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迅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弹簧圈
  • 1篇定位法
  • 1篇定位针
  • 1篇动脉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胸腔镜肺叶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离断
  • 1篇预充
  • 1篇针孔
  • 1篇三孔法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机构

  • 4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5篇边建伟
  • 5篇李凤卫
  • 5篇辛兴
  • 5篇陈应泰
  • 5篇吴迅
  • 4篇刘思杰
  • 1篇张晓峰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血管离断顺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情况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血管离断顺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59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n=29)和B组(n=30),两组均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其中A组先离断肺动脉再离断肺静脉,B组先离断肺静脉再离断肺动脉。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血清疼痛因子[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以及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和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NE、IL-6、TNF-α水平较术前升高,FEV_(1)%、FVC%、MVV%较术前降低,但两者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先离断肺动脉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但血管离断顺序对NSCLC患者术后疼痛、肺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相似,临床上可根据术中情况合理选择血管离断顺序。
辛兴李凤卫陈应泰边建伟刘思杰吴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动脉肺静脉
精准1.5cm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自发性气胸是最常见的胸外科急症,好发于青年患者,通常症状严重,难以预防,反复发作,更可导致学习、劳动能力的丧失,对于具有确切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已被临床广泛接受,且自发性气胸已成为VATS的最佳适应证之一[1]。传统VATS手术治疗气胸多采用"三孔法"
刘思杰李凤卫边建伟张晓峰辛兴吴迅陈应泰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操作孔三孔法肺大疱切口长度手术指征
针孔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术在肺癌局部治疗中的可行性及适应证的探讨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与目的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肺癌治疗,本文将探讨针孔胸腔镜下RFA在肺癌局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对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航天总医院胸外科,接受RFA治疗的2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 根据手术方式将21例患者分为胸腔镜下RFA组(8例患者共17个病灶)和CT引导下RFA组(13例患者共18个病灶),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无显著差异。胸腔镜下RFA组17个病灶均达到完全消融;CT引导下RFA组16个病灶达到完全消融,另外2个病灶因术中严重胸痛和气胸而中止了治疗。与CT引导下RFA组相比,胸腔镜下RFA组所需的平均手术时间更短(39.2±18.4 min vs. 49.3±25.6min,P=0.041);进行的穿刺消融次数更多(3.3±1.2 vs. 1.7±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RF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2/8),低于CT下RFA组的69.2%(9/13)(P=0.049)。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均顺利出院。两组均达到100%的局部控制率。在III–IV期的患者亚组分析中,胸腔镜下RFA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8.5个月,CT引导下RFA组为8.0个月。结论 针孔胸腔镜下RFA的安全性和疗效与CT引导下RFA的疗效接近,具有手术时间更短和术中并发症更少的优势,是晚期肺癌治疗的一个可行和有益的补充。
刘思杰吴迅辛兴岳超边建伟李凤卫陈应泰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肺肿瘤射频消融术
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法的初步探讨被引量:9
2019年
背景与目的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肺内小结节常用的术前定位方法,然而该方法仍有操作复杂、轻微并发症多等不足之处,我们将原有方法进行了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优化后的预充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9月-2019年1月间31例患者的35枚肺结节,于术前采用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然后施行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手术。统计分析定位操作相关数据、成功率、并发症、病理结果等。结果定位成功率97.1%,VATS切除成功率100%。CT定位时间平均10.1 min(5 min-31 min),微创切除病灶所需时间平均38.2 min(10 min-100 min)。术中发现微弹簧圈脱位回缩至胸壁内1例,通过充气膨肺状态下自胸壁穿刺点刺入穿刺针,成功定位肺内结节并予以切除。3例患者定位后发生微量气胸,但无需闭式引流处理。3例患者出现肺内血肿。35枚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为:高分化腺癌15例,原位癌7例,微浸润腺癌5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肺内淋巴结增生、炎性结节各2例。结论采用预充式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小结节简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李凤卫陈应泰边建伟辛兴吴迅
关键词:断层扫描
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早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3)。给予观察组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CT引导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定位时间、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一次定位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最大自主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比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和总得分较术前升高(P<0.05),但两组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和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时,采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有助于术前精准定位病灶,缩短术中定位时间和引流时间,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辛兴李凤卫陈应泰边建伟刘思杰吴迅
关键词:肺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