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松果体
  • 2篇松果体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伽玛刀
  • 2篇伽玛刀治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性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神经痛
  • 1篇手术
  • 1篇期疗效观察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伽马刀
  • 1篇伽马刀治疗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王建峰
  • 2篇孟喜军
  • 2篇夏明
  • 2篇李文涛
  • 1篇孟喜君
  • 1篇淡咏

传媒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147例临床回顾分析
<正>松果体区肿瘤是颅内肿瘤中发生率较低的一种,病理上可以分为生殖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脂肪瘤等类型。但其位置较深,功能解剖复杂,手术全切难度大,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随着放疗的发展,伽玛刀以其精确度高,周边损...
李文涛孟喜军王建峰夏明淡咏
文献传递
松果体区肿瘤伽马刀治疗
目的探索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方法采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147例病人,中心剂量25-45GY,平均剂量35GY,边缘剂量9-15GY,等计
李文涛孟喜军王建峰夏明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脑出血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继发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溶栓治疗的153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溶栓后24 h内或在出现临床症状恶化时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复查是否发现出血性病灶将其分为出血组(39例)和非出血组(114例)。评价及测定相关指标,分析AIS继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溶栓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D-D、Fib水平低于溶栓前(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脑卒中部位、大面积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出血组的NIHSS评分高于非出血组(P<0.05);溶栓后,出血组的NIHSS评分高于非出血组,D-D和Fib水平低于非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面积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延长、溶栓前后NIHSS评分高是AIS继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溶栓后D-D、Fib水平高是AIS继发脑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溶栓后D-D、Fib水平与AIS继发脑出血密切相关,溶栓后D-D、Fib水平高是AIS继发脑出血的保护因素。
王建峰刘花利张礼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201例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其中26例为二次治疗,均使用4mm准直器在三叉神经根部设计两个靶点,中心剂量为70-90Gy,平均78Gy,脑干表面剂量少于16-18Gy,二次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为50-60Gy,平均54Gy,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5年或5年以上。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60-150个月,平均68个月。术后患者治愈102例,占51%;显效62例,占31%;有效25例,占12%;无效12例,占6%;总有效率为94%。第一次治疗175例患者出现面部麻木及迟钝感觉14例,发生率为8%,第二次治疗26例患者出现面部麻木及感觉迟钝3例,发生率为11.5%。结论: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三叉神经痛经伽玛刀治疗1年后疼痛缓解不明显者可行伽玛刀二次治疗,但二次治疗面部并发症增加。
王建峰孟喜君李晓怡
关键词:放射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