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俐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与其子女孤独症行为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的交互作用。方法 以2014年深圳市龙华新区新入园的小班(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填写问卷,询问儿童年龄、性别、早产、低出生体重、父母学历、父母生育年龄、家庭收入等,用孤独症行为量表评估儿童孤独症行为,按筛检界值31分和诊断界值62分将儿童分为正常组(〈31分)、亚临床组(31~61分)和疑似临床组(≥62分)。控制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母亲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对儿童孤独症行为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结果 孕期母亲被动吸烟与儿童孤独症行为呈正相关(亚临床组:OR=1.48,P〈0.05;疑似临床组:OR=2.85,P〈0.05),孕期母亲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组:OR=1.04,P〉0.05;疑似临床组:OR=0.75,P〉0.05)。分层分析显示,孕期母亲未被动吸烟的儿童中,孕期母亲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呈负关联(疑似临床组:OR=0.30,P〈0.05);孕期母亲补充叶酸的儿童中,孕期母亲被动吸烟与儿童孤独症行为显著正关联(亚临床组:OR=1.52,P〈0.05;疑似临床组:OR=4.45,P〈0.05)。进一步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孕期母亲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对儿童孤独症行为疑似临床组的交互作用明显(OR=5.30,P〈0.05)。结论 孕期母亲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关联,且存在交互作用。
- 蒋辉刘俐孙灯利尹晓娜陈招弟吴传安陈维清
- 关键词:孤独症叶酸被动吸烟孕期
- 家庭亲密和师生依赖对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多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与师生依赖对学龄前儿童进入幼儿园1年后的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深圳市龙华区7 465名新入园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由其主要照护人填写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价其入园前的家庭亲密状况及入园时多动行为。1年后进行随访,再次由主要照护人使用PSQ评价儿童的多动行为,由主班教师填写师生关系量表(STRS)评价其入园第一年的师生依赖水平。校正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学龄前儿童基线时的多动指数后,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亲密、师生依赖与多动行为关联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多动行为的发生与家庭亲密呈负关联(OR=0.85,95%CI=0.75~0.97,P=0.01),与师生依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93~1.08,P=0.98),进一步分析提示家庭亲密和师生依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的多动行为的关联存在交互作用(OR=0.96,95%CI=0.92~0.99,P=0.03)。家庭亲密(OR=1.08,95%CI=0.88~1.34,P=0.47)、师生依赖(OR=1.03,95%CI=0.93~1.15,P=0.53)对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多动行为的改善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亲密和师生依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新发多动行为的关系存在效应修饰作用。
- 梁健君刘俐孙灯利尹晓娜陈招弟吴传安陈维清
- 关键词:多动行为学龄前儿童
- 深圳市儿童家庭环境因素与入园适应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与儿童入园适应的关系,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深圳市龙华区2015年所有新入园儿童14 933名,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入园适应教师问卷对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评估儿童的家庭精神环境和入园适应情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控制混杂因素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入园适应总分与家庭亲密度(B=0.32)和知识性(B=0.21)呈正相关,与家庭矛盾性(B=-0.27)呈负相关(P值均<0.05)。进一步对儿童入园适应各维度分析显示,儿童入园后的情绪稳定与家庭亲密度(B=0.07,P=0.047)呈正相关;人际关系与家庭亲密度(B=0.08)和娱乐性(B=0.04)亦呈正相关,与家庭矛盾性(B=-0.07)呈负相关(P值均<0.05);学习活动与家庭亲密度(B=0.09)呈正相关,与家庭矛盾性(B=-0.06)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入园适应受家庭环境影响,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 冯晓颖刘俐尹晓娜孙灯利陈招弟吴传安陈维清
- 关键词:家庭环境暴露精神卫生儿童
