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文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龙门山
  • 2篇四川盆地
  • 2篇构造带
  • 2篇二叠系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质
  • 1篇断层
  • 1篇隐伏
  • 1篇隐伏断层
  • 1篇造山带
  • 1篇中段
  • 1篇山带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纪
  • 1篇烃源
  • 1篇烃源条件
  • 1篇推覆
  • 1篇推覆构造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周建文
  • 4篇曾庆
  • 4篇徐世琦
  • 3篇李毅
  • 2篇洪海涛
  • 2篇胡恒智
  • 1篇李晓玲
  • 1篇宋明玮
  • 1篇何智慧
  • 1篇唐大海
  • 1篇张光荣
  • 1篇陈莎
  • 1篇宋明伟
  • 1篇罗寿兵
  • 1篇路中侃
  • 1篇杨光

传媒

  • 4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造山带控制下的四川复合前陆盆地初析被引量:8
2012年
深入研究四川盆地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对该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2008—2010年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研究的成果,将川西前陆盆地和大巴山前陆盆地合二为一,通称为四川前陆盆地,并给出了支持这一观点的4点主要证据,即: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形成机制对前陆盆地的影响、"形"与"质"两方面的统一性、共同拥有同一个前陆隆起带。重点分析了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原型盆地与主控造山带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前陆盆地经历了不同时期由不同造山带控制、沉积范围变化大、沉积中心频繁迁移的复杂演化过程,不同类型盆地的垂向叠置,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横向叠加,构成了多造山带控制下的复合型前陆盆地。最后,对盆地构造区带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造山带后缘推覆构造带、造山带前缘出露前锋逆掩推覆构造带、造山带山前隐伏前锋构造带、前陆盆地中央坳陷带、前陆盆地前缘斜坡带、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区等6个一级构造带以及15个次级构造带。
曾庆杨光罗寿兵周建文徐世琦唐大海宋明玮
龙门山北段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与二叠系含油气远景被引量:9
2004年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是指广元 -江油 -安县永安镇 ,呈NE -SW走向 ,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的北西边界为马角坝断裂带 ,南东边界大致为龙门山前陆盆地北西侧的白垩系边界面 ,北东至广元射箭河一带。在该带里二叠系栖霞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含油气前景日益显现出来。通过研究得出了几点认识 :(1)提出了一种新的、更能体现油气地质特征的龙门山推覆体构造带的划分方法。(2 )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存在有丰富的烃源条件。 (3)二叠系栖霞二段砂糖状白云岩有良好的储集条件。(4 )运移聚集条件与之匹配好 ,并认为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徐世琦周建文曾庆李毅陈莎李晓玲
关键词:构造带二叠系隐伏断层龙门山储集条件烃源条件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被引量:23
2005年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是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是天然气的有效储集场所。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储集类型有4种,以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要的储集类型。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分布在该段的中上部位,具有储层发育段数多、累厚大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孔隙度大于3%的有效储层累为24.15m,占砂糖状白云岩厚度的56.08%,且中低孔渗段储层中夹有高孔渗段储层。储层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展布呈椭圆型,西宽东窄,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面积大,达2276.4km2。储层发育最好的区块是0号与1号断层之间、1号与2号断层之间以及2号与3号断层之间所夹的推覆体岩片,砂糖状白云岩厚度在30m以上。
徐世琦周建文曾庆李毅张光荣胡恒智
关键词:二叠系白云岩储层
川东地区南门场构造中段构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四川盆地东部南门场构造具有川东高陡构造的普遍特征,地面地质条件恶劣,地腹构造相当复杂,地震剖面在构造顶部成像困难。因对其构造主体部位构造特征认识模糊,导致勘探进展缓慢。现利用构造中段主体部位两口钻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对门2井地层层序重新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倾角、井斜数据及邻区钻井的对比资料,以地震剖面为背景,尽可能精确地恢复了门2井区的地腹构造形态;这一构造模式较为接近钻井实际情况,可对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新的参考。
洪海涛路中侃周建文
关键词:四川盆地高陡构造地层划分石炭纪
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文章以大量的野外调查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变形特征,首次提出龙门山北段浅部滑脱层系为飞仙关组上部泥岩层段,而不是如川东或川东北地区一样的嘉陵江组膏盐岩层;总结了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样式;通过大剖面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更能体现油气地质特征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划分方法;采用地震剖面作了构造变形恢复的探索性研究,以此计算复位推覆岩片的推覆距离,进而确定推覆地层的原始沉积位置。这一系列研究,对指导地震资料解释、对储层的横向分布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该地区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建文曾庆徐世琦李毅洪海涛宋明伟胡恒智何智慧
关键词:四川盆地龙门山推覆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