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水库
  • 2篇植被
  • 2篇梯级
  • 2篇梯级水库
  • 1篇地面植被
  • 1篇渡水
  • 1篇多样性
  • 1篇优势种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物
  • 1篇湿地
  • 1篇湿地退化
  • 1篇湿地植物
  • 1篇输移
  • 1篇水陆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物
  • 1篇碳氮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李伟
  • 6篇王伟
  • 4篇操瑜
  • 3篇刘帆
  • 2篇王伟
  • 2篇李伟
  • 1篇张弛
  • 1篇李伟
  • 1篇付文龙
  • 1篇力志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土壤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乌江梯级水库水陆交错区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初探被引量:5
2019年
水库修建对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梯级水库由于开发时间的不同而成为理想的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平台,即可以通过不同开发时间水库植物群落结构的横向比较,从时间尺度上评估水电开发对水陆交错区湿地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乌江上游代表性的8座梯级水库,在其水陆交错区通过建立3条不同样带,比较分析不同水库间以及不同样带间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探讨水库修建对湿地植物格局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乌江干流8个水库湿地植物共84科199属247种,其中物种最多的科为禾本科(Gramineae),共计24种,物种最多的属为蓼属(Polygonum)共计6种,优势物种分别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盐肤木(Rhus chinensis)、金樱子(Rosa laevigata)、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就湿地植物分布格局而言,乌江梯级水库植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格局,第一条样带即水库消落区植物多样性与非消落区(第二、第三条样带)差异明显,消落区不同样点间多样性与水库海拔、水库修建时间、水库坡度密切相关,后续湿地植物的研究将重点关注梯级水库的消落区。
刘帆操瑜王伟孙君瑶江红生李伟
关键词:梯级水库湿地植物
天鹅洲湿地退化区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植被关系初探被引量:8
2016年
2015年1-7月在湖北石首天鹅洲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退化区内选取30个样点,研究土壤种子库特征,并比较种子库与地表植被在物种组成上的差异。采用幼苗萌发法确定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数量,通过样方法进行地面植被调查。结果显示,种子库萌发次序依次为禾本科(Gramineae)、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葎草(Humulus scandens);在生长速率方面,葎草(0.4~1.2 cm/d)〉苍耳(0.2~1.0 cm/d)〉禾本科(0.1~0.4 cm/d)。退化区内种子库物种由18科、33属、34种组成,平均种子密度为6 153粒/m2,生活型以1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3种);地面植被由21科、32属、32种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1种)。种子库与地面植被兼有物种数为20种,物种相似性较高(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Srenson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35和0.606),但地面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种子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488〉1.886,Simpson多样性指数0.889〉0.672,Pielou均匀度指数0.783〉0.539);种子库优势种为狗尾巴草(Setaria viridis)和早熟禾(Poa annua),地面植被优势种为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接骨草(Sambucus javanica)。探究天鹅洲湿地退化区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植被的关系,可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力志操瑜付文龙王伟王伟温华军李伟
关键词:种子库地面植被湿地退化优势种
青藏高原水生植物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2年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貌格局及气候条件发育出众多河流、湖泊和沼泽等高原湿地景观,研究高原水生植物有助于提高对高原湿地湖沼演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中的核心合集子库数据,获取了1991-2022年2月间发表的156篇青藏高原水生植物相关研究的文章。利用Bibliometrix软件对其发文量、引用量、关键词、期刊、研究机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关键词的主题演变发现,过去30年中,研究重点由水生植物群落调查和地理分布逐渐转向水生植物的分化演化、多样性及群落构建机制;水生植物在时间尺度上的演替特征也被用于古湖沼学,成为构建高原隆起后气候、环境变化的技术手段之一。相关研究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评估建立水资源和水生态安全机制奠定了基础。
张弛张弛王伟王伟操瑜李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水生植物文献计量分析主题
河流筑坝对流域和景观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洪家渡水库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土地利用变化与人为干扰密切相关.河流筑坝改变了库区周边土地利用的类型和覆盖,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内陆水体向海洋进行物质输送的过程.以乌江六冲河洪家渡水库为例,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在流域尺度和景观尺度探讨了洪家渡水库建设对六冲河洪家渡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蓄水后第二阶段;蓄水后第一阶段洪家渡水库流域总体变化为耕地面积减少91.33 km^(2),林地、草地、水体、建筑面积分别增加26.54,8.84,55.51,0.45 km^(2);蓄水后第二阶段总体变化为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分别减少230.98,30.17,42.88 km^(2),水体、建筑面积分别增加9.07,295.46 km^(2);(2)在空间尺度上,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在洪家渡水库附近,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在库区景观尺度上,洪家渡水库筑坝后淹没了不同类型的土地形成库区,0~1 km缓冲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主要表现为水体转移为草地,建筑转移为耕地.
符俊杰王伟李伟孙君瑶
关键词:水库缓冲区流域
筑坝拦截对梯级水库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影响研究——以乌江、赤水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乌江流域近年来建成一系列梯级水电站,本文以乌江(有坝)、赤水河(无坝)为例,基于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采用Sen趋势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研究筑坝对植被覆盖过去变化趋势以及未来变化的可持续性影响,及其影响的尺度范围。结果显示:乌江、赤水河流域NDVI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变化类型均为显著增加;在空间尺度上,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密集建设的中下游地区植被覆盖当前变化为减少趋势。乌江流域与赤水河流域植被覆盖未来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乌江流域平均Hurst指数<0.5,植被覆盖变化反向持续性较强,反持续类型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下游;赤水河流域Hurst指数>0.5,植被覆盖变化正向持续性较强。筑坝活动对河流周边过去的植被覆盖造成了影响,且对未来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符俊杰孙君瑶王伟刘帆Samuel Wamburu Muthui李伟
关键词:植被覆盖乌江流域赤水河流域筑坝HURST指数
水库消落带碳氮输移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水库消落带处于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域。受水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影响,消落带土壤和植物与水库水体间频繁发生碳氮物质交换转化。河流-水库碳埋藏及其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消落带碳氮输移循环的研究仅关注植物、土壤或水体单个对象,未将消落带作为整体考虑其对河流-水库碳氮输移转化的贡献。本文从消落带物质向河流输移和转化两个方面综合评述了消落带土壤碳氮动态、植被碳氮输入、土壤侵蚀、消落带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亟待开展消落带碳氮输入源追溯、土壤侵蚀和温室气体通量长期监测、基于同位素等技术明确消落带在水库碳氮输移转化中的贡献等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系统明确碳氮元素在消落带和水体间的输移、水土界面的多途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转化过程,评估水库消落带在河流上、下游及河口碳氮输送转化中的作用。
李晓晴王伟王伟操瑜李伟
关键词:消落带土壤侵蚀温室气体排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