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亮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例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主动脉根部影像学与临床应用--单中心早期经验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15例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患者主动脉根部影像学与临床应用的单中心早期临床经验。方法:入选我院2011-03至2013-11拟行TAVI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15例,分别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扫描、经胸超声心动图采集主动脉根部解剖数据,并对比主动脉瓣环测量差异。根据CT测量结果选择植入瓣膜型号,通过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术前测量准确性。结果:15例患者术前CT测量主动脉瓣环短径(21.5±2.4)mm,主动脉瓣环长径(27.3±2.7)mm,瓣环平均内径(24.4±2.4)mm,左心室流出道长径(28.3±4.5)mm,左心室流出道平均内经(24.±3.5)mm;升主动脉内径(35.3±4.4)mm。置入A-Venus人工瓣膜26号瓣膜8例,29号瓣膜7例。CT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均值大于经胸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环内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6个月随访,15例患者均未出现主动脉根部破裂、阻挡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及瓣周中量及以上反流,有4例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结论:CT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主动脉瓣环测量结果存在差异,CT测量可准确有效评估主动脉根部形态及毗邻,为TAVI提供有力支持。
- 王墨扬许亮裴汉军滕思勇张海涛吕滨王浩杨跃进吴永健
- 关键词:主动脉根部
- AngioLight系统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血管直径测量的比较研究
- 2015年
- 目的:由于血管内超声(IVUS)的高昂费用与影像结果分析对术者的高操作技术要求,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开展受到阻碍。本研究通过比较AngioLight系统与IVUS对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的测量结果,旨在明确AngioLight系统的安全性和诊断效果。方法:选用3头中国农大实验小型猪(平均体重27 kg),针对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每支血管选择参照点、参照点近端(距参照点以近10-15 mm)、参照点远端(距参照点以远10-15 mm)三个测量点,分别使用IVUS 以及AngioLight系统进行血管直径测量并记录。待支架置入后,选择远端点(距支架远端边缘10-15 mm)、支架边缘远端点(近支架远端边缘外部一点)、支架边缘近端点(近支架近端边缘外部一点)、近端点(距支架近端边缘10-15 mm),再次通过IVUS 以及AngioLight系统进行血管直径测量,以明确支架释放情况,并比较IVUS和AngioLight系统的血管直径测量结果。结果:总计25次测量中,AngioLight系统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与IVUS实时测量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0.49)mm vs (2.57±0.54)mm,P=0.09],相关系数r=0.73(P〈0.001);而AngioLight系统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与术后IVUS图像分析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该数值计算时部分数据缺失,故相应的AngioLight系统测量数据在计算时也予以剔除)也未达统计学差异[(2.59±0.42)mm vs (2.68±0.6)mm,P=0.37)],相关系数r=0.67(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AngioLight系统系统安全性佳,其对血管直径直接的量化测量结果与IVUS相关性较好。
- 丁诚许亮刘庆荣吴永健
- 关键词: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
- 全心模型及心电逆问题的仿真研究
- 在过去十几年中,非药物性治疗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些类型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方案,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的标准治疗方法。对导致心律失常病灶部位(异位起搏点)的定位是进行有效消融的首要条件。...
- 许亮
- 关键词:各向异性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神经网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