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建明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基因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基因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原位杂交技术
  • 1篇杂交技术
  • 1篇针吸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体层摄影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应建明
  • 1篇张晓华
  • 1篇高子芬
  • 1篇赵焕
  • 1篇吴宁
  • 1篇林冬梅
  • 1篇赵琳琳
  • 1篇孙巍
  • 1篇李敏
  • 1篇陈莉莉
  • 1篇岳馨培
  • 1篇张智慧
  • 1篇吕律
  • 1篇王燕
  • 1篇李琳
  • 1篇贾佳
  • 1篇郭会芹
  • 1篇张丽
  • 1篇李蒙
  • 1篇李宁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自然史模型研究系统评价:现状及构建中国人群特异性模型面临的挑战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全球乳腺癌自然史模型研究及相关参数,为构建我国人群特异性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和CochraneLibrary数据库1980--2015年乳腺癌自然史模型研究,根据纳人排除标准分别开展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归纳乳腺癌自然史状态及相关参数。结果共纳入文献36篇,首篇文献发表于1990年;研究集中于欧美国家,仅2篇涉及中国人群;其中筛查项目评价有32篇,方法多采用为Markov模型(32篇)。模型设置状态包括“健康”(36篇)、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17篇)、浸润癌(36篇)和死亡(27篇)。明确报道浸润癌分类系统主要有肿瘤大小(9篇)和TNM分期(9篇,其中3篇报道有1年进展概率):DCIS发展为I期、I。Ⅱ期、Ⅱ~Ⅲ期、Ⅲ~Ⅳ期乳腺癌的概率M值(范围)依次是0.279(0.259~0.299)、0.150(0.069~0.430)、0.100(0.060~0.128)和0.210(0.010~0.625)。有15篇报道乳腺癌从临床前期到临床出现症状的平均时间为1.95~4.70年,且随年龄增加逐渐延长;7篇报道了DCIS对应时长。结论目前乳腺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渐受关注,但未见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报道;导管原位癌出现症状时长参数有待合理转化;采用浸润癌分类系统多样但进展概率参数有限,对构建我国人群特异性模型有一定参考但也提出挑战。
马恒敏王乐石菊芳应建明朱娟陈莉莉岳馨培龚继勇李晓王家林代敏
关键词:乳腺肿瘤自然史
端粒酶基因在恶性淋巴瘤和良性淋巴结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2年
应建明张晓华李敏李宁潘增刚高子芬
关键词:端粒酶基因恶性淋巴瘤基因表达原位杂交技术
ALK融合蛋白在肺癌转移灶细针穿刺涂片标本中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传统涂片标本中ALK融合蛋白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1例肺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传统涂片标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用罗氏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检测ALK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相应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1例细针穿刺传统涂片中,ICC检测ALK融合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9%(6/61),肺腺癌ALK融合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9%(6/55),其他鳞状细胞癌等均阴性(0/6),与相应FISH检测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3.8%(15/16)(Kappa=0.871),敏感性为85.7%(6/7),特异性为100%(9/9)。结论对于无法手术或者活检的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学细针穿刺传统涂片标本的ICC检测可以作为肺癌EML4-ALK融合基因FISH检测前的常规筛查手段。
贾佳李琳郭会芹赵琳琳赵焕王燕应建明张智慧
关键词:EML4-ALK肺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
早期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cT1N0M0期)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病理及高分辨率CT(HRCT)相关因素,为早期肺腺癌患者术后行EGFR基因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切除且术后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完成EGFR基因突变状态检测的82例cT1N0M0期肺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分析临床、病理学及HRCT特征在EGFR有效突变组与非有效突变组中的差异;相关因素的界值采用ROC曲线确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EGFR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2例肺腺癌中发生EGFR基因有效突变53例,非有效突变(包括野生型、无效突变)29例。EGFR有效突变组与非有效突变组在性别(P=0.017),年龄(P=0.005),吸烟与否(P=0.004),是否为乳头为主型(P=0.048),病灶大小(P=0.01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60岁(OR=6.852,95% CI 1.985~23.652,P=0.002)为cT1N0M0期肺腺癌EGFR基因有效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1N0M0期肺腺癌中女性、年龄≥60岁、无吸烟、病理亚型为乳头为主型和病灶≥1.6 cm者出现EGFR有效突变概率较大。对于具有这些因素的cT1N0M0期肺腺癌患者,可考虑推荐于术后行EGFR基因检测。
张丽吴宁李蒙应建明孙巍吕律林冬梅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