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娟娟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能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多糖
  • 1篇脂多糖
  • 1篇脂多糖诱导
  • 1篇神经元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脊髓炎
  • 1篇突触
  • 1篇突触核蛋白
  • 1篇能神经
  • 1篇能神经元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谱系
  • 1篇疾病

机构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2篇屈洪党
  • 2篇许娟娟
  • 1篇许力
  • 1篇葛波波
  • 1篇李理
  • 1篇陈育华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神经性瘙痒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神经性瘙痒(NP)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5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13~85岁。依据是否合并NP,分为单纯NMOSD组(25例)和合并NP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性别、发病年龄、受累脊髓节段、脊髓病变分布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等;分析NP的临床特点,NP发作与病程、病变部位的关系,NP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NMOSD患者中10例(28.6%)有NP表现,男4例、女6例。合并NP组患者AQP4-Ab阳性(10/10)较单纯NMOSD组(60%,15/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发病年龄、受累脊髓节段及EDS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例NP患者均为10 d内先后出现NP及其他脊髓炎或脑干症状,其中2例NP为NMOSD首次发病的首发症状,3例为复发的首发症状。NP常发生于颈枕部、上肢、肩胛部、面部及其他部位,呈中重度;9例(9/10)NP的发生部位经MRI证实与受累的脊髓节段有明确的关系。结论NP可能是NMOSD患者被忽视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可能与AQP4-Ab阳性有关,对脊髓的病变定位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也可能提示NMOSD急性脊髓炎的发作,了解其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定位诊断及指导治疗等临床价值。
许力李玉玉刘楚楚许娟娟郝佳妮屈洪党周华东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脂多糖诱导的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α-突触核蛋白的出现和转移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慢性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探讨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肠壁中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的出现和转移变化情况。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J小鼠,6周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PD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LPS制备PD小鼠模型,通过转棒实验和旷场试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PD模型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出现和转移变化。结果:PD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1);PD模型组小鼠的中脑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严重损失;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最先出现在肠道,随着时间的延长,α-Syn转移到中脑黑质致密部。结论:在LPS诱导的PD模型中,其典型的病理改变(α-Syn的沉聚)起始于结肠神经,并逐渐发展到中脑黑质致密部,进而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与丢失。
葛波波屈洪党陈育华胡彩彩李理姜牧君许娟娟
关键词:脂多糖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多巴胺能神经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