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地方党报疫情报道实践——以《红河日报》新冠肺炎报道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在建设性新闻的理论视野中,通过对《红河日报》2020年1月28日至5月1日的相关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发现其报道特点:全面呈现抗疫图景,报道分类明晰,文章体裁丰富;全媒体矩阵传播,报道手段创新,彰显媒体融合成效;关注多元个体,凸出人“情”,坚守岗位显担当;新闻报道展现抗疫“暖”意,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用红河视角,讲述红河故事,彰显红河力量,有效提升地方党报媒体的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塑造力、影响力。同时,存在的问题为“低级红”“高级黑”思维仍然存在于报端,服务意识和用户思维尚待提升。
- 梁雪梅
- 关键词:疫情报道
- 村史馆的国内研究现状与路径前瞻被引量:1
- 2022年
- 近年来村史馆研究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乡村建档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计量法和文献综述法,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为主要研究数据来源,定量揭示国内村史馆研究的特征,质性归纳已有的五种研究视角:展陈物质性、空间内容、空间交往、空间价值凝练与表征、空间反思。在此基础上,认为现有研究存在理论抽象性、本土解释力和路径前瞻性三方面不足,进而展望村史馆研究的未来趋势。
- 梁雪梅
- 关键词:博物馆
- 蒋彝《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 2017年
- 著名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蒋彝的作品Chinese Calligraphy(《中国书法》)在英美颇负盛名,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书法》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属性,不同时空中的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意义流动,可以反映出传播的效果。蒋彝不断展开一种主动交往的实践探索,实现了跨文化的传播自觉;意见领袖的评论,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英国从精英到大众的两级流动;书籍内容中的受众在场,体现了蒋彝跨文化传播的受众观,促进了传者与受众的交往;通过化异为同,化解了不同场景的文化对抗,完成了跨越中西文化的创新互动。这对于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大有裨益。
- 梁雪梅布小继
- 关键词:中国书法跨文化传播
- 杨刚、萧乾的新闻思维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探析——以1933年至1951年间的作品为例
- 2019年
- 杨刚、萧乾是现代中国的新闻记者、编辑,又是优秀的小说家。由两人在1933年至1951年间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的新闻思维脱胎于文学思维,在创作来源和演变历程上二者存在着关联性、相似性,在思维特点和方式上又存在着差异性。新闻思维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杨刚主要体现为作品浓烈的感性色彩趋于理性,规范化、真实性和可读性得到强化;萧乾主要体现为小说创作趋于新闻化,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意境营造被新闻作品的敏感性、即时反映性和客观性所取代。新闻思维对小说创作之影响还体现在创作主体对真实性的理解、把握及时代主题的表现上。
- 布小继梁雪梅
- 关键词:新闻思维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