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肺动脉
  • 5篇肺动脉高压
  • 3篇缺氧
  • 2篇低氧
  • 2篇低氧性
  • 2篇胶原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防治
  • 1篇低氧性肺动脉
  • 1篇低氧性肺动脉...
  • 1篇低氧性肺血管...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收缩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通道阻断剂
  • 1篇缺氧大鼠

机构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文彬
  • 3篇莫晓能
  • 1篇冯玉麟
  • 1篇戢朝明
  • 1篇李廷谦
  • 1篇黄素珍
  • 1篇刘卫平
  • 1篇王伟明
  • 1篇刘守智
  • 1篇林勇

传媒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国外医学(呼...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西医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氯离子通道活性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2001年
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发病机制中,钾通道和钙通道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氯离子通道在HPV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已经发现:低氧引起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致血管收缩物质释放增加,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ATP和组胺等,它们大多可激活钙激活性氯通道,氯离子外流,细胞膜去极化,最终使肺动脉平滑肌收缩,产生HPV。所以钙激活性氯通道的激活在HPV的发生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氯通道阻断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林勇陈文彬
关键词: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氯离子通道氯通道阻断剂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胶原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分布的变化
1998年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经右心导管法检测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链亲合素过氧化物酶法观察缺氧大鼠肺动脉、支气管和肺间质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分布变化。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和胶原组化染色灰度扫描。结果:缺氧3周大鼠肺动脉压明显升高,Ⅰ、Ⅲ型胶原表达均明显增加,Ⅰ型胶原主要分布在肺动脉壁外膜,Ⅲ型胶原主要分布在内膜。结论:肺动壁Ⅰ、Ⅲ型胶原增多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密切相关。
莫晓能陈文彬程德云颜浩
关键词:缺氧症胶原肺动脉高压
应用硝苯吡啶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观察
1990年
肺动脉高压是导致肺心病的主要原因。由于钙通道阻滞剂有明显扩血管效应,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开始研究钙通道阻滞剂对缺氧性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作用。钙通道阻滞剂是抑制钙离子内流而使肺血管扩张。氨茶碱则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增高,致肺血管扩张,两者均具有降低肺动脉压作用。我组从1987.10。~1988.4,分别用硝苯吡啶、氨茶碱、氨茶碱+硝苯毗啶,3组对45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进行治疗。
黄素珍李廷谦王伟明陈文彬戢朝明
关键词: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硝苯吡啶
骨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探讨骨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0~1997年2410例行骨髓活组织检查(活检)病例中诊断为骨髓结核的1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高热、乏力、消瘦、贫血11例,腹胀、腹痛4例,腹水3例,肝脾肿大5例。11例均无骨关节的局部症状与体征。痰涂片抗酸杆菌均阴性,肝功能受损9例,检查的6例血沉均升高,为30~168mm/1h。胸片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例,7例胸片未见结核病变。病理检查11例发现结核性肉芽肿,6例发现干酪样坏死,3例肉芽肿组织抗酸染色查到抗酸杆菌。10例除有骨髓结核外,尚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8例经联合抗结核化疗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骨髓结核是血行播散型结核在骨髓的病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长期高热待诊的病例,应考虑血行播散型结核的可能,除了寻找常见的肺部病变外,必要时可考虑行骨髓活检。骨髓结核一经诊断。
刘守智陈文彬刘卫平冯玉麟
丹参防治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被引量:60
1999年
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属唇形科(libiatae)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为含有脂溶性的二萜醌和水溶性的酚性酸。药理试验表明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镇静、清除氧自由基和改善前列腺素代谢等作用(1~5)...
莫晓能陈文彬
关键词:丹参肺动脉高压中医药疗法
汉防己甲素对慢性缺氧大鼠肺胶原的影响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1)对照组10只,不缺氧处理;(2)单纯缺氧组10只,每只于低氧前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21天,每天缺氧8小时;(3)汉防己甲素处理组10只,于每天缺氧前后按75mg·kg1腹腔注射汉防己甲素,共21天。应用氯胺T氧化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和肺外肺动脉的羟脯氨酸(Hyp)含量和马三(mason)胶原特殊染色法,图像分析技术及灰度扫描观察低氧引起肺组织和肺外肺动脉胶原含量的变化及汉防己甲素处理后的影响。结果(1)慢性低氧使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循环阻力(PVR)及心输出量(C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汉防己甲素处理组的mPAP、PVR与单纯缺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慢性低氧大鼠肺外动脉羟脯氨酸含量为183±12μg·g1,与正常对照组的106±10μg·g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汉防己甲素处理后降为139±15μg·g1,与单纯缺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3)单纯?
莫晓能陈文彬程德云曾习明
关键词:缺氧肺动脉高压胶原汉防己甲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