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100 被引量:84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5篇对虾
  • 20篇凡纳滨对虾
  • 16篇刺参
  • 14篇草鱼
  • 13篇盐度
  • 12篇养殖
  • 12篇稚虾
  • 11篇三疣梭子蟹
  • 11篇梭子蟹
  • 11篇混养
  • 9篇蜕皮
  • 9篇耗氧
  • 9篇耗氧率
  • 8篇中国明对虾
  • 8篇池塘
  • 7篇呼吸代谢
  • 7篇沉积物
  • 6篇中国对虾
  • 6篇排氨率
  • 6篇温度

机构

  • 98篇中国海洋大学
  • 12篇山东省淡水水...
  • 3篇国家海洋信息...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广西海洋研究...
  • 2篇山东省淡水渔...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东营市河口区...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北京市水产技...
  • 1篇山东蓝色海洋...

作者

  • 98篇王芳
  • 82篇董双林
  • 23篇田相利
  • 15篇高勤峰
  • 12篇黄国强
  • 10篇穆迎春
  • 10篇董少帅
  • 9篇董云伟
  • 8篇朱长波
  • 7篇路允良
  • 7篇刘峰
  • 5篇张美昭
  • 5篇丁森
  • 4篇任贻超
  • 3篇秦传新
  • 3篇贾旭颖
  • 3篇李秀启
  • 3篇高云芳
  • 3篇张振东
  • 3篇郭永坚

