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125 被引量:574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篇生物学
  • 21篇化学工程
  • 1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发酵
  • 15篇生物转化
  • 12篇微生物
  • 9篇杆菌
  • 8篇糊精
  • 8篇环糊精
  • 7篇饮料
  • 7篇食醋
  • 7篇巴氏醋杆菌
  • 6篇细胞
  • 6篇响应面
  • 6篇酵母
  • 6篇活性
  • 6篇果醋
  • 6篇Β-环糊精
  • 5篇选育
  • 5篇诱变
  • 5篇醋酸
  • 5篇醋酸发酵
  • 5篇大肠杆菌

机构

  • 125篇天津科技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天...
  • 5篇南开大学
  • 4篇天津市利民调...
  • 3篇教育部
  • 3篇天津市天立独...
  • 2篇国家知识产权...
  • 2篇天津市工业微...
  • 2篇天士力医药集...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25篇王敏
  • 36篇郑宇
  • 27篇骆健美
  • 27篇申雁冰
  • 9篇杜连祥
  • 9篇宋佳
  • 7篇夏婷
  • 4篇朱敦明
  • 4篇温竹
  • 4篇路福平
  • 4篇乔长晟
  • 4篇吴洽庆
  • 4篇石磊
  • 3篇王春霞
  • 3篇陈曦
  • 3篇王敏
  • 3篇钟成
  • 3篇肖克胜
  • 3篇贾士儒
  • 3篇谭之磊

