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50 被引量:338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建筑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载力
  • 12篇承载力
  • 11篇钢管
  • 8篇教学
  • 7篇圆钢管
  • 7篇相贯节点
  • 7篇静力
  • 7篇混凝土
  • 6篇圆钢管相贯节...
  • 6篇钢管相贯节点
  • 5篇耐久
  • 5篇耐久性
  • 5篇教学实验
  • 5篇静力试验
  • 5篇钢结构
  • 5篇钢框
  • 5篇钢框架
  • 4篇应力
  • 4篇有限元
  • 4篇受弯

机构

  • 50篇同济大学
  • 4篇浙江建设职业...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上海建筑设计...
  • 2篇上海同济启明...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交第四航务...
  • 1篇中国建筑西南...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 1篇中核第七研究...
  • 1篇浙江浙工大检...
  • 1篇中建科工集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50篇王伟
  • 15篇陈以一
  • 8篇王伟
  • 5篇郭小农
  • 4篇薛伟辰
  • 4篇苏小卒
  • 3篇蒋首超
  • 3篇赵必大
  • 3篇赵宪忠
  • 3篇王伟
  • 3篇赵勇
  • 3篇孟宪德
  • 3篇王伟
  • 2篇付凯
  • 2篇李志强
  • 2篇杨联萍
  • 2篇曲宏
  • 2篇钱文军
  • 2篇罗晓群
  • 2篇王飞

传媒

  • 8篇高等建筑教育
  • 6篇建筑结构学报
  • 5篇建筑钢结构进...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钢结构
  • 2篇结构工程师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数值算法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克服数值积分法正向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时因4参数所形成的大量计算问题,以及中和轴位置不能定义在无穷远处的问题,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附录E所阐述的截面应变计算假定、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截面应变特征以及数值积分法计算正截面内力的公式,构建基于极限状态下截面应变分布的逆向计算正截面承载力的方法,最后通过构造程序算法以及编制电算程序,以实际算例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和相对高效性。
王伟王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数值积分
LiDAR非接触测量技术在钢结构轴压稳定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激光雷达(LiDAR)作为一种非接触测量技术,在实验室试验和结构现场实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利用一套高精度LiDAR系统,基于坐标转换以及点云去噪、拟合技术,获得了钢结构轴压稳定试验中构件变形曲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力学分析进一步反演了构件应变分布和试验施加的外荷载。试验同时采用常规的位移计、应变片、荷重传感器测量了构件变形、应变、力,与LiDAR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基于激光扫描的测量技术可以实现结构构件变形、应变的整体测量,相对于传统单点测量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张香戴靠山陈义王伟
关键词:LIDAR非接触测量轴压试验
钢结构稳定教学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稳定性是钢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钢结构稳定教学中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相结合、基本概念和典型例证相结合、课堂讲解和互动问答相结合、传统方法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郭小农罗永峰蒋首超王伟
关键词:钢结构教学实验
土木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的英国教学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2018年
文章对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工程系统的全过程可持续设计"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理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中英两国土木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英国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评估手段,以及对中国土木工程学科全过程课程设计的借鉴意义,最后对中国该类课程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提出了建议。
方成王伟
关键词:土木工程英国教育教育理念
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现阶段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工程结构服役寿命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尚未明确提出具体的耐久性设计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氯离子环境作用为例,提出在氯离子环境作用下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王伟薛伟辰周德源孟艳玲黄慎江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氯离子可靠度设计方法
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基础的灌浆节点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英国多个海上风电场在运行多年后出现了大量的风机大直径单桩基础灌浆节点破损事故。为了揭示事故产生的原因,将此类工程灌浆节点设计所采用的方法与最新版DNV-J101规范方法进行了对比,包括节点布置要求、承载力计算和疲劳分析等三个方面,系统地阐明了新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原方法的一些局限性。然后针对灌浆节点特殊的分段单对数S-N曲线形式,推导了灌浆节点谱疲劳分析的积分解答。最后结合一典型的灌浆节点案例采用海上风机基础设计软件FDOW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
王伟王伟杨敏葛斌
关键词:海上风机灌浆承载力
基于全过程课程设计虚实结合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7
2019年
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出发,结合同济大学建筑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分析了课程设计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与之适应的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以弥补现实课堂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获取学习资源。实践表明,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可以互补,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刘沈如王伟张其林罗晓群吴明儿
关键词:虚实结合教学模式
网壳结构复杂多支管连接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该文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设项目为背景,对大跨屋盖网壳结构中的复杂多支管连接节点进行了足尺静力加载试验。设计出一套空间自平衡加载装置,对工程中采用的2个复杂相贯节点进行了足尺静力加载试验,其中一个节点试件设有内加劲板。在设计荷载作用下,节点处于弹性状态;在极限荷载作用下,主管发生明显变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远高于设计荷载,失效模式表现为延性性质。
邵铁峰王伟王伟
关键词:圆钢管节点极限承载力延性系数
基于结构鲁棒性提升的隔板贯通节点加固构造被引量:1
2015年
为提高结构的鲁棒性,针对传统矩形钢管柱隔板贯通式栓焊连接构造,提出了一种加固型栓焊盖板连接构造及其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该分析考虑了断裂模拟及裂后路径跟踪.结果表明,加固型栓焊盖板连接构造能够提高下翼缘连接区域传力失效前梁柱子结构的竖向变形能力,并充分发挥梁内轴向拉力产生的悬链线效应,进而使梁柱子结构提供更大的竖向承载力,可用于提高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加固改造.
王伟王伟
关键词:钢框架结构隔板贯通式节点连接构造鲁棒性
碱侵蚀环境下FRP筋的耐久性被引量:10
2009年
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筋和碳纤维绞线(CFCC)筋在60℃碱溶液环境中进行耐久性加速实验。结果表明:GFRP筋在60℃、pH为13的碱溶液中浸泡54天后,极限拉伸强度降低了38.6%,弹性模量降低了6.6%,而在侵蚀实验经历54天后,CFCC筋试件表面末出现坑蚀现象,弹性模量提高了12.6%,说明CFCC筋的延展性有降低趋势;CFCC筋耐碱性能优于GFRP筋。
王伟孟艳玲钱文军
关键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耐久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