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胚胎
  • 3篇细胞分化
  • 3篇细胞培养
  • 3篇分化
  • 2篇蛋白
  • 2篇室管膜
  • 2篇缺血
  • 2篇微切割
  • 2篇细胞培养技术
  • 2篇显微切割
  • 2篇小鼠
  • 2篇脑缺血
  • 2篇结肠
  • 2篇巨结肠
  • 2篇激光
  • 2篇激光捕获显微...
  • 1篇电泳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机构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刘勇
  • 5篇田英芳
  • 4篇康前雁
  • 3篇石秦东
  • 3篇张蓬勃
  • 3篇肖莉
  • 3篇高亚
  • 3篇钱亦华
  • 3篇陈新林
  • 2篇李捷
  • 2篇肖新莉
  • 2篇赵建军
  • 2篇魏朝明
  • 2篇邱芬
  • 1篇宋土生
  • 1篇刘建新
  • 1篇韩华
  • 1篇张瑾
  • 1篇朱波峰
  • 1篇张军峰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眼科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在体标记成体大鼠室管膜/室下区细胞的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正常成体大鼠侧脑室注射DiI标记室管膜/室下区(SVZ)细胞的方法。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均接受2g/L的DiI10μL右侧脑室注射。采用H33258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iI注射后6h、12h、24h、36h和48h时左侧脑室壁的标记细胞以及标记组织厚度。结果右侧脑室DiI注射后24h,DiI标记细胞位于左侧脑室的室管膜层;DiI注射后48h,DiI标记细胞限定于左侧室的管膜层和室下区。此外,左侧室管膜/中隔室下区(SVZspt)和室管膜/神经节隆起的生后对应物(SVZge)部位荧光标记组织的厚度分别在DiI注射12h和24h后维持于稳定水平,而且,在相应各时间点上,室管膜/SVZge部位荧光标记组织的厚度都厚于室管膜/SVZspt部位(P〈0.05)。结论2g/L的DiI10μL注射于正常大鼠侧脑室后24-48h,可能仅标记室管膜/室下区细胞。
张蓬勃刘勇李捷康前雁田英芳赵建军石秦东
关键词:室管膜DII神经干细胞
激光显微切割联合功能分类表达谱芯片技术在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分离大鼠脑微血管和神经元联合功能分类表达谱cDNA芯片技术在脑缺血研究的应用.方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获取脑切片微血管和神经元,微量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RNA,线性扩增mRNA,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所得aRNA(antisense RNA)扩增效率,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cDNA探针合成,进行芯片杂交反应.结果微血管和神经元各自捕获的总点数大约为8000~10000,T7线性扩增所得aRNA的量约为500~1000ng,探针合成效率高,杂交反应格局清晰良好.结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结合T7 RNA线性扩增及基因特异性引物线性扩增技术,可成功的应用于功能分类表达谱cDNA芯片的分析研究.
田英芳魏朝明张蓬勃邱芬陈新林刘勇
关键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微血管神经元芯片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染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情况,建立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的示踪方法,为视网膜前体细胞移植提供示踪依据。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扩增pEGFP-N1质粒,通过磷酸钙介导法转染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瞬时表达情况。结果:pEGFP-N1在基因转染24 h细胞转染率为28.98%,48 h为32.45%,72 h为30.40%,对照未转染细胞24 h、48 h分别为2.50%和2.04%:体外观察培养细胞转染24 h已有绿荧光表达,48-72 h细胞荧光强度最强,96 h荧光强度减弱。结论:pEGFP-N1质粒能有效转染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其转染效率可达到30%,是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较为理想的瞬时表达载体和细胞示踪报告分子。
康前雁刘勇张瑾刘建新石秦东田英芳肖新莉张殿增钱亦华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视网膜前体细胞基因转染胚胎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摄取Beta淀粉样蛋白形态学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对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摄取作用和在亚细胞结构定位。方法接种培养SH-SY5Y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直接观察SH-SY5Y对细胞外Aβ1-42-fluo摄取的时程变化;用图像分析技术比较24h时SH-SY5Y对细胞外三种不同浓度Aβ1-42-fluo摄取的差异,同时采用免疫荧光多重染色分析SH-SY5Y摄入Aβ1-42-fluo的亚细胞结构定位。结果SH-SY5Y与200nmol/LAβ1-42-fluo共孵育1h后就开始摄取Aβ,Aβ被摄入的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外Aβ1-42-fluo浓度愈高,被摄入到细胞内Aβ1-42-fluo量也愈多,不同浓度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部分被内吞Aβ荧光颗粒与溶酶体标记物Lamp-1共定位。结论SH-SY5Y通过摄入Aβ机制以清除Aβ,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被摄入的Aβ部分定位于溶酶体。
钱亦华胡晓丹韩华刘勇
关键词:SH-SY5Y细胞Β-淀粉样蛋白细胞摄取溶酶体
