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梅

作品数:72 被引量:693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儿童
  • 17篇胃肠
  • 17篇小儿
  • 11篇早产
  • 10篇早产儿
  • 10篇胃肠动力
  • 10篇产儿
  • 9篇呕吐
  • 8篇低出生体重
  • 8篇低出生体重儿
  • 8篇新生儿
  • 8篇出生体重
  • 7篇婴儿
  • 7篇疾病
  • 6篇食管
  • 6篇周期
  • 6篇周期性呕吐
  • 6篇肠病
  • 5篇综合征
  • 5篇胃电

机构

  • 67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2篇董梅
  • 21篇李正红
  • 20篇王丹华
  • 10篇孙秀静
  • 9篇王智凤
  • 7篇魏珉
  • 6篇万伟琳
  • 6篇赵时敏
  • 5篇宋红梅
  • 4篇丁国芳
  • 4篇邱正庆
  • 3篇徐焱
  • 3篇张乐嘉
  • 3篇柯美云
  • 2篇徐景蓁
  • 2篇沈菁
  • 2篇王晨
  • 2篇祁俊明
  • 2篇戈海延
  • 2篇何艳燕

传媒

  • 12篇中华儿科杂志
  • 8篇中国实用儿科...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中国新生儿科...
  • 4篇中国实用乡村...
  • 3篇新生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国外医学(儿...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拉霉素等三联短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1997年
为了解小儿上消化道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用克拉霉素等三联疗法治疗的疗效,用纤维胃镜对具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胃粘膜组织学、尿素酶检查。对30例Hp感染阳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溃疡患儿给以克拉霉素每次7~10mg/kg,奥美拉唑每次5~20mg,替硝唑每次10~12.5mg/kg,均每日2次口服,疗程10天。有溃疡患儿继用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直至复查。停药1个月后行胃镜复查,取胃粘膜做银染、尿素酶检查Hp,两项阴性为Hp根除。结果显示,Hp根除率为97%,且全部患儿症状缓解或消除,药物不良反应率为40%,但无一例影响治疗。说明克拉霉素等三联短疗程治疗方案疗效好。患儿依顺性好,并可避免长期用抗生素而产生的副作用,可望替代传统的三联治疗。
董梅阎慧敏
关键词:上消化道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疗法克拉霉素
小儿周期性呕吐的胃肠动力改变及体表胃电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周期性呕吐患儿的临床特点、胃肠动力功能的改变及体表胃电。方法对确诊为周期性呕吐的7例患儿,进行胃肠动力检查即胃排空及体表胃电图检测。总结分析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结果上消化道钡餐示2例“胃轻瘫、胃蠕动差”。胃排空测定3例胃排空延迟。体表胃电检查6例胃电图不正常,占86%。结论本组患儿的胃排空延迟及胃电图显示胃电节律紊乱,证实周期性呕吐发作时胃肠动力功能异常。本研究提示,再发性呕吐的治疗可应用改善中枢调控水平药物及促胃肠动力剂。
董梅王智凤
关键词:周期性呕吐胃肠动力体表胃电小儿
儿童酸相关性疾病被引量:8
2006年
董梅
关键词:儿童胃酸胃肠道疾病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规范化诊治
·背景·规范化诊治要点哪些儿童应检测H.pylori,检测方法哪些患儿应给以治疗有哪些标准化治疗方案如何判断疗效治疗失败的措施.
董梅
文献传递
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提高对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认识。方法报告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收治1例儿童pSS并发CAG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儿童pSS亦可并发CAG,而部分CAG可发生癌变,因此确诊CAG后应及时治疗并定期随访。对于胃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呈重度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手术切除。结论对于儿童pSS内脏受累应加强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以改善预后。
李凡宋红梅李正红孙秀静董梅魏珉
关键词: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
小儿周期性呕吐胃肠动力特点和发病机理探讨被引量:19
2003年
周期性呕吐(cyclic vomiting syndrome,CVS)又称再发性呕吐(recurrent yomiting),以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间歇期无症状,呕吐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天.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对症治疗往往不能奏效.有些患儿病情常年反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为观察CVS胃肠动力特点,分析可能的发病机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对19例反复发作呕吐、病程>3个月的患儿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董梅宋红梅邱正庆王智凤
关键词:小儿周期性呕吐胃肠动力发病机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内喂养方法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VLBWI胃肠道内喂养方案。方法本研究经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其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影响喂养的各种因素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的相关程度赋予不同分值,从而制定相应的评分体系,并制定VLBWI胃肠道内喂养方案及监测方案。对比应用评分法前后VLBWI胃肠道内喂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应用评分法前的VLBWI为A组,应用评分法后的VLBWI为B组。A组48例,胎龄(30.0±2.1)周,出生体重(1173±170)g;B组48例,胎龄(30.3±1.7)周,出生体重(1133±238)g。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44/48VS35/48,P=0.016),B组脐静脉置管时间显著长于A组(12.0vs5.5d,P=0.000),其他各种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开奶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开奶量、第3、7、14、21、28天奶量较A组显著增多[5.6VS3.5ml/(kg·d),P=0.008],[12.3VS5.7ml/(kg·d),P:0.000],[29.1vs8.9ml/(kg·d),P=0.000],[62.5VS44.6ml/(kg·d),P=0.020],[98.1VS71.5ml/(kg·d),P=0.005],[128.0VS102.4ml/(kg·d),P=0.011]。B组达足量胃肠道内喂养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26.7vs32.9d,P=0.007)。两组可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比例较A组显著减少(0/48vs4/48,P=0.041)。两组应用氨基酸的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应用脂肪乳的总量显著低于A组(50.3vs73.9g/kg,P=0.000)。B组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时间显著短于A组(31.5VS37.8d,P=0.016),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较早开始增长体重[5.0(4.3,6.0)vs5.0(5.0,7.0)d,P=0.028]、较快恢复出生体重(9.2vs11.6d,P=0.001)�
李正红董梅王丹华
关键词:肠道营养营养支持
反复呕吐
2011年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4岁。因“反复呕吐5个月,加重2个月”于2008—12—03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病房.
李正红仇佳晶邱正庆董梅
关键词:呕吐高氨血症代谢性疾病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初探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探讨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感染的防治对策。方法 总结了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2月间我院儿科NICU中ESBLs细菌感染的流行及控制情况。结果 在获细菌学培养阳性结果的 73例中 ,ESBLs细菌感染 8例。细菌种类为肺炎克雷伯杆菌 6例、大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各1例 ,药敏显示除亚胺培南、头孢美唑、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不同程度敏感外 ,其余抗生素均耐药。其中 7例是于 1998年 12月~ 1999年 4月 5个月间发现的 ,6例为院内获得性感染 ,4例有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史。此后 ,我们加强了NICU的消毒隔离制度 ,调整了抗生素的应用策略 ,自 1999年 5月~ 2 0 0 0年 2月 10个月间 ,仅发现 1例ESBLs ,而且非院内感染。结论 应尽量避免与ESBLs定植或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 ,如不适当地应用三代头孢菌素、长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置入各种导管等。一旦发生ESBLs细菌感染 。
王丹华董梅
关键词:细菌感染抗药性
胃肠功能失调和衰竭被引量:3
1995年
人体胃肠功能失调和衰竭有三个主要方面,胃肠动力障碍、粘膜保护功能损害、肠道吸收障碍和分泌失调。近年来,对这三方面的发病机制、所引起临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董梅
关键词:胃肠疾病胃肠活动胃粘膜腹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