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臭氧
  • 8篇臭氧化
  • 8篇催化臭氧
  • 7篇硝基
  • 7篇硝基苯
  • 7篇催化臭氧化
  • 4篇纳米
  • 3篇氧化降解
  • 3篇氧化钛
  • 3篇纳米TIO
  • 3篇降解
  • 3篇二氧化钛
  • 3篇TIO
  • 3篇臭氧化降解
  • 3篇催化氧化
  • 2篇有机物
  • 2篇水中痕量
  • 2篇羟基自由基
  • 2篇金红石
  • 2篇金红石型

机构

  • 14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城市水资源开...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作者

  • 14篇张静
  • 13篇马军
  • 11篇王胜军
  • 10篇杨忆新
  • 6篇秦庆东
  • 5篇刘百仓
  • 3篇李旭春
  • 2篇王争辉
  • 2篇梁涛
  • 2篇汤黎
  • 2篇赵雷
  • 2篇王群
  • 2篇韩帮军
  • 2篇方晶云
  • 1篇于德淼
  • 1篇赵庆良
  • 1篇卜琳
  • 1篇陈忠林
  • 1篇王树涛
  • 1篇白玉华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2005年饮...
  • 1篇第三届全国博...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红石型TiO_2催化臭氧氧化硝基苯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金红石型纳米级TiO2,通过XRD证明试验所制TiO2为纳米级的100%金红石型。试验结果表明,自制TiO2具有良好的催化臭氧氧化硝基苯的能力,且反应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氧化机理。
张静马军杨忆新汤黎刘百仓王胜军
关键词:催化臭氧氧化金红石型TIO2硝基苯羟基自由基
硅胶负载纳米TiO_2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的研究被引量:32
2006年
研究了纳米TiO2负载于硅胶表面作为臭氧氧化硝基苯过程中的催化剂时,热处理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条件下烧结的纳米TiO2/硅胶表现出了最佳活性,反应10min硝基苯去除率相比于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约25%.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投量越大,硝基苯去除率越高.碱性pH环境有利于催化臭氧化反应的进行,但当pH值高于10时,硝基苯去除率有所降低.催化臭氧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硝基苯的初始浓度无关.典型的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与碳酸根离子对硝基苯的降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间接地证明催化臭氧化反应遵循自由基作用机理.反应温度为10~40℃之间时,硝基苯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证明TiO2在硅胶表面负载牢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杨忆新马军张静王胜军秦庆东
关键词:催化臭氧化硝基苯羟基自由基
臭氧/纳米TiO_2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的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在悬浮颗粒搅拌混合反应器中,研究了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去除硝基苯较单独臭氧氧化有明显的提高,反应20min硝基苯的去除率提高了44%.实验中分别考察了纳米TiO2热处理温度、催化剂投量、臭氧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pH值对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硝基苯的影响.发现550℃烧结得到的纳米TiO2表现出最好的催化臭氧化活性,在较低的臭氧投量与催化剂用量条件下,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56.57%;增大臭氧或者硝基苯的初始浓度,硝基苯的去除率随之提高;但是改变催化剂投量,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几乎不受影响;中性或碱性pH环境利于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反应的进行.通过研究叔丁醇对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反应的影响,证明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OH)反应机理.
杨忆新马军秦庆东赵雷王胜军张静
关键词:催化臭氧化臭氧TIO2纳米硝基苯
陶粒负载纳米TiO_2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被引量:15
2007年
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并以硝基苯为稳定性有机污染物的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对臭氧化的催化性能,对影响催化效果因素及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烧结的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有机物能力进行了比较,使用SEM进行表征,确定最佳烧结温度.通过改变催化剂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pH值、添加不同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等,表明在700℃温度下烧结的催化剂具有最大催化活性;硝基苯臭氧化反应中主要氧化剂为羟基自由基,其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硝基苯的去除率随催化剂投量增加而增大;在pH为10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对硝基苯的去除率为46.5%;催化剂连续3次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张静马军杨忆新王胜军秦庆东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臭氧催化氧化陶粒硝基苯
二氧化钛催化臭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及载体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制备了负载于不同载体上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臭氧化工艺,研究了催化臭氧化松花江水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与变化。经GC-MS检测,松花江原水中含有50种有机物,大部分为酯类。经单独臭氧氧化之后,水中仍剩余36种有机物,单独臭氧化对有机物总峰面积的去除率为23.5%。纳米二氧化钛催化臭氧化工艺能够大幅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特别是对酸和酯类物质的去除。二氧化钛的催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载体的影响,用沸石作载体时的催化臭氧化效果要优于用硅胶和陶粒作载体。以二氧化钛/沸石为催化剂时,催化臭氧化处理后水中仅残留20种有机物,对有机物总峰面积的去除率也高达62.5%。
