别在第8天和第5天超出可接受水平。4℃无水保活过程中,文蛤的糖原含量曲线在开始时缓慢下降,第4天时出现一个剧烈的下降过程(P<0.05),随后下降趋于平稳;冰块降温保活,文蛤肌肉糖原含量在第5天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P<0.05);常温无水保活,第1天文蛤肌肉的糖原含量即显著下降(P<0.05)。采用3种方法保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蛤肌肉中水溶性蛋白的蛋白条带均逐渐变浅,常温无水保活电泳条带在第2天发生明显变化,4℃无水保活在第8天发生明显变化,冰块降温在第6天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在保活过程中部分水溶性蛋白发生降解。
郑惠娜唐小艳周春霞章超桦秦小明郑尧张静
关键词:文蛤存活率糖原水溶性蛋白
基于HS-SPME-GC-MS法的超高压处理牡蛎肉中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在鉴定牡蛎肉的特征风味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以生鲜牡蛎肉为对照,分析比较了加热处理和超高压加工2种不同加工方式对牡蛎肉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压力条件下处理对牡蛎肉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鲜牡蛎肉中共检测到54种挥发性化合物,醛类、醇类、酮类和烃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4.26%,49.60%,20.95%和14.54%;其中醛类阈值普遍较低,是影响新鲜牡蛎特征气味的重要组分;加压至600MPa时醛类物质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比空白组分别增加了25.2%和减少了25.1%,酮类物质和烃类物质随压力增大变化不大。热处理的牡蛎肉与空白组相比的醛类物质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22.92%和增加了22.56%,600MPa与热处理的醛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相接近。
王晓谦秦小明郑惠娜章超桦
关键词:气质联用挥发性成分超高压
超高压法提取牡蛎中牛磺酸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本文对超高压技术提取牡蛎中牛磺酸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磺酸的提取量,并与传统的热水抽提法进行比较。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保压时间、温度以及料液比均对牛磺酸的提取量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25 min、温度45℃、料液比为1∶5,最高提取量22.96 mg/g,高于热水抽提法的牛磺酸提取量(17.07 mg/g)。本研究为发展高新技术应用于牡蛎中牛磺酸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徐成卢虹玉章超桦金飞
关键词:牡蛎牛磺酸超高压HPLC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牡蛎蛋白酶解动力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2014年
以牡蛎分离蛋白为底物,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进行酶解,在获得一定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牡蛎分离蛋白酶解过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训练后的ANN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9998,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水解度DH值和实验DH值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达到0.9957。并且在一定的酶浓度及底物浓度范围内,采用ANN预测数据,双倒数作图所得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值达到0.9740,计算得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 max分别为26.1g/L,8.6g/(L·min)。研究结果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食品蛋白酶促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郑惠娜周春霞章超桦肖秀春秦小明郝记明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波纹巴非蛤酶解产物脱色脱腥及其分子量分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充分利用波纹巴非蛤蛋白资源,采用复合酶水解制备酶解液,以感官值和蛋白回收率为指标,选取粉末活性炭(氧化锌炭、磷酸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10#、300#)、树脂(LX-32、LSA-821),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波纹巴非蛤酶解液进行脱色脱腥,综合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并筛选出最佳吸附剂。以酶解液、树脂体积质量比及流速为单因素优化最佳吸附剂柱层析分离条件,并采用凝胶层析分析脱色脱腥后酶解液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树脂LX-32的动态吸附脱色脱腥效果最佳,最佳脱色脱腥工艺为酶解液与树脂(V:W)比2.5:1、流速5BV/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感官值为7.8,蛋白回收率为78.70(±0.47)%,分子量分布范围147~4729u的组分所占比例为75.21%,具有较好的品质,可作为保健与营养食品基料。
陈海燕郑惠娜曹文红周春霞章超桦郝记明张静
关键词:波纹巴非蛤酶解产物分子量分布
文蛤蛋白质组成分析及其分子量分布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合理利用文蛤蛋白质资源,本文对其进行了蛋白质组分分离,得到了水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不溶性蛋白及非蛋白氮4个组分,并分别对其中3个组分进行了一般成分、氨基酸组成、SDS-PAGE电泳及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新鲜文蛤含水量为84.9%、粗蛋白质含量为10.65%、灰分含量为1.20%、总糖含量为1.90%、粗脂肪含量为0.31%;4个蛋白组分占总蛋白含量分别为:盐溶性蛋白32.94%,水溶性蛋白44.69%,不溶性蛋白16.49%,非蛋白氮0.81%;文蛤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比列均衡,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SDS-PAGE电泳显示,文蛤蛋白质分子量分布广泛,但各组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盐溶性蛋白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66.4 ku和44.3~29.0 ku之间;水溶性蛋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66.4~25 ku之间;不溶性蛋白主要集中在200~44.3 ku。DSC曲线显示:文蛤蛋白的变性温度在49.5℃,分离得到的盐溶性蛋白组分、水溶性蛋白组分及不溶性蛋白组分的热变性温度依次为:41.7、38.8和43.2℃。
唐小艳郑惠娜章超桦郝记明张静
关键词:文蛤蛋白质分离氨基酸组成SDS-PAGEDSC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