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

作品数:3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脱细胞
  • 10篇创面
  • 9篇基质
  • 8篇脱细胞真皮
  • 8篇干细胞
  • 6篇真皮
  • 6篇真皮基质
  • 6篇脂肪
  • 6篇注射
  • 6篇脱细胞真皮基...
  • 4篇脂肪干细胞
  • 4篇脂肪移植
  • 4篇脂肪组织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微粒
  • 4篇微粒化
  • 4篇美容
  • 3篇愈合

机构

  • 37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7篇刘毅
  • 5篇曹广通
  • 4篇刘晓慧
  • 3篇王刚
  • 3篇刘宏
  • 2篇王彤
  • 2篇李世龙
  • 1篇田亚菲
  • 1篇李志勇
  • 1篇姚宗江

传媒

  • 9篇中国美容整形...
  • 5篇中华整形外科...
  • 5篇中华医学美学...
  • 5篇中华烧伤与创...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甘肃医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第十届全国烧...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5篇2024
  • 11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钢板外露难愈性创面1例
2023年
创伤、烧伤、感染等导致的慢性创面常常侵犯深层组织,甚至深达骨面,伴骨、肌腱、内置入物的外露,严重者可伴有骨髓炎,导致深部的窦道形成,长期不愈,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本文通过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成功修复了钢板外露的难愈性创面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钢板外露及窦道型创面,可通过填塞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使创面达到无无效腔,促进创面愈合,为窦道形成、钢板外露创面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及方案。
刘宏刘毅陈黎明赵若梅
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钢板外露难愈性创面
复合皮移植联合VSD修复碾压伤致肘关节外露
2024年
目的:探讨复合皮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碾压伤伴关节外露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20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1例因左上肢车祸伤致皮肤坏死伴肿胀1 d的患者,入院时查体左上肢肿胀,左前臂、肘部可见约15.0 cm×20.0 cm皮肤坏死,左手感觉功能减退,桡动脉尚可触及,急诊手术探查见肘关节外露、脱位,肱三头肌自肱骨大范围撕脱,尺神经外露、移位,肘关节、尺骨外露范围约3.0 cm×5.0 cm。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左上肢X线片及手术探查体征诊断左上肢碾压伤,肘关节外露。应用复合皮移植两步法联合VSD覆盖创面,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患者左上肢皮肤缺损处愈合良好,术后4个月复查,肘关节屈曲、伸直、旋转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此例肘关节、骨外露创面,应用复合皮移植后可覆盖骨外露创面,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及患者的痛苦,为以后相对小面积骨外露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刘晓慧张鲜英曹广通刘毅
关键词:复合皮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碾压伤负压封闭引流
低位旋转点的外踝上穿支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低位旋转点的外踝上穿支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0月-2020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1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4~77岁,包括足底皮肤肿瘤者4例、足底慢性溃疡者4例、足部交通伤者4例、足部深度烧伤残余创面者2例。肿瘤切除后或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2.0 cm~7.0 cm×5.0 cm,采用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蒂、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3.0 cm×2.0 cm~8.0 cm×6.0 cm,血管蒂长度为8.0~14.0 cm,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创面。皮瓣供区创面采用大腿外侧中厚皮片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及其供区外形、足部功能。结果14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无血管危象、静脉淤血等发生。随访2~24个月,皮瓣外形较佳、不臃肿、耐磨,穿鞋、行走无影响;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结论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蒂、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皮瓣血运可靠,设计、操作简单,无须吻合血管,旋转点低、血管蒂长、旋转半径大,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佳。
陈黎明王刚刘毅
关键词:足损伤血管危象
重视注射美容技术研究 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4
2021年
注射美容技术是通过注射方式,将填充材料或药物直接注射到人体局部或特定部位,以达到改善容貌、形体雕塑、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注射美容突出特点是微创、便捷、恢复快,已成为独立的整形美容项目,受到临床青睐。用于注射美容材料种类繁多,临床实践证明有效性毋庸置疑,但安全性值得高度重视;因注射美容而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说明注射美容存在一定风险。有鉴于此,国内外在不断开展相关研究,旨在提高注射美容有效性的基础上,增强安全性,尽可能降低风险。
刘毅
关键词:美容技术注射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
不同年龄组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人脂肪干细胞(ADSC)形态学、衰老特征、分化潜能、表面标志物表达、增殖能力差异,ADSC对成纤维细胞(Fb)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烧伤整形科27例美容就医者的脂肪组织,年龄0~59岁。按供体年龄分为0~9岁组(4例)、10~19岁组(4例)、20~29岁组(5例)、30~39岁组(5例)、40~49岁组(5例)、50~59岁组(4例)6个组。获取各组ADSC传代培养,观察各组形态学特征,CCK-8法检测各组ADSC增殖能力,体外成脂、成骨诱导检测各组ADSC分化潜能,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DS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qPCR检测各组(HGF)、(PPAR-γ)、Ⅲ型胶原酶、(DbX2)表达水平。收集同期1名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获取Fb并传代培养至第二代,制备不同年龄组ADSC条件培养基(ADSC-CM),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ADSC-CM培养Fb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法检测Fb的迁移能力。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个年龄组细胞均呈典型梭形,低龄组细胞可见细胞核小,细胞形态均匀相似;>20岁组细胞细胞核较大,形态不均匀。ADSC细胞增殖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ADSC成脂、成骨分化能力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各组ADSC间充质干细胞阳性表面标志物表达率均>93%。PPAR-γ、HGF、Ⅲ型胶原酶表达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DbX2表达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各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各组ADSC-CM均可促进Fb增殖,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ADSC-CM促进Fb迁移能力逐渐下降。结论人ADSC增殖能力、多向分化能力、分泌多种促进Fb增殖和迁移的细胞因子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但ADSC成脂分化能力从40岁后才出现明显下降,各年龄组ADSC都可促进Fb增殖和迁移。
