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34 被引量:1,618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经济学
  • 8篇企业
  • 4篇经济发展
  • 3篇中国经济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所有制
  • 3篇转轨
  • 3篇乡镇企业
  • 3篇经济改革
  • 3篇经济体
  • 3篇经济体制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国有企业
  • 3篇产权
  • 2篇道德
  • 2篇道德问题
  • 2篇政府
  • 2篇市场结构
  • 2篇农村
  • 2篇主义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
  • 3篇华盛顿州立大...
  • 1篇空军政治学院

作者

  • 33篇张军
  • 1篇蒋维
  • 1篇冯曲
  • 1篇施少华
  • 1篇张军
  • 1篇何寒熙
  • 1篇张雄
  • 1篇韩贤旺
  • 1篇王小青
  • 1篇张军
  • 1篇张军

传媒

  • 9篇经济研究
  • 8篇世界经济文汇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经济学家
  • 1篇改革
  • 1篇中国中小企业
  • 1篇上海金融
  • 1篇东北史地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03
  • 3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7中国经济研究回眸
1998年
如果说理论研究存在着可辨明的重点的话,那么中国经济研究的主旋律这些年来则始终是由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主导的,这意味着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仍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着连续性.事实上,1997年与1996年相比,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重点转移;另一方面,在1997年发表的主要经济学论文中,引用和(或)基于1996年论文的比重却是相当之高.为了回顾并综述1997年中国经济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在翻阅了10几种经济学研究杂志和一些经济学专业杂志《经济研究》和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关注的6卷本的《改革》为视角,并结合部分研究著作,试图透过它们来把握中国的经济学家在1996—1997年度关注什么,思考什么和研究什么.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样,国有企业的改革理论仍是最被经济学家关注的研究领域,其次可能是金融部门和宏观政策.但是我也注意到,制度经济学与转轨经济学,工业组织和贸易战略以及收入分配依然也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们颇为关注的三大问题,许多其他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沿着这几个方向向外拓展的.
张军
关键词:经济研究国有企业金融业
转轨国家的初始条件、改革速度与经济增长被引量:36
1999年
威廉.哈勒根张军
关键词:转轨国家经济增长
过渡经济学:我们知道什么?被引量:10
1998年
1、何为“过渡经济学”? 近十年来,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过渡经济学”正在迅速发展。过渡经济学的“过渡”一词在这里特指原有的计划经济国家在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先后开始的“经济改革”运动。这场经济改革运动的宗旨是将经济的运行体制从原来的以政府官员和行政手段为主要特征的计划体制向以自由交易和竞争为特征的市场体制转变,简称“市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过渡经济学就是以研究计划经济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或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问。在现有的文献中,经济学家经常使用的概念,如过渡、转型、转轨、经济改革、市场化等等,基本上皆指同一个含义。
张军
关键词:过渡经济学经济改革激进改革主流经济学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社会主义
关于企业制度的理论模式被引量:2
1991年
现代经济学从总体来讲对企业制度的研究已形成三种学说。一是占据大学讲坛的新古典的厂商理论。由于它是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必有的内容,也可视之为教科书派。二是5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
张军
转轨中的国企改革和银企关系
1997年
前不久,美国布鲁津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拉迪教授在上海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曾经谈到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虽然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俄罗斯和东欧所没有取得的成就,中国的改革虽然比俄罗斯和东欧起步早,但是,中国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落后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
张军
关键词:银企关系中国经济改革国企改革所有制改革专业银行
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被引量:320
1996年
一、问题的提出.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业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和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农业的增长被认为主要可以由农作制度的变迁来解释,而不是象经济增长理论一般认为的那样主要取决于农业发展的常规要素,即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技术的变迁和进步等等.经济学家估计,由家庭承包责任制取代原来的集体农作制度这一变迁对中国农业生产力的贡献份额在20%到50%之间,有的学者的估计值甚至高达70%.根据产权经济理论的解释,农作制度向非集体化方向的变迁改变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的激励结构,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但是,在一个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着的,由于农作制度向非集体化的变迁和集体化农业组织的瓦解,中国农村原来的用来提供当地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张军何寒熙
关键词:农村经济改革公共产品供给农业经济
市场结构、成本差异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进程被引量:48
2003年
本文通过国企民营化前后市场结构变化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 ,揭示出国企民营化与行业内国企同私企的边际成本差和私企个数相关的内生性机制。国企同私企的边际成本差达到临界值是国企民营化的必要条件 ,行业内私企发育通过降低临界值加速了国企民营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 ,文章认为东欧转轨之初出现了中国所没有经历的衰退 ,在于忽略了国企民营化的必要条件以及私企的发育程度。而中国各竞争性行业内生机制的不同 。
张军罗长远冯俊
关键词:市场结构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社会福利新古典经济学
转轨经济中的“过度进入”问题──对“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50
1998年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经济的市场化往往导致新兴厂商向刚刚开放的市场过度地进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经济理论界众说纷坛,因为现有的产业组织的研究文献缺乏相应的理论对此予以解释。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地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在转轨经济中,进入与资源的社会配置效率(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在转轨经济的初期,中央政府应从政策上限制厂商的过度进入,以改善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
张军威廉.哈勒根
关键词:转轨经济市场结构纳什均衡经济学分析
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一个简短的评注被引量:1
1994年
如果把本文的这个题目前后颠倒一下,就成了“经济发展与变化变迁”。事实上,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因为这是经济学界的一本著名的学术刊物。《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简称EDCC)这本杂志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编辑出版的,同时这个名字也是该校一所研究中心的全称。这个研究中心以及这本学术刊物的创办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经济学家霍斯利兹(B.F.Hoselitz)。他负责编辑并发表的很多研究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成果,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引人注目的良好影响。 那个时候,也就是50年代初,欧美众多经济学家开始并逐步意识到,经济发展和停滞过程中一些非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也不可不论的。在霍斯利兹(1952)对这些非经济因素所归纳的种类当中,他特别强调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以及社会成员对传统生产方式和制度的信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抑制作用。他指出。
张军
关键词:文化变迁经济发展经济学
社会主义的政府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被引量:130
1994年
一、引言 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可能发生的关系大都可以用一个(显明的或隐含的)合约(contract)来刻划。合约就是承诺(commitment),而承诺也是一种权利的交易。而且,从合约的角度看,效率问题不仅是权利界定的问题,而且也是合约能被有效执行的问题,后一问题被称为“履约问题”(enforceability problem)。
张军
关键词:政府企业国有资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