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有为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页岩
  • 3篇页岩气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普光气田
  • 2篇气田
  • 2篇储层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暂堵
  • 1篇射孔
  • 1篇水平井完井
  • 1篇酸压
  • 1篇碳含量
  • 1篇套管
  • 1篇套管完井
  • 1篇气藏
  • 1篇区块
  • 1篇完井
  • 1篇裸眼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作者

  • 5篇雷有为
  • 3篇王燕
  • 2篇刘苗苗
  • 1篇刘殷韬
  • 1篇陈超
  • 1篇党军胜
  • 1篇倪楷
  • 1篇姜鹏
  • 1篇曹言光
  • 1篇陈勇光
  • 1篇于东
  • 1篇李宗林
  • 1篇鲁俊
  • 1篇张庆生

传媒

  • 3篇复杂油气藏
  • 2篇天然气工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高含硫水平井完井管柱优化设计被引量:14
2012年
为实现高含硫气藏"少井高产、安全高效"的开发目的,对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大湾区块碳酸盐岩储层采用了以水平井为主的开发模式。根据大湾区块气藏及流体特点,综合考虑国内外高含硫水平井完井工艺技术现状,选择一次管柱多级卡封,逐级投球打开各层滑套改造储层作为本区块水平井完井工艺,进而开展了管柱参数和结构设计,优化设计出高含硫水平井完井管柱:套管完井分段酸压管柱、裸眼完井分段酸压管柱、套管监测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该管柱通过8口井现场应用,首次实现了国内高含硫水平井分段储层改造,增产效果明显,为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刘殷韬雷有为曹言光陈勇光李宗林于东
关键词:普光气田水平井套管完井裸眼完井酸压高含硫气藏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套管水平井管柱防卡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大湾区块套管水平井存在储层跨度大、水平段长、摩阻高、射孔后筛管以下水平段无法建立循环、暂堵后残留大量暂堵浆等问题,常常造成射孔、完井管柱阻卡。为此,采用酸浸工艺、模拟通井等井筒处理技术来降低黏附在套管壁的胶凝物对管柱起下摩阻,消除套管壁上射孔毛刺、残留物对射孔及完井管柱的阻卡;通过对暂堵剂的改进以及暂堵工艺的优化,减小了暂堵剂沉积物造成的管柱阻卡风险。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4口套管水平井成功应用,保障了大湾区块套管井的顺利投产,可为该类气井的投产作业提供借鉴。
张庆生雷有为鲁俊党军胜姜鹏
关键词:普光气田水平井射孔管柱防卡暂堵
涪陵区块凉高山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关键参数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涪陵区块凉高山组作为页岩气勘探的新层系,存在着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实验分析数据较少、研究程度低的难点。在系统整理1 491项次的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开展页岩气储层特征分析,应用陆相页岩气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对储层参数开展定量计算。凉高山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较高,演化程度适中、厚度大、储集性能较好、整体含气性较好,表明其富有机质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地质条件。对页岩储层评价参数进行定量计算,其模型的解释精度均在80%以上。
王燕雷有为付小平陈超刘苗苗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特征
元坝地区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气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
2022年
元坝地区大安寨段二亚段作为页岩气勘探的新层系,存在着储层孔隙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实验分析数据少、孔隙度计算方法不明确的难点。在开展页岩气储层孔隙类型分析基础上,应用6种页岩气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对储层孔隙度开展计算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可知,“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不适用,“拟合模型法”没有办法建立模型,“ANN技术”、“KNN算法”、“声波时差法”和“骨架密度法”这4种技术方法的计算孔隙度的相对误差分别是13%、13%、0.4%和3.7%,其中“声波时差法”误差最小,说明解释精度最高。因此,认为“声波时差法”是目前计算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气储层孔隙度最为合适的方法。研究成果推动了元坝地区大安寨段二亚段湖相页岩气的勘探部署。
王燕雷有为付小平刘苗苗倪楷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类型孔隙度
元坝地区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
2023年
元坝地区大安寨段二亚段是该区页岩气勘探的新层系,如何提高其有机碳含量计算精度是靶窗优选的关键。在对前期理论方法继承发展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铀体积法”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通过对其它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分析和应用效果对比研究,认为研究区“拟合模型法”难以建立模型,“岩性扫描测井技术”、“ΔLog R技术”、“ANN技术”、“KNN算法”、“密度体积法”和“铀体积法”计算有机碳含量与实验分析相比,相对误差分别是11.74%、37.28%、5.54%、10.52%、14.09%和1.13%,其中“铀体积法”计算结果误差最小,解释精度最高。结合各方法原理分析认为,“铀体积法”是目前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计算最适合的方法。研究成果推动了元坝地区大安寨段二亚段陆相页岩气的勘探部署。
王燕雷有为
关键词:页岩气有机碳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