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玲莉

作品数:13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煤层气
  • 4篇盆地
  • 3篇气藏
  • 3篇储层
  • 2篇低煤阶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田
  • 2篇主控因素
  • 2篇煤层
  • 2篇值模拟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气藏
  • 1篇多孔
  • 1篇盐岩
  • 1篇有利区带
  • 1篇致密气藏
  • 1篇渗透率
  • 1篇试井
  • 1篇试验井
  • 1篇水平井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国际...

作者

  • 13篇刘玲莉
  • 8篇夏朝辉
  • 6篇崔泽宏
  • 3篇张铭
  • 3篇杨勇
  • 3篇段利江
  • 2篇范海亮
  • 2篇郭春秋
  • 1篇程木伟
  • 1篇王江云
  • 1篇刘雄伟
  • 1篇王娟
  • 1篇夏明军
  • 1篇汪萍
  • 1篇刘合年
  • 1篇史立勇
  • 1篇王晖
  • 1篇曲良超
  • 1篇张宝生
  • 1篇史海东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煤层气、页岩...
  • 1篇第二届煤层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煤层气开发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16
2008年
煤层气开发是解决我国目前能源短缺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从战略影响、煤矿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中国煤层气开发综合效益进行定性分析,采用价值法建立了煤层气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体现煤层气开发价值的行业投资效益、安全效益、环境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等进行量化,得出煤层气开发综合效益的综合值,并对中国煤层气不同开发阶段综合效益进行估值。研究可知,2010年煤层气的销售收入可达约50亿元,除国民经济拉动效益外的综合效益达到280亿元,国民经济拉动效益更是接近700亿元,煤层气开发综合效益巨大。
彭贤强张宝生储王涛刘玲莉
关键词:煤层气综合评价
煤层气压裂直井数值模拟综合研究--以A国B区块F煤组的先导试验井数值模拟为例
压裂直井数值模拟是夹矸煤层煤层气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以A国B区块F煤组的先导试验井为实例,综合使用Petrel RE和Eclipse软件,建立Tartan网格模型,科学刻画表征直井水力压裂后储层渗透率,通过对压裂直...
刘玲莉赵超斌夏朝辉郑科宁刘欣颖汪萍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Bowen盆地北部M煤层气田水平井生产差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Bowen盆地北部上二叠统煤系地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开发程度低,为指导有利开发选区,需厘清已开发煤层气田生产特征差异与主控因素。以M煤层气田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从静、动态资料研究入手,根据开发井高峰产气量和产气曲线形态划分4类产气模式:Ⅰ型,高峰产气量>4万m^(3)/d,产气陡升—陡降—后期平缓递减型,该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高,高峰稳产期短,为3~7个月,递减阶段早期递减快,年递减速度为30%~35%,后期递减缓慢;Ⅱ型,高峰产气量介于2万~4万m^(3)/d,产气陡升—后期缓慢递减型,该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中等,高峰稳产期相对较长,为10~12个月,递减阶段递减相对缓慢,年递减速度为8%~10%;Ⅲ型,高峰产气量<2万m^(3)/d,产气缓升—后期平稳型,该型产气模式产气相对较低,但产气平稳,无明显递减期;Ⅳ型,高峰产气量<1万m^(3)/d,低产不连续型,该型产气模式产气低或无自然产能。通过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明确了影响M煤层气田上述产气差异特征主控因素:①受埋深、构造控制,浅埋藏(<350 m)、高构造区域,煤层渗透性高,又是煤层气解吸、扩散、运聚的主要方向,高峰产气量高,主要分布于气田西部,为Ⅰ型产气模式;随埋藏变深(350~500 m)、构造变低,逐渐过渡为Ⅱ型产气模式,分布于气田中部;当埋深>500 m,煤层渗透性<1×10^(-15) m^(2),自然产能低,分布于气田东部,为Ⅳ型产气模式。②受局部低幅微凸起构造控制,高峰产气量高,仅分布气田东部局部区域,为Ⅰ-Ⅱ型产气模式。③受顶板封盖性差和煤层分叉变薄、夹矸的影响,开发井高峰产气量相对较低,分布于气田北部和南部,主要为Ⅲ型和Ⅳ型产气模式。基于上述结论,Bowen盆地北部浅埋藏、高构造斜坡区域仍是新区优先水平井开发的有利区域,但须优化浅层开发井网、井距,制定合理排采制度,避免产气大起大落,力求实�
崔泽宏王建俊刘玲莉夏朝辉张铭杨勇段利江
关键词:煤层气水平井主控因素
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Surat区块低煤阶煤层定量表征与区带划分优选被引量:5
2022年
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东缘Surat区块低煤阶煤层地质特征差异显著,如何优选有利区是实现研究区煤层气规模经济开发的关键。以大量测井数据、岩心实验数据、试井数据为基础,对巨厚煤系地层的多而薄的煤层进行精细刻画,定量表征煤层厚度、含气量和渗透率等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三维地质模型为平台,根据煤层参数空间分布差异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区带:Ⅰ类区带位于斜坡带构造高部位,毗邻剥蚀区,煤层气藏为高渗高丰度区,煤层厚度为18~40m(埋深大于等于150m),干燥无灰基含气量为3.8~6.5m^(3)/t,渗透率为20~550mD(平均为250mD),为后期规模开发最有利区带;Ⅱ类区带位于斜坡带顶部内剥蚀区,煤层气藏为高渗较低丰度区,煤层厚度为8~20m(埋深大于等于150m),干燥无灰基含气量为2.8~4.2m^(3)/t,渗透率为500~900mD(平均为680mD),属于潜力区带;Ⅲ类区带位于斜坡带构造低部位,煤层气藏为中低渗高丰度区,煤层厚度为18~41m,干燥无灰基含气量为4.8~7.8m^(3)/t,渗透率为0.1~20mD(平均为5mD),煤层气自然可采性相对较差。根据区带划分结果认为,Ⅰ类区带为研究区产能建设的有利选区,Ⅱ类区带可作为Ⅰ类区带开发中后期接替补充,Ⅲ类区带渗透性相对较低,可考虑小井距开发,实现产量提升。
