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波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稠油
  • 1篇油井
  • 1篇有效功
  • 1篇有效功率
  • 1篇受力
  • 1篇受力分析
  • 1篇排量
  • 1篇杆柱
  • 1篇抽油
  • 1篇抽油泵
  • 1篇稠油井
  • 1篇大排量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袁波
  • 2篇杜林辉
  • 2篇梁志艳
  • 2篇刘玉国
  • 1篇任文博
  • 1篇杨志
  • 1篇李浩
  • 1篇姜建华
  • 1篇陈华强
  • 1篇唐健

传媒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中外能源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83/44侧向进油大排量抽稠泵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具有超深、超稠,以及高密度、高黏度、高含胶质沥青质、高含硫化氢、高矿化度的"两超五高"特点,50℃原油黏度在1500^(210×104)mPa·s之间,原油黏温拐点深度为2500~5000m,采用掺稀油降黏方式生产。常规抽稠泵受排量限制,难以满足稠油举升需求;电泵运行寿命短,成本高。为提高机采井运行寿命,降低采油成本,在常规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基础上,研制CYB-83/44侧向进油大排量抽稠泵。该泵上泵筒长度10.2m,最大冲程8.7m,进油通道仅为0.2m,进油口直径达到51mm,配套8m冲程抽油机,最大理论排量可达179m3/d。根据柱塞外径尺寸,设计了两种管柱及杆柱组合方式,并分别在稠油井中进行了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油井地层产量增加,稀稠比下降,有效泵效提高,且与电泵相比,免修期增加,采油成本显著下降,可替代小排量电泵在超稠油区块推广应用。
刘玉国杜林辉梁志艳陈华强袁波
关键词:大排量
掺稀稠油井系统效率计算方法改进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塔河油田掺稀稠油井系统效率测算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Y/T 5264—2012《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中抽油井系统效率测算方法的深入研究,分析了现行抽油井系统效率计算标准不适合稠油井的原因,即未考虑抽油泵克服泵出口至井口的流动摩阻做功,导致稠油井有效功率和系统效率被低估。基于此认识,推导了考虑环空与油管内流体密度差、泵出口以上油管内摩阻和掺稀泵影响的有效功率与系统效率计算新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该方法适用于稀油井、普通稠油井及掺稀稠油井,便于系统效率的横向对比,对于科学客观评价普通稠油井和掺稀稠油井的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刘玉国任文博袁波李浩杨志
关键词:有效功率抽油泵
稠油掺稀液压反馈式抽稠泵杆柱设计优化被引量:4
2013年
塔河油田为碳酸盐岩超深、超稠油油藏,因油稠配合掺稀生产,有杆泵举升主要以针对稠油掺稀设计的液压反馈式抽稠泵为主。对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在掺稀井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各种载荷的构成因素进行敏感性评价,得出动液面及混合液黏度是影响载荷的最敏感因素。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杆柱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杆柱断脱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实测及计算数据对比,得出优化后杆柱受力计算误差更小、受力状况评价更加准确的结论,应用优化后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目前各种机杆泵组合情况下的最大抽深,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袁波杜林辉梁志艳唐健姜建华
关键词:稠油受力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