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言

作品数:9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可达性
  • 3篇铁路
  • 3篇陆路
  • 3篇陆路交通
  • 3篇城市
  • 2篇交通网
  • 2篇交通网络
  • 2篇高速铁路
  • 1篇多式联运
  • 1篇运量
  • 1篇中国铁路
  • 1篇铁路货运
  • 1篇铁路物流
  • 1篇期刊论文
  • 1篇区域可达性
  • 1篇网络
  • 1篇文化保护
  • 1篇物流
  • 1篇联运
  • 1篇煤炭

机构

  • 9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市规划设...

作者

  • 9篇黄言
  • 8篇宗会明
  • 2篇易峥

传媒

  • 2篇人文地理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速铁路对成渝城市群区域可达性和城市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被引量:42
2019年
利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日常可达性指数、经济潜力指数与可达性系数四项指标,分析高铁对成渝城市群县域可达性的影响。同时,基于引力模型测算高铁开通前后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高铁对城市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成渝城市群的区域整体可达性水平,并表现出显著的“廊道效应”;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差异显著,高铁建设在显著改善部分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同时扩大了相对可达性水平的差距;高铁建设强化了重庆主城区和成都市区的核心地位,且后者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得到提升,但仍与双核心保持着极大的差距;城市轴带在高铁推动下发育成型,但成渝一小时交通圈并未有效衔接,中部地区呈现“塌陷”的局面。
宗会明黄言
关键词:高速铁路可达性
中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国家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格局被引量:20
2020年
基于ArcGIS10.2软件平台,运用"可达性分析"和"重力模型"分析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41个交通节点城市的可达性和城市空间联系。结果表明:①中国西南地区陆路交通网络规模、等级和铁路密度均高于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国家间陆路交通网络建设不均衡。中国西南地区现有5条公路和2条铁路与东南亚国家连接。②中国西南地区陆路交通可达性明显优于东南亚国家。中国西南地区城市间的有效连接在2 h内实现,区域基本覆盖在4h内实现,而东南亚国家城市间的有效连接在4 h内初步实现,8 h实现区域基本覆盖。③根据城市空间联系格局与现有陆路交通可达性,提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主要有3条有潜力发展的陆路廊道,即重庆(成都)-昆明-仰光、重庆(成都)-昆明-万象-曼谷-新加坡、重庆-南宁(昆明)-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在未来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应利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契机,重点围绕这3条廊道建设和发展,并注重加强重庆、曼谷等重要节点城市和瑞丽、磨憨、凭祥等边境城市的联系。
宗会明杜瑜黄言
关键词:陆路交通可达性高铁
中国超大城市群陆路交通网络格局及可达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的新常态,而交通网络作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条件,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显著。基于中国现状陆路交通网络,从交通网络数量、结构、可达性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五个超大城市群交通网络布局特征及可达性格局。研究表明:①沿海城市群在交通网络密度上显著高于内陆城市群,但外围区域交通建设滞后成为各城市群的通病。同时,过度强化大城市周边交通以及交通走廊建设已经导致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出现交通网络布局的真空地带。②沿海城市群高等级路网比重更高,并已经形成覆盖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的交通骨架,内陆城市群普遍以低等级路网为主,核心城市间通行能力不足,交通设施有待改善。③高铁对城市群可达性影响显著,可达性中心往往集中于高铁枢纽和高铁沿线。其中,沿海城市群在内部可达性方面表现优越,但在对外可达性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和内陆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表现更为突出,传统的交通区位优势依然存在。
黄言宗会明罗舒畅易峥
关键词:城市群可达性
“城市触媒”理论在城市旧区更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在现阶段城市旧区更新中,"重建设、轻保护"的推倒重建模式十分普遍,给城市历史文化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然而,"城市触媒"理论的兴起与应用,为城市旧区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保护"与"建设"得以兼顾。北京798艺术区在"文化产业触媒"作用之下,由一个衰败的工业区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黄言
关键词:城市触媒文化保护
交通网络建设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于交通设施网络和需求网络的分析被引量:22
2020年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交通设施网络和交通需求网络下城市群一体化格局,并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群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城市间的联系渠道,有助于形成多中心、均衡化的交通设施网络格局,并塑造城市带和城镇密集区的雏形。(2)以客流衡量的交通需求网络依然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中心的双核心格局,多中心态势并不显著,但高铁的开通增强了城市客流网络。(3)交通设施网络的完善推动了成渝城市群形式一体化,但人口流动、产业合作等表现出的功能一体化水平依然偏低。因此,未来成渝城市群在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同时需要探索以交通促进城际人口流动、产业合作、城乡统筹等的发展路径,以交通网络建设带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最终实现区域深度一体化。
黄言宗会明杜瑜易峥
关键词:交通网络
2000年以来中国铁路货物运输格局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省际铁路物流数据,从国家和省域尺度对2000—2018年中国铁路货物运输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省铁路货物运输量为因变量,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铁路货物运输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中国铁路的货运能力和货运量均得到较大的提升,但铁路在货运市场中的地位经历小幅提升之后不断下降。②省际铁路货运量分布高度不均衡,极化态势显著。煤炭生产格局的调整以及煤炭产能的增加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北方省份在铁路货运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并提升煤运通道铁路的运输密度。此外,内陆省份的铁路货运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铁路货运市场逐渐萎缩。③铁路网络的拓展、多式联运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煤炭产能变化等因素对各省的铁路货运量影响显著,且这些因素对货物到达量和货物发送量的影响会有所不同。未来随着高速铁路货运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铁路货运仍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遇。
宗会明黄言季欣
关键词:铁路货运货运量煤炭运输铁路物流多式联运
基于多元城际客流的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交通流作为城市间要素流的重要表征,已逐渐替代传统研究中的城市属性数据,被用于城市网络分析研究中。基于成渝城市群51个城市单元间的铁路、公路客流,从联系强度和节点等级两个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呈现"双核、一轴、两带"布局,成渝、成绵乐、渝万客运专线以及沿江高速公路沿线成为高层级网络集中分布地带。(2)城市网络极化现象显著,成都市市区与重庆主城区辐射能力过强,高等级网络过于集中,次级城市网络发育不足。(3)公路运输仍是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的基础运输方式,覆盖率高,而高铁动车对城市网络等级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公路交通与普通列车。此外,行政要素依旧会对城市网络产生影响。
宗会明黄言胡佯佯
关键词:城市网络
高速铁路的社会经济影响与空间效应的研究进展--基于国际SCI和SSCI期刊论文的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高速铁路正在重塑区域空间格局,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检索获得的347篇高速铁路社会经济影响与空间效应研究相关的国际SCI和SSCI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从文献来源、发文量年际变化、作者和机构、载文期刊、研究主题等方面对全球高速铁路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高速铁路的空间效益、经济影响以及社会影响等三个方面对研究内容和主题开展了系统综述;最后从研究趋势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归纳了主要结论,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势与方向。结果表明,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推动下,全球高速铁路效应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在高速铁路的空间效应、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中国大陆学者在高速铁路效应研究上异军突起,成为近年来国际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但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以及研究成果影响力上与西班牙等欧美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
宗会明黄言
关键词:高速铁路
中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国家陆路交通 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格
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依,陆路交通方式最为便捷。本文基于Arcgis10.2软件平台,运用"可达性分析"和"重力模型"分析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41个交通节点城市的可达性和城市空间联系。结果显示:(1)中国西南...
宗会明杜瑜黄言
关键词:陆路交通可达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