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类高低位隐睾睾丸引带内肌肉组分的探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人类高位和低位隐睾患儿睾丸引带内肌肉组分与睾丸位置的关系。方法收集隐睾患儿术中废弃的睾丸引带,以麻醉下未降睾丸的位置位于内环口以上的腹腔型隐睾为高位组( n =11),已出内环口但未出外环口的腹股沟管型为低位组( n =62),分别进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其组织构成。结果11例高位组患儿均未观察到引带内肌肉或肌肉样结构;62例低位组患儿中43例可观察到横纹肌结构,且排列较分散。人类高位隐睾引带组织HE染色主要表现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含较多成纤维细胞、少量小血管,未见横纹肌组织结构;低位隐睾引带HE染色,则表现为混合性组织,可见较疏松排列的成纤维细胞、少量血管和较多纤维,可观察到横纹肌。高位引带Masson染色可见其组织中结构较致密,含有大量胶原纤维成分和少量小血管;低位引带Masson染色可见疏松的胶原纤维成分、小血管、横纹肌结构。横纹肌特异性免疫荧光MY-32染色在高位组未观察到阳性信号,低位组中可见明显横纹肌结构。结论人类隐睾睾丸引带在高位与低位时其组织肌肉成分存在差异,高位隐睾睾丸引带未见肌肉成分,低位隐睾睾丸引带中存在横纹肌。 王冰洁 周君梅 李玲玲 陈方 谢华 吕逸清 黄轶晨 余玲 李晓溪 陈艳一侧睾丸卵黄囊瘤合并对侧睾丸畸胎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目的 探讨小儿一侧睾丸卵黄囊瘤合并对侧睾丸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对策。方法 对1例一侧睾丸卵黄囊瘤合并对侧睾丸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患儿,男,19个月。因发现左睾丸无痛性包块就诊。 李晓溪 史青 奚政君 李守林 谢华 陈方 陈艳 吕逸清 陈柏松 徐展远 孙莉 余玲包皮鼓起对学龄前包茎儿童尿流率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评价包皮鼓起对学龄前儿童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13年7月至2019年4月诊断为包茎并完成尿流率检测的学龄前儿童临床资料。按排尿时是否存在包皮鼓起,分为包皮鼓起组和无症状组。采集最大尿流率(maximal flow rate,Q max)、平均尿流率(average flow rate,Q ave)、排尿量、排尿时间、尿流曲线形态等参数。结果总计150例学龄前包茎儿童入组,平均年龄(5.14±1.09)岁,包皮鼓起组60例,无症状组90例。包皮鼓起组Q max、Q ave显著低于无症状组[包皮鼓起组vs.无症状组Q max:(12.84±3.52)mL/s vs.(14.65±4.28)mL/s,t=-2.73,P=0.007;Q ave:(7.89±2.14)mL/s vs.(8.82±2.46)mL/s,t=-2.38,P=0.019],包皮鼓起组排尿时间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包皮鼓起组vs.无症状组:(18.64±11.15)s vs.(14.98±7.57)s,t=2.39,P=0.018],而排尿量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包皮鼓起组vs.无症状组:(141.78±63.22)mL vs.(129.52±63.23)mL,t=1.04,P=0.30]。此外,两组之间尿流曲线异常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包皮鼓起组vs.无症状组:10%vs.1.1%,χ^2=6.39,P=0.011)。控制年龄、排尿量这两个因素后,包皮鼓起组的Q max、Q ave仍显著低于无症状组。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而言,排尿时包皮鼓起的包茎儿童尿流率参数明显低于无症状包茎儿童。 孙会振 吕逸清 黄轶晨 李晓溪 余玲 陈方 谢华关键词:包茎 尿流率 儿童 阴茎腹侧入路保留完整尿道海绵体的改良Cantwell—Ransley术治疗尿道上裂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尿道上裂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为保护尿道上裂尿道板的血供,对Cantwell-Ransley术中尿道板和阴茎海绵体的分离采用阴茎腹侧入路,保留完整尿道海绵体以减少术后尿道皮肤瘘和尿道狭窄的风险。