王胜军马军杨忆新张静
关键词:臭氧催化氧化臭氧二氧化钛有机污染物
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松花江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以松花江水为原水,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硝基苯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很好地控制了有机物的总含量,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主要使有机物的种类明显减少;投加粉末活性炭是去除环境优先控制有机物的关键措施;松花江水中的硝基苯投加量与检出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助凝措施强化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硝基苯的效果不明显,说明硝基苯的去除主要是依靠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刘百仓韩帮军马军刘桂芳方晶云张静李旭春王群王胜军杨晶晶于德淼王争辉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硝基苯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圆形沉淀池内温差异重流与浮力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了解圆形沉淀池内水流在无温差及存在温度差时的特点,建立了描述圆形沉淀池内水流运动的k-ε双层湍流数学模型,采用交错网格系统,压力与速度解耦时采用了SIMPLE方法,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为混合有限分析解法。对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圆形沉淀池的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资料吻合良好。在无温差时且低污染物浓度<150~200 mg/L时,池内存在一个很大的回流区;低温水进入高温水池时,常会产生异重流现象;高温水进入低温水池时,会产生浮力流现象。
刘百仓罗麟马军白玉华张静李旭春王树涛
关键词:湍流混合有限分析法
Fenton深度处理渗滤液时DOM结构变化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提高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在深度处理阶段的去除率,通过Fenton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垃圾渗滤液SBR处理的出水在Fenton氧化过程前后溶解性有机物(DOM)结构和官能团变化规律,利用XAD-8/XAD-4树脂将水样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分级为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HPO-A和HPO-N为SBR出水DOM中主要组分(占到其DOC总含量的67%).经Fenton高级氧化后,DOM的总去除率为60.01%,其荧光光谱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DOM五个组分的SUVA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氧化过程中5个组分的芳香性增强.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中,HPO-A和TPI-A均显示了很强的羧酸基团吸收峰,而HPO-N和TPI-N的谱图十分相近,有较强的脂肪烃吸收峰.Fenton反应后,HPO-A和TPI-A中的O—H、—COOH的含量降低,而苯环、C—O和CO含量升高,还生成了1-酰胺.
赵庆良张静卜琳
关键词:芬顿溶解性有机物荧光光谱
纳米TiO_2催化臭氧化对松花江水中氨氮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研究了以负载于陶粒、硅胶、沸石表面的纳米TiO2作为催化剂时,催化臭氧化松花江水过程中氨氮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单独臭氧化过程中,氨氮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反应30 min后的氨氮浓度与初始浓度相近.在以TiO2/陶粒、TiO2/硅胶为催化剂的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氨氮浓度也是先升高后下降,但反应过程中氨氮的平均浓度要高于单独臭氧化过程.以TiO2/沸石为催化剂时,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氨氮浓度先下降,然后略有升高,继而又下降,30 min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接近80%.单独臭氧化和催化臭氧化过程中,增大臭氧投量,氨氮浓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提前,并且反应过程中氨氮浓度平均值降低.增大催化剂TiO2/陶粒、TiO2/硅胶的投量,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氨氮浓度平均值升高.增大TiO2/沸石投量,有利于氨氮的去除,但投量增大到50g以上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温度从10℃升高到30℃,对TiO2/陶粒、TiO2/硅胶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氨氮浓度的变化影响不大.而以TiO2/沸石为催化剂时,温度升高有利于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氨氮的去除.
王胜军马军杨忆新张静秦庆东梁涛
关键词:催化臭氧化臭氧二氧化钛氨氮
O_3/TiO_2催化氧化工艺对饮用水中AOC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以陶粒、硅胶和沸石为载体,分别负载二氧化钛(TiO2)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去除硝基苯的实验,并对饮用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所代表的小分子有机物(酮、醛、醇和羧酸类物质)的生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臭氧催化氧化比单纯的臭氧氧化能更彻底地将部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中间产物,陶粒、硅胶和沸石负载TiO23种催化剂分别将AOC从大约300μg.L-1增加到674.1μg.L-1、847.2μg.L-1和882.1μg.L-1,并且分别使AOC/TOC从原水的4.68%升高到30.5%、33.21%和46.04%,大大地提高了水中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如果增加臭氧投量,催化氧化可使小分子有机物部分被氧化,致使水样AOC又略有回降.在这一过程中,AOC-NOX所代表的羧酸类物质急剧增加,达到总AOC的90%以上,取代AOC-P17成为了AOC的主体组成部分.
梁涛马军王胜军杨忆新张静
关键词:AOC催化氧化O3/TIO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