王嘉彤刘毅
关键词:干细胞年龄组脂肪组织脂肪干细胞脂肪移植创面修复
可注射人脱细胞脂肪组织基质匀浆的制备与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自主研发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将人脱细胞脂肪组织基质(DAT)制备成可注射匀浆,探讨其细胞相容性及填充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对正常脂肪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后得到DAT,将DAT与生理盐水按照1∶12混匀,用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以803×g匀浆,使制备DAT匀浆可顺利通过27 G针头。扫描电镜观察DAT匀浆并检测其细胞相容性;将脂肪颗粒、DAT匀浆、DAT匀浆+脂肪干细胞(ADSC)分别注射入大鼠背部,比较填充效果、血管生成能力、炎症浸润情况等。结果脂肪组织经脱细胞处理成功获得DAT,经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制备DAT匀浆,粒径(749.91±136.79)nm;细胞与其复合培养后,黏附率(92.16±1.00)%,CCK-8检测显示随时间延长,吸光度(A)值不断升高,细胞生长情况良好,匀浆对细胞无毒性。体内试验显示,DAT匀浆、DAT匀浆+ADSC填充效果明显好于脂肪颗粒组(P<0.01)。脂肪颗粒组有大量脂肪细胞坏死融合形成油囊,而DAT匀浆、DAT匀浆+ADSC未见明显降解,并有部分脂肪细胞生成。CD31染色结果显示,DAT匀浆组及DAT匀浆+ADSC组微血管数量高于脂肪颗粒组(P<0.01);CD68染色结果显示,DAT匀浆组及DAT匀浆+ADSC组炎症浸润低于脂肪颗粒组(P<0.01)。结论自主研发的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可将DAT制备为能通过27 G针头的DAT匀浆,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以及填充效果,且注射过程简单,创伤小,可作为填充材料。
郑洋洋刘毅王嘉彤郭镇
关键词:软组织填充脂肪干细胞
脱细胞脂肪组织复合水凝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脱细胞脂肪组织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支持细胞的附着和增殖,被广泛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中,并逐渐成为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但其存在力学性能较差,缺乏可调性等缺点。研究者们将脱细胞脂肪组织与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了具有更好的力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水凝胶,改善了单纯水凝胶的机械性能、降解性能和诱导成脂性。该文对复合脱细胞脂肪组织水凝胶的类型、制作过程、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选择合适的复合水凝胶提供参考。
郑洋洋刘毅郭镇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复合水凝胶
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移植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生物材料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组织工程中的佼佼者,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优势。尤其是在整形美容领域的注射美容中,微粒化脱细胞真皮基质(mADM)以其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受到瞩目,具有安全、微创、可持续性等优点。对于mADM在注射时选择的介质、介质与mADM适宜的混合比例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验证。该文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袁梦聆赵欢欢刘毅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微粒化脱细胞真皮基质介质
携带人胰岛素基因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其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
背景:胰岛素是成脂诱导剂的重要组成成分.胰岛素存在半衰期,植入体内的无法像体外那样以更换培养液来达到目的.通过转染胰岛素基因,使其稳定分泌胰岛素,从而促进成脂过程.目的:探讨携带人胰岛素基因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
李世龙刘毅惠玲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腺病毒载体人胰岛素基因基因转染
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及大肠埃希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5个临床科室2019年9—12月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32~67岁)送检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的1株菌进行实验研究。将大肠埃希菌分别与162.96、81.48、40.74、20.37、10.18、5.09、2.55、1.27、0.64、0.32μg/mL的次氯酸共培养,筛选次氯酸最低杀菌浓度(MBC);将大肠埃希菌与筛选的MBC次氯酸分别作用2、5、10、20、30、60 min,筛选次氯酸的最短杀菌时间。分别于培养6、12、24、48、72、96 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大肠埃希菌培养72 h后,分别加入1、2、4、8、16倍MBC的次氯酸,筛选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的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于大肠埃希菌中分别加入1、2、4、8倍MBEC的次氯酸及无菌生理盐水,作用10 min后,采用活/死细菌染色试剂盒检测活、死细胞数,并计算死菌率(样本数为5)。2020年1—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感染创面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次氯酸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6±14)岁]和聚维酮碘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5±19)岁]。2组患者分别用100μg/mL次氯酸、50 mg/mL聚维酮碘溶液浸透的无菌纱布湿敷,每天换药1次。首次换药前、第10天换药时,取创面及创缘组织,采用琼脂培养法培养细菌并定量分析组织细菌量。首次换药前和第3、7、10天换药时,肉眼观察创面渗出量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并评分。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的MBC为10.18μg/mL,MBC的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的最�
刘江吴宝林朱万招刘洁王彤耿毛毛白莉刘毅
关键词:次氯酸大肠杆菌生物膜感染性创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