传媒

  • 22篇天津科技大学...
  • 8篇中国酿造
  • 6篇生物技术通报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现代食品科技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食品科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饮料工业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酿酒科技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药学教育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2年
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的传统食醋,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是一种健康的功能食品。传统食醋的酿造过程靠经验控制,酿造微生物经过自发地在生产原料中富集,形成了复杂的群落结构。传统酿造工艺经过上千年的改良和传承,酿造微生物不断地发生着驯化,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菌群结构,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可能是造成不同食醋风味迥异的原因。近年来,各国科研人员对食醋的传统酿造工艺机制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聂志强汪越男郑宇王敏
关键词:食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烯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优化表达被引量:6
2011年
烯酮/酯还原酶可以专一性地还原烯酮/酯中的碳碳双键,并引入两个手性中心,是手性化合物生物催化合成的重要酶类之一;在使用烯酮/酯还原酶进行全细胞手性分子生物催化合成中,其他还原酶的存在常导致副反应的产生.为研究烯酮/酯还原酶的理化性质、底物的专一性、产物的手性特点等,需要经过纯化的烯酮/酯还原酶.为此,根据烯酮还原酶(Enoate reductase,ERs,EC 1.3.1.3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ATCC824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技术得到了目标酶的基因,目的片段全长为1 995 bp,共编码66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3×103.将烯酮还原酶基因连接到pET-32a(+)上,构建表达质粒pET-32a(+)-ERs,并成功在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pLysS中表达.在摇床上优化的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为18℃,诱导起始时菌体D600 nm为0.6~0.8,转速为100 r/min,诱导剂IPTG浓度为0.1 mmol/L,诱导培养时间为12 h,表达的烯酮还原酶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内.
吕彤刘扬赵青任杰王敏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丙酮丁醇梭菌
巴氏醋杆菌TCA循环代谢对醋酸发酵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巴氏醋杆菌是醋酸发酵常用微生物,通过添加醋酸、三羧酸(tricarboxylic acid,TCA)循环抑制剂和中间产物干扰TCA循环能量代谢,研究其对菌体生长和醋酸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添加质量分数1%的醋酸,胞内TCA代谢关键酶的表达量出现上调,胞内ATP含量增加了125%,表明能够强化TCA循环能量代谢,促进菌体生长。添加TCA循环抑制剂抑制TCA循环能量代谢,巴氏醋杆菌菌体生长和产酸受到显著抑制,菌体生物量分别降低了90%和87%,产酸量分别降低了90%和94%。添加0.05%草酰乙酸、琥珀酸、苹果酸等TCA中间产物,巴氏醋杆菌胞内ATP含量分别提高了202%、185%和165%,表明添加草酰乙酸等中间物质能够显著提高TCA循环偶联呼吸链产能,发酵72 h时,菌体生物量分别提高了92%、106%和104%,菌体产酸量分别提高了30%、33%和31%。实验结果表明,TCA循环能量代谢对巴氏醋杆菌菌体生长和产酸产生显著影响,TCA能量代谢的强化对醋酸发酵产生正向作用。
殷海松张仁宽常燕钢郑宇王敏
关键词:能量代谢醋酸ATP含量
基于抑菌活性的ε-聚赖氨酸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ε-聚赖氨酸的抑菌活性,以96微孔板为平台,建立适合大规模样品快速分析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结果表明,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为最适敏感指示菌,当敏感指示菌初始浓度为107-108 CFU/mL,培养时间为4 h时,ε-聚赖氨酸浓度在100.00-500.00 mg/L范围内与抑菌率呈较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97 5)。该方法不仅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HPLC和甲基橙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和相对偏差(RD)分别小于3.5%和3.0%,说明该方法是一种与HPLC法有类似分析精度,但能直接反映样品的抑菌活性,且更适合大规模样品快速检测的方法,可用于发酵过程中ε-聚赖氨酸产量的检测和突变株的高通量筛选。
骆健美成永新李培君王建锋郑宇王敏
关键词:Ε-聚赖氨酸微孔板生物检测抑菌活性藤黄微球菌
怀地黄多糖双酶法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对怀地黄多糖(polysaccharide of Rehmannia glutinosa f.hueichingensis(Chan et Schih)Hsiao,简称为RGP)双酶法提取工艺(Extracting technology by dienzyme,简称DEET)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双酶提取法即在第一次浸提时分别加入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两种生物酶进行多糖的辅助提取。本实验选取提取温度、纤维素酶加量、提取液pH、固液比四个因素,以多糖含量作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此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RGP双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65℃、浸提液pH5.5、纤维素酶加量7.5%、固液比为1:30;浸提液浓缩比为4:1、沉降剂乙醇添加量5倍于浸提液体积;脱蛋白采用浸提过程中中性蛋白酶脱蛋白法与浸提后Sevag脱蛋白法联合应用方法(简称“S+N”法),提取得到的RGP含量及得率可分别为60.26%和8.97%。较传统的水浸醇沉提取工艺RGP含量及得率分别提高了1.5倍和1.4倍。
卢晓琳陈曦骆健美王敏
关键词:怀地黄多糖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双酶法
复合诱变选育氢化可的松高转化率菌株被引量:1
2018年
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是转化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RSA)生成氢化可的松(简称HC)的生产菌株。因保藏菌种退化,为了进一步提高HC生产水平,对保藏菌株分离纯化后,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简称ARTP)和ARTP-LiCl复合诱变的方法对一株蓝色犁头霉进行了诱变。建立了以菌落形态为标准的初筛方法,选取培养6 d后菌落颜色较深、背面呈环状纹路、菌丝较密集的菌株进行HC转化复筛,得到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菌株AL-172,RSA浓度为3.5 g/L时,HC转化率达72.52%,底物投料浓度和HC转化率较实验室保藏菌株分别提高了40%和16.2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薛玮莹申雁冰黄炜王敏邓铭倩
关键词:蓝色犁头霉诱变育种菌落形态
医学生理学在留学生教育中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医学生理学是我国高等教学课程中的重要成分,其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理学在留学生本科教学中存在内容较多、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并对教师的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结合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和培养目标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本学院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英文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应用与实践。以期更好地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为医学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夏婷张瑾赵超亚王春梅王敏
关键词:医学生理学留学生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HP-β-CD对脂质体和真核细胞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薄膜水化法制备的阴离子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80±2.3)nm,Zeta电位为–33.9,mV.分别以脂质体中钙黄绿素的泄露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含量,以表征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脂质体和真核微生物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P-β-CD作用下,两者的通透性变化趋势一致.分析比较HP-β-CD作用下的甾体化合物17,а,21-二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RS)在脂质体和菌体细胞中的通量变化的相关性,表明脂质体与细胞通量变化的拟合度达到97.9%,相关性显著(P<0.05).由此说明,本研究建立的脂质体制备方法以及获得的脂质体能够模拟真核细胞,应用于真核微生物的生物学研究.
崔兰玉王敏申雁冰骆健美郑宇
关键词:脂质体羟丙基-Β-环糊精蓝色犁头霉通透性
IrrE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和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p ET-28a(+)质粒将来源于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R1的irr E基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在IPTG终浓度2,mmol/L、诱导温度37,℃、诱导培养6,h条件下进行了蛋白诱导.进一步考察Irr E异源表达对大肠杆菌生长性能和耐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Irr E的表达能够提高大肠杆菌正常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最终生物量;同时,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大肠杆菌在压力冲击下的存活能力,其中,高渗条件下存活能力的提高最为明显.而重组菌株在压力冲击下的生长速率和最终生物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菌株.这说明Irr E在提高大肠杆菌的压力耐受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骆健美郑媛媛王敏
关键词:大肠杆菌异源表达耐受性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索被引量:3
2021年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阐述药物生产基本规律的必修专业理论课。课程是对生物学、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深度融合和综合性应用,因此,具有"学科间相互关联度高""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工程思想鲜明"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设计自我学习和课堂学习、理性学习和感性认知、启发教学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骆健美申雁冰王敏郭艳
关键词: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