崔泽宏苏朋辉刘玲莉李铭王建俊
关键词:低煤阶有利区带
致密气藏储量评价新方法被引量:16
2015年
针对致密气藏圈闭界限不明显及采收率无法确定的问题,通过致密气藏的渗流特征和面积外推法来标定生产井的控制面积,利用产量递减曲线标定生产井的产能,结合PRMS储量划分标准,提出了适合致密气藏储量评价的新方法。实例表明,该评价方法计算的西加盆地某致密气藏可采储量与国外专业储量评估公司评估结果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小于1%。为国内外致密气田的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李陈夏朝辉汪萍刘玲莉王玉华
关键词:致密气藏储量评价
中煤阶煤层气割理表征技术及应用
煤层气为自生自储吸附于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能否从煤层中高效产出,煤层的渗透率是一个关键参数.同高煤阶和低煤阶煤层相比,中煤阶煤层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割理特别发育,割理是煤层的内生裂隙,包括面割理和端割理,是流体渗...
曲良超夏朝辉张铭杨勇任彬崔泽宏刘玲莉段利江郑科宁
关键词:煤层气
文献传递
基于改进的回压试井方法评价低渗气藏气井产能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低渗气藏压力稳定时间过长的问题,结合等时试井的思路,对传统的回压试井流程进行改进,以准确评价气井产能。首先采用3~4个递增的工作制度以相同时间连续开井而不要求井底流压达到稳定,再采用一个合理的工作制度延长测试并要求井底流压及产量均达到稳定,最后关井使压力恢复至地层压力。对于改进的回压试井,如果直接套用等时试井的产能计算方法,会过大地估计生产压差而造成计算的产能偏小,因而采用流程转换-流压校正技术,将测试流程转换为等时试井,并运用压力叠加原理推导出井底流压校正方程,以解决该方法的产能计算问题。实例表明,改进的回压试井方法不仅大幅缩短了测试时间、避免了频繁开关井,而且能够保证产能的准确计算。
王晖张培军成友友冷有恒郭春秋史海东魏占军刘玲莉史立勇程木伟项红英
关键词:低渗气藏井底流压产能评价
高压天然气多孔节流效应及冲蚀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方法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Sutherland viscosity law可压缩流体黏度修正模型及改进的冲蚀模型,对高压天然气单孔和多孔节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高压天然气单孔节流数值模拟质量流率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考察了高压天然气流经单孔和多孔突缩结构的不同节流效应及冲蚀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天然气流经多孔固定节流油嘴降压后,体积膨胀形成的最高流速值明显低于单孔固定油嘴,同时多孔均匀射流减少了单孔射流形成的卷吸冲蚀损伤,并在多股射流下的搅混作用下,冷核心能迅速混合,在后续油嘴腔体内更易实现压力回升和速度稳定现象,相比单孔节流可以有效地抑制冲蚀损伤及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几率。
王江云王江云刘玲莉刘玲莉王娟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场分析
澳大利亚Surat盆地Tipton气田单煤层对比及分布特征
单煤层的几何形状及分布对煤层气开发至关重要。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侏罗纪Surat盆地Tipton气田的Walloon Coal Measures群煤层空间连续性变化大,即使在距离较近的钻孔中,也往往难以预测。利用岩心、录井等...
杨勇张铭崔泽宏刘玲莉李铭夏朝辉
关键词:煤层气
澳大利亚博文盆地煤层气富集规律和勘探策略研究——以博文区块Moranbah煤层组为例被引量:7
2020年
澳大利亚的博文盆地是典型的弧后前陆聚煤盆地。博文盆地博文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尽管已开展了大量的煤层气勘探工作,但是控制煤层气富集的地质因素众多,对该区块的煤层气富集规律一直认识不清。结合博文盆地的煤层发育特征、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应力特征以及煤层含气性和渗透率等地质特征,以该地区发育的Moranbah煤层组为例,提出“沉积控煤、构造控气、水文控藏、应力控带、局部高部位和边缘斜坡富集高产”的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沉积相控制煤层分布、煤层储层物性,河流冲积平原、上三角洲平原煤层较厚,下三角洲平原煤层较薄;构造控制含气量及富集带,向斜构造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高产,局部高部位形成煤层气富集高产区;水文地质条件控制煤层气成藏,位于弱径流—承压区成藏条件好,当地表径流和地层倾向一致时,成藏条件较有利;应力场控制煤层高渗带,埋深增加,有效应力增加,煤层割理裂隙闭合造成渗透率降低。在煤层气富集规律的基础上,厘定了煤层气资源规模、控气因素、可采性三级有利区评价指标体系,圈定了研究区块的甜点区、有利区和不利区。基于澳大利亚煤层气区块管理政策,提出了甜点区申请开发许可优先投入试产开发评价、有利区申请潜在商业区勘探保地、不利区申请退地的勘探策略。
李铭孔祥文夏朝辉夏明军王林崔泽宏刘玲莉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含气量勘探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