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T细胞
  • 3篇HACA
  • 2篇细胞表达
  • 2篇角质
  • 2篇T细胞表达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因子Α
  • 1篇受体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深圳...
  • 5篇暨南大学
  • 4篇深圳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邵勇
  • 5篇万峻
  • 5篇于波
  • 5篇张伟
  • 4篇钟绮丽
  • 4篇张杰
  • 3篇杨虹
  • 1篇张超

传媒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4受体的表达水平与SLE发病的关联性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组胺H4受体(H4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与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扩增、基因测序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对H4R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及H4R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及分析,并比较SLE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H4R全部三个外显子检测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中,未发现与SLE发病明显相关的位点。SLE组H4R的mRNA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H4R的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无关;SLE患者的H4R的表达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相关。
邵勇钟绮丽张杰杨虹万峻张伟于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组胺H4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对HaCaT细胞表达KGF和TGF-α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HaCaT细胞在HSV-II刺激前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和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的分泌变化及意义。方法:以VERO细胞进行HSV-II扩增;采用RT-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HSV-II感染HaCaT细胞前及感染后24h、48h、72hKGF和TGF-α的分泌量。结果:HaCaT细胞可自分泌KGF和TGF-α;感染HSV-II后,KGF明显升高,而TGF-α的分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aCaT细胞可以自发分泌KGF和TGF-α;KGF可能参与HSV-II感染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后皮肤的修复过程;而TGF-α在此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邵勇钟绮丽杨虹万峻张伟张杰于波
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
人类疱疹病毒-2对HaCaT细胞表达GCSF和GMCSF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HaCaT细胞在人类疱疹病毒-2(HSV-2)刺激前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以VERO细胞进行HSV-2扩增,采用RT-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HSV-2感染HaCaT细胞前及感染后24h、48h、72h时GCSF和GMCSF的表达量。结果HaCaT细胞可自分泌GCSF和GMCSF;HSV-2感染后24h,HaCaT细胞表达GCSF及GMCSF的水平增高,72h时又明显上升,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aCaT细胞可以自发表达GCSF和GMCSF;HSV-2刺激对HaCaT细胞表达GCSF和GMCSF有促进作用。
邵勇钟绮丽万峻张杰张伟于波
关键词:HACAT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对HaCaT细胞分泌β防御素mRNA的影响
2010年
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小分子内源性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活性,是天然免疫的重要递质,并与获得性免疫有较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期,作为第一道防御屏障的角质形成细胞(KC)分泌β防御素,在防止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感染中的作用。
邵勇钟绮丽张杰万峻张伟于波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免疫防御
BS69的亚细胞定位及其核输出信号序列的分析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腺病毒E1A相关蛋白BS69不同亚型的DNA序列,寻找新的核输出信号序列,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确定其亚细胞定位。方法:分析数据库中不同BS69亚型DNA序列,与传统和输出信号序列比对,寻找可能的新的核输出信号序列。采用DNA重组技术把BS69不同亚型片段的c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转染Cos7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其亚细胞定位,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不同亚型BS69在细胞中的功能。结果:在BS69亚型2上面发现1段富含亮氨酸的基因序列,与核输出信号序列极为相似。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显示BS69亚型2定位于细胞浆中,而BS69亚型1和2个亚型共同序列编码的蛋白质则定位于细胞核中。BS69亚型2参与了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pstein-Barr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结论:BS69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因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其中核蛋白是转录调控因子,细胞浆蛋白则可能参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调控。
张超于波邵勇杨虹张伟万峻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转录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