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72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经济管理
  • 13篇政治法律
  • 5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城市
  • 8篇城市化
  • 7篇农民
  • 7篇公共
  • 6篇农村
  • 6篇农业
  • 6篇乡村
  • 5篇政府
  • 5篇公共产品
  • 5篇半城市化
  • 4篇行政
  • 3篇政府职能
  • 3篇社会
  • 3篇乡村治理
  • 3篇公共产品供给
  • 3篇财政
  • 3篇城乡
  • 3篇村治
  • 2篇市场化
  • 2篇税费

机构

  • 50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52篇刘建平
  • 7篇杨磊
  • 5篇陈文琼
  • 4篇李云新
  • 3篇徐红军
  • 2篇刘文高
  • 2篇杨国云
  • 2篇丁魁礼
  • 2篇肖红缨
  • 1篇阳升
  • 1篇何晓琦
  • 1篇谭群燕
  • 1篇马彦琳
  • 1篇李婷
  • 1篇龚冬生
  • 1篇何建军
  • 1篇陈雪琼
  • 1篇严旭
  • 1篇刘霖
  • 1篇王冬梅

传媒

  • 12篇中国行政管理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农村经济
  • 2篇经济前沿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城市问题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公共管理学报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行政与法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社会
  • 1篇规划师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求索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5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的效率与完善被引量:13
2007年
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虽然作为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种重要制度确立下来,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却存在低效率的现象。通过调查,以湖北省QD村的道路维修作为案例,分析在经济理性约束下,“一事一议”供给乡村公共产品失效的原因。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于诸如一个子这样小范围内、受益感较强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则是有效率的。反思“一事一议”供给乡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对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十分必要。
刘建平龚东生
关键词:一事一议经济理性
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瓶颈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6
2004年
公共产品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公共产品的本质是福祉社会 ,公共、公正、平等。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消费有了很大改善 ,但对公共产品认识不清、重视不足 ,中央和地方责任错位 ,产出与消费不平衡 ,结构不合理 ,公共产品悲剧还累见不鲜 ,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因之 ,改善和健全公共产品是当务之急。
肖红缨刘建平
关键词:公共产品
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的类型及发生机理探析——基于L开发区的田野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关于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发生原因的解释,以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分析为主流。本文以L开发区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类型进行了梳理,发现其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征地补偿款标准不合理、土地补偿费分配不公、村组提留和使用不合理以及土地违规利用等四个方面。究其根源,一是集体化共有产权设置不利于保护农户利益,二是我国政府治理和村庄治理的结构与功能错位激化了利益矛盾。农地非农化中的利益冲突是产权结构不合理和国家治理机制不健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化解农地非农化利益冲突必须兼顾经济产权变革和国家治理结构调整这两方面的因素。
刘建平杨磊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产权结构
公路超载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对策被引量:5
2006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日益繁荣,公路运输中的超载问题也日益突出,超载的根源在于运输经营者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公路运输管理规制带来的寻租以及公路破损的成本承担主体结构单一。应从建立公平合理的收费规制及定价制度、改革和创新公路运输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刘建平王冬梅
关键词:汽车超载运输经营者规制
论完善我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被引量:1
2003年
我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在弥补当事人私权力量的不足和法院内部监督的缺陷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该制度还存在检察监督手段单一、权力弱小、范围过窄、主体过少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不足,并分析、指正有些学者的观点,从立法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构想。
杨国云刘建平
关键词: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
行政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行政征用在现代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产生和存在是社会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 ,行政征用的低效率要求我们革新传统的行政行为观念。本文在假定行政征用法律关系主体“最大化行为”的前提下 ,分析了行政征用行为的成本效益 ,尝试寻求行政征用达到高效率的条件 ,并提出完善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相应措施 :认定行政征用的公共利益需要目的 ;明确公平补偿的补偿标准 ;完善行政征用程序立法。
刘建平杨国云
关键词:行政征用制度公共利益
家庭发展秩序:非精英农民城市化的核心机制——家庭视角下江汉平原的农民城市化被引量:33
2018年
研究旨在从家庭视角出发,揭示和提炼农民城市化的一般特征、内在机理和发生机制。通过对中部普通农业型村庄农民城市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和分析发现:城市化参与的主体是具体的农民家庭;农民家庭城市化的动力和目标是成为有尊严的、能在城市体面生活下去的“新市民”;农村正遭遇着全方位资源匮乏,城市化参与的主体正经历着快速的非精英化过程;“非精英化”与“体面生活”成为一组突出的悖论,然而非精英农民家庭正以“家庭发展秩序”化解着这组悖论,非精英农民家庭正广泛地参与着体面城市化实践。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揭示了“家庭发展秩序”及其具体内容——“年轻人发展、中年人支撑和老年人自养”,并指出传统家庭制度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基本制度是“家庭发展秩序”赖以生成的重大制度保障,江汉平原相对丰富的农业剩余是该秩序的重要经济基础。
陈文琼刘建平
关键词:农业剩余城市化
转型期农民自主合作的困境与逻辑——基于湖北Z村集体修路的个案考察被引量:7
2014年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带来农村社会的变迁和转型。转型期农民心理的趋利化、知识农民的外流化、乡土秩序的作用惯性和自主合作治理权威的弥散化给农民自主合作供给公共产品带来困境。农民自主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要注意农村社区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有步骤、有区别的逐步推进。
谭群燕刘建平
关键词:农民
发展型半城市化的具体类型及其良性循环机制——中国农民进城过程的经验研究被引量:44
2017年
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地级市楚市257户农民家庭城市化经验的调查,以农民家庭的农村退出和城市进入为切入点,基于阶层流动的视角对进城农民家庭"半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由农民家庭、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互构出来的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该路径以托举型、减负型、后路型和脱钩型四类与农村相关联的状态为具体内容,以可逆的城市化和去城市二元结构所依托的就近城市化为亲和形态,以农民家庭通过城市化获得体面且优于乡村的城市生活从而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为目标。该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可在一个制度化了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农业去过密化—阶层流动资本增量—农民城市化实现"三者之间良性循环的互推式发展。
陈文琼刘建平
关键词:阶层流动
农民合作组织视角下的村庄治理被引量:10
2011年
农民合作组织在村庄事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其作为村庄社会的内源性主体而分析,认为农民合作组织对村庄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治理基础和方式以及治理绩效等几个方面。然而,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村庄治理仍面临着主体能力不足、多方不信任等一些约束条件,为此,作者提出应明确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与定位、增强其主体能力以及构建合作组织和农民之间的信任机制等建议。
杨磊刘建平
关键词:农民合作组织村庄治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