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松林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扬州市-扬州大学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油田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体原子...
  • 1篇等离子体原子...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田
  • 1篇低渗油田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氧化碳
  • 1篇油田含油污泥
  • 1篇油污泥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发射
  • 1篇原子发射光谱
  • 1篇原子发射光谱...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篇刘松林
  • 2篇郭鹏
  • 1篇康玉阳
  • 1篇金勇
  • 1篇龙远强
  • 1篇张向阳
  • 1篇王赪胤
  • 1篇林刚
  • 1篇朱苏青
  • 1篇张晓娟
  • 1篇白友国
  • 1篇庄建全
  • 1篇张齐鸣
  • 1篇潘国辉
  • 1篇李兴
  • 1篇李兴
  • 1篇王华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复杂油气藏
  • 1篇能源化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抽油机动态运行辅助系统的开发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前抽油机的运行方式大多为采用工频供电以恒定转速运转的电动机带动抽油机,抽油机冲次固定,冲次不能根据井况及泵效变化而调整,在油井供液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很大的电能浪费,加剧了设备磨损。抽油机一个周期内的速度也不能调整,抽油杆的运行速度变化大,在抽油机上行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过载、振动载荷,下冲程中会出现载荷冲击,这些情况都会缩短抽油杆和泵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游梁抽油机运行规律的分析,开发一套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油井的运行数据,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抽油机的运行状态,通过建立模型控制抽油机运行到不同位置的速度,平滑抽油机的运行速度,降低加速度,柔化抽油杆应力变化,从而实现降低抽油机最大载荷,消除或减小振动载荷,减弱冲击载荷的效果。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油井的冲次,控制方案有多种,针对不同的油井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锁定泵效,单井产量最大化,单井效率最大化等。
潘国辉刘松林张晓娟刘继波王华
关键词:数据检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油田含油污泥中钾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油田含油污泥中钾的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分离油田含油污泥样品中的水、油、渣(加热回流时间为当萃取液澄清后继续回流1h),再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消解剩余残渣。钾的质量浓度在1.0~80mg·L^(-1)内与其对应的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3.03μg·L^(-1)。以ZW站和T83站的含油污泥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分别为98.4%,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0.69%,0.63%。
郭鹏滕镇远刘松林王赪胤林刚庄建全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油田含油污泥
陈堡油田分注井无缆智能测调工艺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注水井井筒的特殊条件,以压力波为载体,在井筒内建立一条有效的、可靠的信号通道,实现井下信息的传递。在分层注水井内下入智能分注工具与封隔器组合,实现分层注水的同时,地面远程控制井下配水器的调配,并将采集的各层流量数据传输至地面,形成无缆智能远程调控的分注测调工艺。该工艺在陈堡油田3口井成功应用,实现分层注水无缆传输、无需现场测试队伍、数字化的模式。
朱苏青刘松林李兴龙远强
关键词:分层注水陈堡油田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 改善低渗油田开发效果被引量:4
2007年
江苏低渗透油田油井机采系统效率普遍较低,其原因既有地质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和管理问题。为提高油井机采系统效率,使油田稳产、上产,应从改善油层供液能力、优化机杆泵组合参数、加强油井动态管理、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等四方面入手。
张齐鸣刘松林郭鹏李兴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机械采油
二氧化碳驱油返回气提质利用方案比选
2023年
为了更好地利用井口返回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烃类,针对某油田二氧化碳驱油返回气的气源特征,结合油井装置现场实际情况,对二氧化碳和烃的分离及提质利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2种二氧化碳驱油返回气的提质利用方案,对比了工艺脱水效果及膜分离效果,分析了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结果表明,直接对返回气进行压缩、预冷、干燥、脱水后再进行膜分离脱碳是较经济可行的方案,利用级间抽出气体的位能和减压冷量不足以弥补气体循环带来的压缩功耗。
康玉阳刘松林金勇廉东白友国张向阳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