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浮游植物
  • 1篇营养盐
  • 1篇营养盐浓度
  • 1篇优势类群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水色
  • 1篇群落
  • 1篇巽他陆架
  • 1篇陆架
  • 1篇马六甲海峡
  • 1篇类群
  • 1篇季风
  • 1篇间期
  • 1篇浮游
  • 1篇浮游植物群落
  • 1篇PHY
  • 1篇SAT算法

机构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王磊
  • 1篇孙军
  • 1篇王东晓
  • 1篇魏皓
  • 1篇孙群
  • 1篇张翠霞
  • 1篇李月洋
  • 1篇冷晓云
  • 1篇王磊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春季季风间期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于2013年3-5月通过走航取样分别对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巽他陆架生物量较低,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083±0.043)μg/L,爪哇海的SS4站位生物量最低,仅为0.014μg/L,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上主要以Pico-级为优势,占80%以上;马六甲海峡自西北至东南存在明显的盐度梯度,在盐度最低的SM5站,叶绿素a生物量最高,达到1.080μg/L;马六甲海峡站位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433±0.315)μg/L,同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较大。在海峡西北的SM1-SM4站与巽他海峡类似,主要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Pico-级浮游植物占60%~80%;在生物量最高的SM5站,同样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而在海峡东南段的SM6和SM7站,虽然叶绿素a浓度相对于SM5略有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其他马六甲海峡站位和巽他陆架站位,此两个站位硅藻比例明显升高,均可达20%以上。从优势类群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和营养浓度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研究海区叶绿素a生物量与水体盐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0),说明陆源输入对研究海区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硅藻生物量也与磷酸盐浓度(p〈0.050)和硅酸盐(p〈0.010)浓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聚球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优势度会受到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影响而降低,但仍然是整个研究区域最优势的浮游植物类群。
王磊王磊冷晓云王东晓王东晓张翠霞
关键词:浮游植物巽他陆架马六甲海峡
利用PHYSAT方法反演南海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分布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水色遥感数据用PHYSAT算法反演了南海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分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微型真核生物作为优势类群全年出现几率最大,原绿球藻次之,聚球藻再次之,硅藻最小;硅藻为优势类群的区域主要在近岸和陆架区,外海原绿球藻和聚球藻的优势度增加.在季节差异上,冬季微型真核生物为优势类群的区域在整个南海海区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最高,春季原绿球藻比例最高,聚球藻呈双峰结构,在春季和秋季出现峰值,硅藻为优势类群区域的季节性差异较小.陆架、陆坡和海盆区浮游植物优势类群比例的季节变化相近,都表现为冬季微型真核生物的绝对优势和春季原绿球藻优势的大大增加.营养盐浓度分布的季节变化是引起浮游植物优势类群改变的主要影响因子,随着海区中营养盐浓度的降低,浮游植物优势类群由粒径较大的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向微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和原绿球藻转变.
李月洋孙群王磊魏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