对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以来采用阴茎腹侧入路保留完整尿道海绵体的改良Cantwell-Ransley术治疗的男性尿道上裂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儿基本情况、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排尿情况、阴茎外观和并发症等。结果总共18例患儿,首次手术15例(阴茎头型7例、阴茎体型4例、完全型4例),再手术3例。患儿中位年龄21个月(12个月至14岁),所有患儿均采用改良Cantwell-Ransley术重建尿道和阴茎,采用腹侧入路分离尿道板和阴茎海绵体,将尿道板腹侧的楔形尿道海绵体完整保留在尿道板上。伴有尿失禁的完全型患儿,术中联合Young-Dees- Leadbetter和Kelly术重建膀胱颈及改善阴茎外露程度。术后平均随访13.1个月(6~21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裂开、阴茎头或阴茎体坏死、尿道皮肤瘘和尿道狭窄的并发症。1例阴茎体型病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1周后自愈。所有病例阴茎均无背曲,但较正常短。16例患儿阴茎外观较术前明显改善。4例膀胱颈部重建患儿术后排尿控制均达I-II级。结论采用改良的Cantwell-Ransley术,从腹侧入路分离尿道板和阴茎海绵体,将尿道板腹侧的楔形尿道海绵体完整保留在尿道板上,既有利于保护尿道板和成形尿道的血供,防止尿道皮肤瘘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产生,也可恢复阴茎与尿道的正常解剖关系,使阴茎外观尽可能接近正常。 黄轶晨 陈方 谢华 吕逸清 余玲 李晓溪 陈艳 杨刚刚 孙会振 梁龑关键词:儿童 尿道上裂 尿道海绵体 腹腔镜手术切除儿童多房囊性肾瘤一例 2012年 患儿男,19个月,2011年3月12日因腹部膨隆半年就诊,无腹痛、血尿、消瘦等症状。体格检查可触及右上腹一实质性包块,大小约8cm×7cm,边界清,质地较硬,固定,无触痛。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24h尿3-甲基-4羟昔杏仁酸(VMA)0.85mg,甲胎蛋白3.98μg/L,癌胚抗原1.74μg/L。 黄轶晨 谢华 余玲 孙莉 徐展远 李晓溪 吕逸清 陈方关键词:多房囊性肾瘤 手术切除 腹腔镜 儿童 实质性包块 腹部膨隆 急性症状型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总结急性症状型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症状型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0例,女8例。左侧38例,右侧10例。手术时年龄2.0~15.6岁,平均7.2岁,其中学龄期(6一12岁)儿童29例(60.4%)。所有患儿术前均在腹痛时与无腹痛时行B超检查,均行利尿性肾核素扫描检查明确梗阻及评估分肾功能。分析48例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特点。结果48例患儿中30例(62.5%)表现为腹痛,仅18例(37.5%)腹痛发作时伴发恶心、呕吐、血尿症状。9例(20.5%)腹痛仅发作1次,39例(79.5%)有腹痛反复发作史。48例的B超检查结果示,腹痛发作时患肾。肾盂分离(35.5±17.1)mm、肾实质厚度(7.2±4.9)mm,无腹痛时患肾。肾盂分离(23.4±18.4)mm、肾实质厚度(8.9±5.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术前利尿性肾核素扫描检查结果示,分肾功能/〉40%者31例(64.6%),〈40%者17例(35.4%)。48例均行单侧肾盂成形术,术中发现单纯连接处狭窄28例,其他原因包括迷走血管压迫9例,输尿管腔内息肉6例,高位插入型输尿管2例,以及上述2种原因共同引起3例。其中迷走血管压迫和输尿管腔内息肉导致梗阻的患儿的患肾平均分肾功能均〉40%。术后平均随访45.6个月,48例患儿腹痛及伴发症状均消失。结论急性症状型儿童UPJO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腹痛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腹痛发作时可伴发其他症状。腹痛时患侧肾盂分离大多明显增加,肾实质厚度减小。腹痛发作时与无腹痛时的泌尿系统B超检查是诊断急性症状型儿童UPJO的重要方法。 汪亚平 谢华 余玲 李晓溪 孙莉 吕逸清 黄轶晨 陈艳 梁 陈方关键词:腹痛 肾积水 超声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