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14年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1],其病死率居妇女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及各项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宫颈癌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将其遏制在癌前病变阶段,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作为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最有效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现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2],HR-HPV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检测及早期处理,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同时进行LCT+HPV联合筛查的患者12030例,其中LCT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的925例患者采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小活检,旨在探讨LCT检查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彩红 赵文英 潘晋兵 李赟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病变筛查 病毒检测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HPV-DNA检测 电子阴道镜检查 女性生殖道分泌物真菌快速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真菌感染患者日渐增多且居高不下,长期困扰着我国妇女。临床上由念珠菌及类酵母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临床致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女性阴道炎患者经验性用药以及抗真菌药物的滥用不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阴道分泌物感染真菌的快速检测,对女性生殖道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均十分必要。 师源婕 李鹏丽 李莎 王彩红 赵文英 周永安 李素云 郝子琪关键词:生殖道分泌物 阴道炎患者 经验性用药 科玛嘉 女性外阴 真菌培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3 2013年 无排卵型功血是神经内分泌机制异常使子宫内膜在激素作用失常的影响下局部微环境中多种分子发生改变的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子宫内膜生长的因子。参与内膜生长、分化、并可能参与凋亡和血管发生。子宫存在完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IGFs系统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机制介导和调节类固醇激素对靶组织的作用. 张玉萍 燕美琴 赵文英 赵艳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子宫内膜组织 功能失调性 神经内分泌机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 类固醇激素 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中非典型腺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中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液基细胞学(LCT)检查诊断AGC患者109例,分析其阴道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子宫分段诊刮、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的组织病理诊断及HR-HPV DNA检测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结果:AGC检出率为0.26%(109/41 328);109例AGC中病理异常61例(55.96%):鳞状上皮病变41例和腺上皮异常20例。88例AGC非特异类型中组织学结果异常42例(47.73%);15例AGC倾向上皮内瘤变中病理异常13例(86.67%);6例原位腺癌(AIS)/腺癌中发现浸润癌5例及宫颈原位腺癌伴CINⅢ1例。AGC倾向上皮内瘤变组和原位腺癌(AIS)/腺癌组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AGC非特异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AGC行HR-HPV DNA检测,阳性41例(37.61%),在宫颈上皮高度病变及宫颈癌中,其敏感性为90.24%,特异性为92.68%,阳性预测值为92.50%,阴性预测值为88.37%。109例AGC患者中,年龄〈40岁者46例中病理学结果异常28例,年龄40~68岁的63例中病理学结果异常33例,两个年龄段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C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学诊断提示,与宫颈和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应行HR-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指引下活组织检查术、分段诊刮术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或锥切术,以便早期发现宫颈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癌。 王彩红 赵文英 潘晋兵 李赟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TR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TRF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HEC-1-B细胞成功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选取34只雌性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剂量醋酸丙氨瑞林组(20μg/kg)、中剂量醋酸丙氨瑞林组(40μg/kg)、高剂量醋酸丙氨瑞林组(80μg/kg)。观察裸鼠生长发育情况,每7天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移植瘤组织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中端粒重复因子1(TRF1)的表达情况。结果:低、中、高醋酸亮丙瑞林组的抑瘤率逐渐增高,分别为15.03%、21.80%及39.98%,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后干预组瘤细胞排列较对照组稀疏,瘤细胞核深染、固缩。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瘤组织中TRF1表达下调,各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与TRF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李红梅 张三元 赵文英 范静静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丙氨瑞林 裸鼠移植瘤 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子宫内膜癌中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结果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在正常子宫内膜无表达或表达弱,在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表达增强。结论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促进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为选择细胞色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文英 姜艳华 潘晋兵关键词:芳香酶 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人参皂苷Rb1对雌性大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模型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雌性大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尿道周围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并探索其中机制。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法模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将模型成功SD大鼠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b1组。造模后第2天药物干预,人参皂苷Rb1组每日人参皂苷Rb11mg,模型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灌胃,连续用药7 d。各组大鼠在给药前后分别行喷嚏实验,给药结束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尿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的表达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1组治疗后喷嚏实验阳性率提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sson′s染色显示人参皂苷Rb1组尿道结构较模型组恢复好,RT-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尿道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b1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尿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含量,促进损伤肌肉组织修复,促进胶原蛋白形成有关。 陈韶慧 燕美琴 潘晋兵 赵文英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产后期 人参皂甙RB1 不同方法进行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宫颈病变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LCT)与传统巴氏涂片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LCT和传统巴氏涂片两种方法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并应用TBS细胞分类法进行评价。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并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与巴氏涂片法比较,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P<0.05)。结论:L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度和诊断的准确性。LCT检查异常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最后诊断,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王文杰 赵文英 黄秀兰 潘晋兵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巴氏涂片法 宫颈病变 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输卵管粘膜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1 2000年 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可防止宫内妊娠,但是否会影响输卵管粘膜的形态变化,是否会增加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目前尚有分歧。本实验利用光镜与电镜观察放置IUD后输卵管粘膜的形态变化。 材料与方法 取材于育龄妇女绝育术后的输卵管。 赵文英 李炳太 黄秀兰 梁月娜关键词:育龄妇女 宫内节育器 输卵管粘膜 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术前未行放化疗的子宫内膜样癌石蜡标本及与其对应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Polymer conjugate法检测Skp2和Cmyc蛋白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4%和70.8%,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别为2.1%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p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绝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myc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绝经有关(P<0.05),而与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Skp2和Cmyc蛋白表达均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二者表达增高可能是患者预后差的标志。 赵文英 王彩红 吴红霞 李红梅关键词:子宫内膜样癌 SKP2 CM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