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55 被引量:497H指数:1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化学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4篇超临界
  • 19篇超临界水
  • 14篇超临界水氧化
  • 10篇氧化法
  • 10篇超临界水氧化...
  • 9篇动力学
  • 9篇废水
  • 7篇络合萃取
  • 7篇超临界流体
  • 5篇水处理
  • 5篇废水处理
  • 5篇
  • 5篇超临界CO
  • 4篇动力学研究
  • 4篇氧化碳
  • 4篇乙醇
  • 4篇中成药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酯交换

机构

  • 55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苏华益科技...

作者

  • 55篇王涛
  • 38篇沈忠耀
  • 15篇向波涛
  • 14篇崔洪友
  • 10篇杨基础
  • 9篇刘军
  • 5篇关艳芬
  • 4篇朱慎林
  • 4篇贺华阳
  • 4篇李继定
  • 3篇杨明
  • 3篇郭璇
  • 3篇王鸿冰
  • 3篇李祥
  • 2篇刘崇义
  • 2篇戴猷元
  • 1篇展侠
  • 1篇费维扬
  • 1篇朱小峰
  • 1篇赵长伟

传媒

  • 9篇第三届全国超...
  • 6篇化工学报
  • 5篇第一届全国超...
  • 4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第六届全国化...
  • 2篇第四届全国超...
  • 2篇第五届全国超...
  • 1篇化工环保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14篇2000
  • 4篇1997
  • 6篇199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体碱催化剂制备碳酸甘油酯的研究
甘油是生物柴油和油脂工业的副产品,据统计每生产10吨生物柴油就会有一吨甘油产生.随着生物柴油和油脂工业的发展,利用甘油制备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甘油经过转化制备的碳酸甘油酯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活泼的化...
李加波王涛
关键词:碳酸甘油酯固体碱催化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文献传递
超临界CO_2螯合萃取金属离子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00年
介绍了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螯合萃取技术。讨论了螯合剂、温度、压力、p H、基质、修饰剂、被萃元素的存在形态等因素对超临界 CO2 螯合萃取的影响。
崔洪友沈忠耀王涛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金属离子废水
CFD在膜组件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
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FD)被广泛应用于膜过程中传质机理、污染形成以及操作条件筛选的研究中。虽然研究者已经提出很多应对膜污染与浓差极化的解决方法,但收效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随着膜分离技术的逐步工业化, 市场对膜的抗污染...
何欣平王涛李祥李继定
关键词:CFD膜污染
重金属的超临界络合萃取动力学被引量:13
2001年
The kinetics of supercritical chelating extraction of heavy metal from 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aterial was investigated.The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of the heavy metals increased rapidly within the first 15min extraction at 40?℃ and 20.0?MPa by CO 2 modified with 5% ethanol solution containing 1% diethylammon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 as chelating reagent.The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increased slowly with time while that of Pb leveled off.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race heavy metals in the sample had major effects on the extraction rates when the chelating reagent was excessive.The chelating reaction is the rate-controlling step.The extraction of trace heavy metal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aterial is controlled by a pseudo-first-order chelating reaction.
崔洪友王涛关艳芬沈忠耀
关键词:重金属中成药动力学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二乙胺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测定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动态法测定了超临界络合萃取中的一种重要络合剂——固体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二乙胺(Et2NH2DDC)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分别是308.2~328.2K,10.0~30.0MPa;溶解度随着温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将实验结果用Chrastil缔合模型法进行关联,取得了比较好的关联精度.
王鸿冰王涛沈忠耀
关键词:超临界CO2溶解度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络合萃取
新型间位芳纶基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材料,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PMIA基膜,在此基础上,以哌嗪(PIP)溶液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正己烷溶液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对膜表面的形貌及特征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单体含量、反应时间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用4种无机盐溶液和3种染料对膜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基膜表面成功聚合了一层聚酰胺功能层,该功能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膜表面呈现荷负电性,对4种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Na_2SO_4>MgSO_4>MgCl_2>NaCl。膜对酸性红B、活性黄3和直接耐晒蓝B2RL这3种染料的截留率可达到98%以上,表现出优异的脱色性能。
王涛王进李祥何欣平李继定赵长伟
关键词: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哌嗪
计算流体力学在膜过程传质优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分别从膜组件、膜本身结构、膜过程操作条件、膜过程耦合4个方面的优化阐述了近期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膜过程传质优化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指出CFD模拟对料液隔网的形态研究和局限性改进显示出了优越性;在膜表面形貌及支撑层结构修饰与优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脉动流、两相流与机械振动的引入及其在流场、浓度场、温度场中的可视化研究也已相对成熟;此外,CFD模拟证明,将膜过程与其他动态分离过程相耦合也是提高膜表面剪切速率、增强传质与分离效率的有效途径。指出了目前大部分CFD模拟工作的准确性还不够、通过模型优化改善准确性时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模拟计算的复杂性以及膜组件的设计研究与材料加工工艺还不很匹配等存在的问题,认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不同优化方式的耦合,以及利用新兴的检测技术与制备工艺弥补目前实验数据缺乏的弊端,得到更贴合实际的理论模型。
何欣平王涛李祥李继定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膜分离两相流
超临界水氧化法去除废水COD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2
1997年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有机废水,去除其COD。在高于水临界点(Tc=647K,Pc=22MPa)的温度和压力(673~813K,28~35MPa)下,用氧气作为氧化剂且过量,对含多元酚类等有机物的废水进行氧化处理。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废水时COD的去除动力学。在实验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动力学对COD是一级、氧气是零级;其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压力也明显地影响速率常数,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反应的活化体积不是一常数。
王涛刘崇义沈忠耀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法动力学废水处理COD
超临界络合萃取去除中成药中重金属
本文研究了压力、温度、修饰剂用量等因素对超临界络合萃取去除中成药中As、Hg、Pb、Cu等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崔洪友王涛关艳芬刘军沈忠耀
关键词:中成药超临界络合萃取重金属
文献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被引量:14
2006年
实验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碳酸二甲酯(DMC)、甲醇、乙二醇(EG)、碳酸乙烯酯(EC)在超临界相和液相中的分配系数,计算了DMC相对于其他组分的分离因子.DMC相对于甲醇的分离因子随EC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DMC和EG含量增加而升高,随压力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变小.这种变化规律表明利用超临界萃取与反应耦合提高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前提是:(1)反应体系中DMC的浓度要高,即进料中环氧乙烷(EO)的浓度要高,且EC转化率要高;(2)低的反应温度和高的反应压力.在160℃和5~20MPa下,以环氧乙烷、甲醇和CO2为原料,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与反应相耦合提高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DMC与甲醇间的分离因子是影响超临界萃取反应操作过程中DMC收率的关键因素.采用耦合技术可以提高DMC的单级收率约4%以上.
崔洪友王涛戴猷元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反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