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政治传播过程中的公共外交:概念、范式与逻辑被引量:6
- 2017年
-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为实现本国外交目标,依据本国外交政策,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向国外公众传递相关信息,营造有利于本国的公众舆论的政治说服活动。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兴起所激发的新的外交样态,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显示,它与对外宣传一脉相承,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受到政治传播理论的启迪,并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基于此,结合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和多伊奇的政治传播理论,可以建立公共外交的政治传播系统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公共外交的七大要素,即主体、代理人、客体、渠道、形式、内容及效果,融合了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与信息编码、解码的全过程,能够揭示公共外交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及各学科的可能贡献,可以成为拓展理论、指导实践的一般性理论。
- 张萍
- 关键词:公共外交公众舆论政治传播
-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个人——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国际关系主体再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自1919年作为学科的国际关系理论在西方诞生以来,主权国家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体,个人仅是作为国家这个单元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国际关系理论之中。然而,在日益互联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政治意识和自我意识被激活的个人参与到国际政治互动中,并因此正在改变着国际政治系统中的“单元成分”。如果国际关系理论对个人的研究仍继续囿于如何使政治领袖,以及参与、影响决策的精英作出理性的抉择,显然不合时宜。在此背景下,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个人的关注显得意义重大。通过对国家、权力和女性乃至更广泛的个体身份三个方面的再认识,后现代女性主义将个人带回到国际关系理论视野。而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提出的“关系国际”出发,重构个人作为“独立国际人格者”的国际关系主体性,可以更好地拓展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和方法。
- 张萍
- 关键词:后现代女性主义
- 从主权国家到民族国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基点的再思考被引量:1
- 2024年
- 主权国家和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概念,同指现代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行为体,但两者并不等同。主权国家是由博丹的主权理论所塑造的国家。博丹的主权理论意在消解教权对王权的干涉。而经过格劳秀斯、霍布斯等思想家的不断丰富,主权不仅成为国家这一政治行为体的本质属性,而且使得国家显现出两个基本特征,即拥有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国格,并得到其他主权国家的承认。主权国家提升了国家之间建构国际社会的能力,加速了欧洲国际体系的形成。及至资产阶级革命到来,在启蒙思想家的重塑下,主权又成为对抗王权的重要工具,人民以主权承担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国家成为主权国家的新形态,并获得了更多基于族群、语言、宗教等方面的身份意义,民族认同由此成为国家认同的重要议题。主权国家反映的是国家自产生以来的一种共有属性,而民族国家只是在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主权国家的一种类型。
- 张萍
-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主权主权国家民族国家国家行为体
-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2019年
- 1899年,《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首次被译介到中国,从此开启了《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之路。1920年,中国有了《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纵观《宣言》进入中国的21年,被译成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1888年英文版序言、开头、结尾、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关无产阶级一旦上升为统治阶级可以采取的“十大措施”。随着译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知识精英逐渐加深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认识。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联合其他党派共同斗争等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道路。不仅如此,由于《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着重译介了阶级与阶级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分析中国的国情以及阶级构成,开辟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 张萍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
- 美国新生大国转型期的国际话语权建构被引量:10
- 2018年
- 美国从大西洋沿岸的一块英属殖民地到地区强国再到世界强国直至超级大国的发展轨迹,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大国成长史。这段历史不仅是美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快速崛起的过程,也是其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的历程。作者从美国新生大国转型期的历史入手,通过建立一个关于国家实力、国家身份与国际话语权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美国在新生大国转型期的国际话语权建构。从1865年内战结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历时80个春秋的历史长度中,美国从政策议程设置、学术议程设置和媒介议程设置三个方面,历经国际话语权的准备、萌发、初创及制度化四个阶段,主动且有意识地塑造了自身的话语霸权。纵观这一历史过程,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紧密相连,但国家实力并不必然带来国际话语权;相反,国际话语权更多是在国家实力基础上的自主建构。
- 李新烽冯峰张萍
-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媒介议程
- 国际政治系统中的外交:过程与基本形态——一个政治传播学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
- 2017年
- 外交是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活动。作为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交接地带,外交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政治就是传播,传播就是政治。结合戴维·伊斯顿、莫顿·A.卡普兰的国际政治系统理论和卡尔·多伊奇的政治传播理论,可以构建外交的政治传播系统模型,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从外交决策、外交立法到外交行政的全过程,全方位展现外交的基本形态。建立关于外交的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不仅有助于从认识论上统筹考虑各项外交活动,真正实现总体外交,而且有助于构建外交研究的理论体系,解答现存的某些理论困惑,为中国外交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路径。
- 张萍
- 关键词:外交决策外交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