比较胚胎和新生小鼠肠神经嵴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联合应用简化无血清培养基和连续传代法,从胚胎14~17d、新生1d、新生5d小鼠肠管分离培养肠神经嵴干细胞(gut neural crest stem cells,GNCSCs),观察其体外培养过程中增殖、分化的特点,用p75、GFAP、Peripherin、α-Actin作为特异性标志来鉴定GNCSCs及其分化的细胞系,比较胚胎和新生小鼠GNCSCs在生长速度、分化细胞的种类及数量上的差异。方法取3组小鼠的肠管,分离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DMEM/F12完全培养基贴壁培养,在连续传代培养中观察克隆球的形成;将克隆球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其分化现象;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克隆球及其分化细胞系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部分胚胎和新生小鼠肠管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形成克隆球。在血清刺激下克隆球可分化为多种形态的细胞。克隆球和分化细胞系的免疫染色均为阳性。结论胚胎和新生鼠肠管内存在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GNCSCs,且均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平滑肌三类细胞。新生鼠较胎鼠GNCSCs生长速度慢,分化的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平滑肌细胞无显著变化。
肖莉高亚刘勇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分化小鼠
一种简易可行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样本RNA质控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可行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样本RNA质控方法。方法分别提取捕获样本和染色前、染色后1和2h、持续捕获1和2h切片及残余组织的RNA,琼脂糖电泳检测;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样本RNA的产率可通过理论值初步估计。结果当染色前后、捕获后的切片或切片残余组织RNA质量完好时,捕获样本的RNA质量完好,实时定量PCR亦获得了良好的扩增结果。结论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染色前后、捕获后的切片或切片残余组织RNA的质量,可以从不同的环节和过程对捕获样本RNA进行间接检测,该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并可进一步用于LCM样本蛋白质及DNA等大分子的质控。
田英芳魏朝明陈新林邱芬肖新莉康前雁朱波峰田玉梅张军峰刘勇
关键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琼脂糖凝胶电泳
成体小鼠肠神经嵴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利用简化无血清培养基和连续传代法,从成体小鼠肠管分离培养肠神经嵴干细胞(GNCSCs),观察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增殖、分化的特点.用p75,GFAP,Peripherin,α-Actin作为特异性标志来鉴定GNCSCs及其分化的细胞系.方法将新生1,5d的小鼠肠管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无血清DMEM/F12完全培养基中贴壁培养,连续传代培养并观察克隆球的形成过程.将克隆球接种于含血清的DMEM/F12完全培养基中,观察其分化现象.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克隆球及其分化细胞系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成体小鼠肠管中有少数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且增殖形成克隆球.免疫染色表明克隆球是GNCSCs并且在血清诱导下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平滑肌细胞.结论成体肠管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GNCSCs,在体外GNCSCs可分化为肠神经系统所必须的细胞类型.
肖莉高亚刘勇
关键词:小鼠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分化
小鼠胚胎肠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肠神经嵴干细胞(gut neural crest stem cells,GNCSCs)的方法,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胚鼠肠管,消化后接种于添加N2、B27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贴壁培养;连续传代后用血清促进GNCSCs分化;最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聚集生长,形成的克隆球可以传代;克隆球p75染色阳性;分化后的细胞分别表达肠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抗原。结论分离培养的克隆球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表达肠神经嵴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p75,是肠神经嵴干细胞。
肖莉刘勇高亚
关键词:胚胎小鼠细胞培养细胞分化先天性巨结肠症
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 /室下区细胞迁移到梗塞区周围并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英文)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室下区细胞的迁移分化,揭示梗塞区周围新生细胞的来源.方法大脑中动脉阻塞前,将10μl 0.2%的荧光染料DiI注射于体质量250~350 g的雄性SD大鼠侧脑室以预标记室管膜/室下区细胞.脑缺血后,采用累积式的BrdU标记方法标记新生细胞并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确定细胞分化.标记的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在非缺血对照大鼠,DiI标记细胞定居于室管膜/室下区.局灶性脑缺血后,DiI标记细胞出现于胼胝体,邻近的纹状体和皮质.此外,缺血14 d后,梗塞区周围纹状体和皮质内可见一些DiI/BrdU/GFAP或DiI/BrdU/NeuN三重标记阳性细胞.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室下区细胞迁移到梗塞区周围并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成体神经干细胞的起源和开发促进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发生的新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张蓬勃刘勇李捷康前雁田英芳陈新林赵建军石秦东宋土生钱亦华
关键词:室管膜细胞神经发生局灶性脑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