传媒

  • 29篇中国海洋大学...
  • 13篇水产学报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海洋科学
  • 5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南方水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及能量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7
2012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盐度(15,20,25,30,35)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生长、蜕壳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探讨了三疣梭子蟹生长的最适盐度、蜕壳与生长的关系以及不同盐度水平下蟹的蜕壳同步性。实验时间为50 d,结果显示:1、盐度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的摄食、生长和能量利用。盐度20、25和30组,三疣梭子蟹的日摄食率(FId)较小,但其食物转化效率(FCEd)较高,其中盐度30组蟹的食物转化效率显著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与盐度20和25组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20、25和30组的能量吸收效率(K1)和净生长效率(K2)显著高于盐度15和35组。实验结束时,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获得了较高的湿重、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且显著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而与盐度20和25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回归分析表明,当水体盐度为26.3时,三疣梭子蟹特定生长率(SGRd)最大。2、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幼蟹从Ⅶ期生长到Ⅹ期的蜕壳周期为18.9~23.5 d,各盐度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但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蜕壳周期较其他盐度组缩短了3.1~4.6d。低盐(15)下,三疣梭子蟹出现MDS(蜕壳未遂)死亡,蜕壳受到抑制;而高盐(35)则抑制三疣梭子蟹新壳的硬化,盐度20和25组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性较好。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养殖生产中水体盐度控制在25左右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及生长。
路允良王芳赵卓英董双林马甡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盐度蜕壳能量利用
猎物对三疣梭子蟹捕食率和捕食行为影响的研究
为了查明猎物(种类、规格、密度)对三疣梭子蟹捕食率和捕食行为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猎物种类、规格和密度对三疣梭子蟹捕食率的影响;采用视频记录分析系统,量化了猎物种类、规格和密度下的三疣梭子蟹捕食行为特征.主要...
孙云飞王芳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双壳贝类捕食率捕食行为
温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为研究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呼吸代谢的影响,以三疣梭子蟹幼蟹(1.17±0.03)g和成蟹(57.57±1.16)g为实验材料,设5个实验温度水平(15、18、21、24、27℃),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成蟹肝胰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蟹耗氧率在各个温度水平下差异显著(P<0.05),成蟹耗氧率仅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排氨率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的氧氮比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氧氮比范围为1.38-3.02,表明三疣梭子蟹以蛋白质为主要代谢能源物质。随实验温度升高,成蟹肝胰脏中的PK活力呈上升趋势,而成蟹肌肉组织中的PK和HK的活力则随温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温度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脏组织中SDH的活力影响显著(P<0.05),SDH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27℃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无氧代谢方面,随实验温度的升高,三疣梭子蟹成蟹肝胰脏组织的糖酵解速率增大,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有氧代谢方面,成蟹肝胰脏SDH活力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三疣梭子蟹在高温环境下有氧代谢加强。
戴超王芳房子恒董双林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温度耗氧率排氨率
盐度和Ca^(2+)浓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耗氧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设计双因子实验研究了水温25.0℃±0.5℃下,盐度(5,15,30)和Ca2+质量浓度(175,350,700,1 400,2 800 mg/L)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稚虾耗氧率的影响,实验对虾的湿体质量为0.301 g±0.041 g。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下,中国明对虾稚虾耗氧率的大小顺序为R5>R30>R15。其中,盐度15下对虾的耗氧率显著低于盐度5和30下的耗氧率(P<0.05);(2)不同Ca2+质量浓度下,中国明对虾稚虾耗氧率的大小顺序为R2 800>R175>R700>R1 400>R350。其中,Ca2+质量浓度为350 mg/L组对虾的耗氧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Ca2+质量浓度为2 800 mg/L组对虾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而Ca2+质量浓度为175,700和1 400 mg/L组间对虾的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3)盐度和Ca2+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中国明对虾稚虾的耗氧率(P<0.05)。
丁森王芳穆迎春董双林
关键词:PENAEUS耗氧率
不同密度下的鲤鱼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硝化、反硝化和氨化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为研究不同密度下的鲤鱼(Cyprinus carpio)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硝化、反硝化及硝酸盐氨化速率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一个对照组(不放鲤鱼组,用C0表示)和5个不同鲤鱼放养密度组(2、4、6、8、10尾/水槽,分别用C2、C4、C6、C8、C10表示),定期用无扰动底泥采集器采集沉积物样品,乙炔抑制法测定沉积物-水界面的硝化、反硝化及硝酸盐氨化速率,示踪颗粒法测定鲤鱼的物理扰动深度。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在5种密度下,鲤鱼对底泥的物理扰动深度主要集中在1—5 cm。(2)空白组(C0)沉积物-水界面硝化速率显著高于鲤鱼放养组(P<0.05),而放养密度较大的C8和C10组,其沉积物-水界面的硝化速率显著高于低密度放养组(C2、C4和C6)(P<0.05)。(3)实验期间,空白组(C0)沉积物-水界面几乎检测不出反硝化速率,而鲤鱼放养组则总体表现为放养密度越大,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速率越高。(4)各组硝酸盐氨化速率波动范围不大,但放养密度较大的C8和C10组,其硝酸盐氨化速率相对其他组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鲤鱼对沉积物-水界面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放养密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在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充足的情况下,鲤鱼的扰动可以对富营养化池塘起到很好的去氮作用。
钟大森王芳王春生董双林
关键词:鲤鱼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
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蜕皮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3
