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46 被引量:1,249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企业
  • 7篇绩效
  • 5篇服务业
  • 5篇创新绩效
  • 4篇研发网络
  • 4篇创业
  • 3篇业绩
  • 3篇专业服务业
  • 3篇服务模块化
  • 2篇新兴经济
  • 2篇研究脉络
  • 2篇商业模式
  • 2篇数字化
  • 2篇组织学习
  • 2篇文化创意
  • 2篇文化创意产业
  • 2篇脉络
  • 2篇模块化
  • 2篇跨国
  • 2篇跨国并购

机构

  • 46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财经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46篇刘洋
  • 24篇魏江
  • 6篇应瑛
  • 3篇黄学
  • 2篇冯军政
  • 2篇简兆权
  • 2篇彭雪蓉
  • 2篇赵江琦
  • 2篇江诗松
  • 2篇潘秋玥
  • 1篇程聪
  • 1篇谢洪明
  • 1篇丁振阔
  • 1篇沈睿
  • 1篇白鸥
  • 1篇黄天蔚
  • 1篇赵立龙
  • 1篇刘向阳
  • 1篇薛元昊
  • 1篇李晛

传媒

  • 9篇管理世界
  • 8篇科学学研究
  • 4篇外国经济与管...
  • 3篇科研管理
  • 3篇研究与发展管...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风流一代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 1篇清华管理评论
  • 1篇中欧商业评论
  • 1篇管理学季刊
  • 1篇2013年第...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组织情境下创新战略理论新趋势和新问题被引量:39
2021年
数字经济时代,双边与多边平台、在线社区、生态系统等为代表的新组织不断涌现,并引致很多主流创新战略理论核心观点或假设的颠覆。在梳理创新战略理论发展脉络、讨论新组织战略实践为新理论涌现创造的机会、以及界定新组织情境下创新战略管理研究内涵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识别出了新组织的基础模块微粒化、组织架构平台化、组织关系网络化和组织情境生态化等四大特征。结合这四大特征,本文针对创新环境、创新来源、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治理等5个创新战略管理主要议题的核心理论在新组织情境下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展开了讨论,并给出了每个议题的未来研究重点和关键科学问题,以期为发展和重构创新战略理论逻辑提供借鉴,并为理解和指导新组织情境下创新战略管理实践带来启示。
魏江刘嘉玲刘洋
关键词:数字化战略管理
新型政商关系和企业业绩稳健性: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9
2021年
企业在建立政商关系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战略才能保障其稳定发展?结合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本文从企业业绩稳健性切入,通过区分两类不同的企业政治战略——机构层政治战略和个体层政治战略,来探索政治战略的异质性对组织绩效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考虑了区域制度环境因素的情境作用。以2009—2017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1)机构层政治战略比个体层政治战略更有利于增强企业业绩的稳健性;(2)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越大,机构层政治战略的业绩稳定作用越强;(3)地方政府的廉洁度越低,个体层政治战略会加剧企业的业绩波动。本文的研究发现拓展了关于转型制度环境下企业政治战略异质性的研究,深化了对政治战略和组织绩效二者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
魏江赵齐禹刘洋
关键词:企业政治战略制度环境
基于知识编码化的专业服务业服务模块化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中国的专业服务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其原因在于服务模块化的普及。那么,模块化是如何帮助中国专业服务业提升创新绩效的?本文基于四个专业服务业企业的多案例探索性分析,把知识创造理论引入模块化理论中,提出了基于知识编码化的专业服务业服务模块化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研究发现,专业服务业的服务模块化(模块自律性和界面标准型)是分别通过推动个人知识结构化和企业知识显性化来提高创新绩效(客户响应性)。这一结论解决了现存文献的分歧,为从知识管理视角研究模块化问题提供了思路。
魏江刘洋赵江琦
关键词:专业服务业创新绩效服务模块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被引量:16
2021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全面阐释、深入解读以上会议精神,本刊特策划、编发本期笔谈。
柳卸林常馨之魏江刘洋陈劲余江陈凤
关键词: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创新体系自立自强科技强国
数字创新能力:内涵结构与理论框架被引量:30
2021年
数字创新能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现有文献对其内涵并未有明确阐解。本文在界定数字创新能力的概念特征基础上,剖析了其两层五维度的结构,认为数字创新能力是由数字连接能力、数据聚合能力、智能分析能力等一阶维度和数字敏捷能力和重组创新能力等二阶维度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搭建了数字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从环境层面、生态系统层面和组织层面阐述数字创新能力的前因,并简要分析其对竞争优势的支撑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和方向。
刘洋应震洲应瑛
关键词:创新绩效
后发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追赶?--研发网络边界拓展的视角被引量:109
2013年
现阶段,经过一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中国后发企业面临全球化背景下领先企业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在更加开放和动态的产业中,资源兼具分散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须的创新战略。那么,中国后发企业如何构建研发网络以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追赶?本文通过对浙江省4个制造企业的多案例分析,探索并提出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基于地理边界、组织边界、知识边界的研发网络构建,实现创新追赶的过程与机制。
刘洋魏江江诗松
关键词:研发网络
服务业创新网络治理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2
2012年
现有文献对服务业创新网络治理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服务的基本特性指出服务业创新网络是具有成员之间的高交互性、合作行为的动态性以及知识整合的非制度化等特征的松散耦合系统,归纳了服务业创新网络的类型和架构,并从社会网络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等视角梳理了服务业创新网络治理现有研究,提出了一个整合研究框架,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白鸥刘洋
关键词:服务业
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被引量:47
2011年
组织二元性已经逐渐成为管理研究中的一种新范式,然而,已有研究对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却未能达成共识,基于对不同视角的组织二元性理论框架也略显混乱。基于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组织适应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得以明确界定。以此为基础,搭建组织二元性跨个体、团队、组织、组织间的多层次研究框架,有利于构建中国的管理理论。
刘洋魏江应瑛
关键词:管理研究
数字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与重要研究议题被引量:35
2021年
数字技术催生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形态,表现出参与者身份相对模糊、更关注产品使用和服务延伸等与传统经济不同的形式。梳理与总结数字经济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社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甚至重构经济管理理论逻辑。在梳理数字经济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数据要素非竞争性、使能性、生产与消费统一性等特征以及数字技术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路径,探讨数字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为构建数字经济学术共同体提供借鉴。
魏江刘嘉玲刘洋
关键词:数字经济
制造企业服务平台如何创造价值?——日日顺与琴趣平台双案例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回答制造企业服务平台如何创造价值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两家制造企业的服务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案例研究发现:价值创造过程由连接、互动、重组三个杠杆组成,连接产生网络效应,互动促进创新,重组高效匹配供需资源;存在供应商弱势和顾客弱势两种价值创造模式,其杠杆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制造企业服务平台创造产品相关服务快速扩张、大量且快速的服务创新、促进产品销售和创新3方面的价值,进而加快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本文归纳了价值创造机制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已有制造业服务化理论尚未关注的与多顾客、多供应商价值共创的关系和过程,以及平台生态系统供应商侧与顾客侧价值共创的关系和过程。研究结论推动了不同视角平台研究的整合。
刘晓彦简兆权刘洋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平台互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