- 早期教养人及教养人更换与儿童焦虑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养育者及养育者更换与儿童焦虑的关系,为儿童焦虑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深圳龙华儿童队列。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9 289名3-4岁儿童的焦虑进行调查,用自编问卷调查儿童早期教养人及教养人更换的情况。结果 儿童4-6月、7-12月、〉1-2岁、〉2-3岁期间,由父母教养组(0.43±0.35,0.43±0.35,0.43±0.35,0.43±0.34)和母亲与祖辈一起教养组(0.44±0.34,0.44±0.34,0.43±0.34,0.44±0.34)的儿童焦虑得分均比祖辈或其他教养组(0.47±0.38,0.47±0.37,0.47±0.37,0.47±0.37)的得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期没有更换教养人组(0.43±0.34,0.42±0.34)儿童焦虑得分均比更换教养人1次组(0.47±0.36,0.46±0.35)和更换教养人2次组(0.48±0.38,0.49±0.38)得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早期教养人为父母的儿童焦虑发生可能性较小;而早期更换教养人,则儿童焦虑发生可能性增大。应提倡在儿童早期应由父母教养,或者在教养过程中尽可能少更换教养人。
- 孙灯利冼丹霞温国明杨伟康尹晓娜刘俐赵雅芬吴传安
- 关键词:焦虑精神卫生儿童
- 父母教养方式和3岁学龄前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以学龄前3岁儿童为对象,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品行问题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区新入园儿童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教养方式(Egna Minnen Betraffande Uppfostran-Parents,EMBU-P)问卷、Conners父母用症状量表中品行问题因子向主要照护人收集儿童一般情况、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品行问题等资料。共发放10972份问卷,回收9289份有效问卷。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教养方式与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结果 349名(3.8%)儿童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临界值。在控制父母年龄、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儿童品行问题与父母拒绝(OR=1.17,P<0.01)、控制/过度保护(OR=1.03,P<0.01)和情感温暖(OR=0.98,P<0.01)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拒绝(OR_父=1.16,P<0.01;OR母=1.17,P<0.01)、父亲的情感温暖(OR_父=0.96,P<0.01)和母亲的控制/过度保护(OR_母=1.04,P<0.01)与品行问题存在统计学关联,该关联在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儿童中基本相同。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学龄前儿童品行问题的影响因素,在预防和治疗儿童品行问题时应给予关注。
- 张雨琪刘俐孙灯利尹晓娜陈招弟吴传安陈维清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
- 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与3岁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参加孕妇学校与3岁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及其可能路径,为开展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深圳市龙华区2014—2016年间新入园的40 237名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情况,并使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量表评价品行问题。采用Cox回归探讨孕期参加孕妇学校与学龄前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并评价孕期被动吸烟、母乳喂养和孩子的户外活动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 403(3.4%)名儿童品行问题得分高于临界值。不同性别、父母亲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婚姻状况儿童品行问题异常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控制儿童性别、父母学历、家庭收入、父母婚姻状况等混杂因素后,母亲孕期不参加孕妇学校与儿童3岁时的品行问题呈正相关(PRR=1.23,95%CI=1.11~1.37)。母亲孕期被动吸烟、母乳喂养、0~3岁孩子户外活动情况分别在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与儿童3岁时的品行问题中起中介作用,分别解释总变异的36.8%,3.0%和5.4%。结论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可降低儿童3岁时的品行问题,主要通过降低孕期母亲被动吸烟、增加母乳喂养和孩子户外活动实现。
- 张超刘俐尹晓娜孙灯利陈招弟吴传安陈维清
- 关键词:母亲精神卫生儿童
- 母亲孕期心理压力及营养状况与儿童多动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心理压力、营养状况与儿童多动指数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深圳龙华儿童队列。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9 289名3~4岁儿童的多动指数进行调查,用自编问卷调查其母亲孕期的心理压力及营养状况。结果 (1)母亲孕前、孕中、孕后3个时期心理压力大组儿童多动指数得分均高于心理压力小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亲孕前、孕中两个时期营养状况差组儿童多动指数得分均高于营养状况好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孕期心理压力越大,营养状况越差,儿童多动指数得分越高,儿童越可能多动。因此,应注意母亲孕期保健,减轻母亲孕期心理压力,适当增加孕期营养。
- 温国明冼丹霞温慧莹杨伟康尹晓娜孙灯利刘俐赵雅芬吴传安
- 关键词:儿童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