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56 被引量:277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骨折
  • 10篇关节
  • 8篇内固定
  • 6篇手术
  • 6篇股骨
  • 4篇胫骨
  • 4篇髋关节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关节置换
  • 4篇钢板
  • 3篇硬膜
  • 3篇术后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 3篇脊柱
  • 2篇动物
  • 2篇腰椎
  • 2篇医师
  • 2篇医师规范化培...

机构

  • 53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捷达软...

作者

  • 53篇王强
  • 29篇王静成
  • 17篇蒋百川
  • 16篇颜连启
  • 12篇冯新民
  • 11篇胡翰生
  • 10篇孙钰
  • 9篇陶玉平
  • 9篇陈鹏涛
  • 9篇陈岗
  • 8篇王骅
  • 7篇杨建东
  • 6篇李小磊
  • 6篇张志强
  • 5篇费文勇
  • 5篇戴善和
  • 4篇方永超
  • 4篇顾加祥
  • 4篇虞堂云
  • 4篇卢耀甲

传媒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肩袖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组织学研究
目的:建立肩袖损伤动物模型,探讨此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肩袖愈合的初步组织学研究。方法:18只骨骼成熟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肩袖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2组:修复组造模后1周行腱-骨缝合;对照组不予修复。分别于2,4,8周对冈...
卢耀甲熊传芝颜连启陈岗王强胡翰生
关键词:肩袖损伤动物模型组织学
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2004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融合或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有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本组随访21例,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理想,8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3例Ⅱ度中有7例完全复位,6例仍有Ⅰ度滑脱。融合节段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起到协同作用,为神经减压后的脊柱提供理想的复位和固定的力量,利于植骨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陶玉平冯新民王静成戴松茂虞堂云蒋百川王强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弓根内固定
应用流式芯片技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亚型被引量:4
2006年
蒋百川王静成王晓铃王强陶玉平解松刚沈维干王骅费文勇
p38MAPK抑制剂对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外培养的RAW246.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正常培养RAW246.7细胞为A组,以0.1 mg/m L钛颗粒(Ti Ps)刺激RAW246.7细胞为B组,以10μmol/L SB203580干预的B组细胞为C组。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p-p38MAPK蛋白含量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亦有所减少,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 Ps能通过刺激RAW246.7细胞,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38MAPK信号通路可作为抑制炎性骨溶解的新靶点,对临床上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具有重要意义。
张志强王强陈勇方永超袁涛王北岳赵建宁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全膝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止血带不同方法对全膝关节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59例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行TKA手术全程中使用止血带,另一组在完成截骨后使用止血带、在骨水泥固化后松开止血带,以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使用Gross及Nadler公式计算围手术期总出血量.结果非全程止血带组术后首日总出血量明显多于全程止血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比较两组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后均无关节血肿、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程使用止血带并不能减少TKA围手术期总出血量.
卢志华熊传芝颜连启王强陈岗胡翰生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止血带失血
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输血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2年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危险因素,建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股骨颈骨折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235例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0岁,新发、单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式为半髋关节置换术。排除标准:合并全身其他骨折;术前输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者;病历资料不完整者。根据术后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和未输血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饮酒、术前血红蛋白(Hb)、术前血小板(PLT)、术前白蛋白、术前凝血功能、术前抗凝药使用、骨折Garden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假体类型、术后是否引流、术后血钙浓度、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术后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5例研究对象,输血组60例,输血率为25.5%。两组患者在术前Hb(χ^(2)=62.831)、麻醉方式(χ^(2)=6.539)、手术时间(χ^(2)=79.392)、术中出血量(χ^(2)=74.515)、假体类型(χ^(2)=5.631)方面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Hb水平(Hb<100 g/L)、手术时间延长(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增多(出血量≥200 ml)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5,校准曲线的斜率接近1,提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论基于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这3项�
贾大洲孙钰何世平张亚鑫戴纪杭林群李小磊王强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输血列线图
应用缝合锚钉解剖重建肩锁关节的临床效果
熊传芝卢耀甲胡翰生陈岗王强卢志华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不良继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
李小磊王静成颜连启孙钰王强陈岗
Jack椎体扩张器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比较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ilator-kyphoplasty,DKP)与Kyphon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balloon-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对23例(26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DKP,对29例(29椎)行BKP.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以及手术前后病椎高度和Cobb角的改变,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 bility index,ODI).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全部获得随访,DKP组随访5~18个月,平均9.2个月;BKP组随访6~20个月,平均10.3个月.两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DKP组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和矫正Cobb角方面明显优于BKP组(P<0.01).DKP组有1例(1椎)出现椎体旁少最渗漏(3.8%);BKP组有5例(5椎)出现骨水泥渗漏(17.2%).结论 DKP和BKP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DKP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及矫正Cobb角上明显优于BKP.
王静成冯新民杨建东陶玉平蒋百川王强孙钰张武林殷国勇张宁金正帅吴乃庆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外科手术
腰椎界面固定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2003年
蒋百川王强冯新民戴善和戴松茂
关键词:腰椎不稳定并发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