2005年
研究了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蜕皮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在水族箱内进行,实验对虾的初始体重为(0 553 2±0 000 1)g,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的蜕皮周期有显著的影响(P<0 05),其中S10 能明显抑制对虾的蜕皮,S2则能促进对虾的蜕皮,前者较后者蜕皮周期延长4 97 d;(2)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 05),其中,S4 和S7 两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大,分别大于S0组28 11%和22 36%,并且与S0 和其他处理组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 05);(3)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摄食量有显著影响(P<0 05),S4 和S7 两组分别高于S0组15 96%和11 46%;(4)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食物转化效率未产生显著的影蚐7两组对虾的食物转化效率较高.
穆迎春王芳董双林董少帅朱长波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盐度稚虾特定生长率人工配合饲料S10
盐度波动频率对中国明对虾稚虾蜕皮、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不同频率的盐度波动模式下,中国明对虾稚虾的蜕皮、生长和能量收支。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波动D4(对虾在高盐度水平下处理4 d,降至低盐度水平处理2 d后回到高盐度水平,依次往复,D4表示在高盐水平停留4 d,其它略同)和D6组对虾的蜕皮率分别比恒定盐度D0组高12.9%和17.4%,且D6组和D0组间对虾的蜕皮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盐度波动D4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4个盐度处理组(P<0.05);(3)盐度波动组和恒定盐度组间对虾的摄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4)盐度波动D4组对虾的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恒定盐度D0组26.9%(P<0.05);(5)盐度波动D4组对虾用在生长的能量比例显著高于恒定盐度D0组25.6%,(P<0.05);对虾用在蜕皮上的能量比例以D6组最高,D4组次之,且D6组与D0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虾用在呼吸和排泄上的能量比例各处理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而用在排粪上的能量比例差异则不显著(P>0.05)。D6组对虾较高的蜕皮能表现出较高的蜕皮率;D4组对虾较高的生长能是其生长较快的原因。
丁森王芳郭彪孙皓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蜕皮
Ca^(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研究了Ca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实验保持盐度15和其它离子的浓度基本恒定,共设计了5个Ca2+浓度梯度,分别为60(R1)、180(R2)、750(R3)、3750(R4)和7500 mg·L-1(R5)。经过35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Ca2+浓度的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影响显著,R1组虾的存活率最低,为81.25%,显著低于R2、R3和R4的存活率;(2)5个Ca2+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不同,其特定生长率(SGRd)的大小顺序为:R3>R2>R1>R4>R5,其中R3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高于其它4组,而R5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低于其它4组;(3)各个处理组虾的摄食率(FId)与特定生长率(SGRd)的趋势相反,表现为R5 >R4>R2>R1>R3,其中R5的摄食率显著高于R2、R1和R3的摄食率;(4)不同Ca2+浓度对对虾的食物转化率(FCE)影响显著。Ca2+浓度最大的R5组虾的食物转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而R3组虾的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5)各组虾的生长能、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受不同Ca2+浓度的影响显著。本实验的结果表明,Ca2+浓度是通过影响凡纳滨对虾摄食和代谢率实现对其生长能积累影响的。在对虾养殖生产中, 适当提高养殖水体的Ca2+浓度,可提高养殖效果。
董少帅董双林王芳穆迎春朱长波黄国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CA^2+浓度
饥饿对二倍体和三倍体长牡蛎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饥饿对二倍体 (2n)和三倍体(3n)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呼吸和排泄的影响。实验饥饿的时间为2,5,8,11,14,23,32d,实验牡蛎的软体部干质量为M2n=0.347g±0.071g;M3n =0.301g±0.099g。实验结果表明 :(1)二倍体长牡蛎在饥饿2~14d内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个体的耗氧率增大 ,当饥饿14d以后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个体的耗氧率下降 ;三倍体长牡蛎则表现出饥饿5d以后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个体的耗氧率下降。耗氧率与饥饿时间的关系为:Ro ,2n(mg/(个·h))= -0.08 +0.21T-0.01T2-0.01T3,Ro ,3n(mg/(个·h))= -1.97+0.45T-0.12T2+0.01T3;在饥饿2~5d内 ,二倍体和三倍体长牡蛎的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 ,而饥饿5d以后 ,耗氧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2)二倍体长牡蛎在饥饿2~8d内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其排氨率增加 ,当饥饿8d以后 ,排氨率则逐渐下降 ;三倍体长牡蛎则表现出饥饿5d以后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个体的排氨率下降。排氨率与饥饿时间的关系为 :RA ,2n(μg/(个·h))= -16.09 +32.65T-8.11T2 +0.57T3 ,RA ,3n(μg/(个·h))=4.57 +16.07T-5.42T2 +0.44T3 ;在实验的时间范围内 ,二倍体和三倍体长牡蛎排氨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
王芳王昭萍董少帅吕宝强
关键词:二倍体饥饿排氨率
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探讨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两种养殖条件的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非离子氨胁迫(0.1 mg/L和0.5 mg/L)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的变化规律,并将两种养殖条件对虾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HK活力变化显著,而肌肉H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2)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PK活力先升高,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淡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则显著升高,而海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3)0.1 mg/L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LDH活力变化均不显著,而0.5 mg/L非离子氨对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的LDH活力均具有显著影响。(4)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SDH活力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非离子氨胁迫后,凡纳滨对虾有氧代谢迅速减弱,而无氧代谢在胁迫初期略有升高,随后减弱,推测非离子氨胁迫可能使对虾机体主要供能物质发生改变。
贾旭颖国先涛王芳黄国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淡水非离子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