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国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0篇干细胞
  • 8篇造血
  • 8篇急性
  • 7篇移植物抗宿主
  • 7篇移植物抗宿主...
  • 7篇造血干
  • 7篇造血干细胞
  • 7篇植物抗宿主病
  • 7篇抗宿主病
  • 7篇干细胞移植
  • 6篇造血干细胞移...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急性移植物抗...
  • 5篇骨髓
  • 4篇亚群
  • 3篇异基因
  • 3篇体外扩增
  • 3篇基因

机构

  • 2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1篇刘庆国
  • 19篇韩明哲
  • 18篇冯四洲
  • 17篇王玫
  • 16篇黄勇
  • 16篇姜尔烈
  • 12篇杨栋林
  • 12篇周征
  • 11篇翟文静
  • 10篇周世勇
  • 7篇王荷花
  • 7篇阎嶂松
  • 6篇魏嘉璘
  • 6篇王志东
  • 4篇邱录贵
  • 3篇何祎
  • 3篇严文伟
  • 3篇张莉
  • 2篇王津雨
  • 2篇邹德慧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亚群Ⅰ、Ⅱ型细胞与aGVHD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Ⅰ、Ⅱ型细胞在移植早期的变化,探讨其在aGV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在移植后一个月内每周采取外周血,与IMDMI:1混匀后,加入PMA、伊能霉素、莫能霉素刺激培养4小时...
刘庆国姜尔烈黄勇周世勇王荷花何依王志东王玫周征翟文静冯四洲韩明哲
文献传递
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第一次慢性期
目的:评价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第一次慢性期(CP)的疗效。方法:CML CP患者51例,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TBI/Cy)为主或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
何祎冯四洲王玫魏嘉璘杨栋林秦铁军邱录贵王志东黄勇姜尔烈刘庆国周世勇韩明哲
文献传递
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诱导树突状细胞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方案从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诱导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及评价不同诱导方案诱导DC的效果。方法免疫磁珠法纯化骨髓CD34+细胞。在有血清条件下应用两步法:SCF+FL+TPO+IL-3扩增2周,然后以GM-CSF+IL-4+TNF-α(GI方案)或GM-CSF+TNF-α(GT方案)诱导DC;或者一步法:SCF+FL+TPO+IL-3+GM-CSF+TNF-α直接作用2周扩增诱导DC。通过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分析、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X)内吞实验检测DC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诱导后细胞较0d或诱导前细胞高表达DC相关标记(CD1a、CD80、CD86、CD40、CD54、HLA-DR)。两步法GI方案诱导10d,总细胞扩增倍数、CD1a+DC扩增倍数分别为(198±178)倍和(122±129)倍,与GT方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诱导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明显高于后者。一步法扩增诱导2周时总细胞数扩增(43±16)倍,CD1a+DC数是0d接种细胞的(4±2)倍。结论两步法能从正常CD34+细胞诱导产生大量DC,GI方案优于GT方案。两者扩增效率均优于一步法。
杨栋林姜尔烈阎嶂松黄勇刘庆国周征王玫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CD34^+细胞体外扩增
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防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A(CsA)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效果。方法根据所用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将1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移植后采用以FK506为主的方案预防GVHD(FK506组,n=36例),另一组采用以CsA为主的方案预防GVHD(CsA组,n=82例)。观察两组患者aGVHD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造血重建情况、存活率、原发病的复发率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结果FK506组和CsA组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0.0±8.8)%和(50.7±5.6)%(P>0.05),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3.0±6.1)%和(31.0±5.2)%(P<0.05),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8±2.7)%和(12.3±3.7)%(P>0.05)。采用FK506及甲泼尼龙(MP)治疗Ⅰ~Ⅱ度aGVHD的效果优于CsA与MP组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Ⅲ~Ⅳ度aGVHD,FK506与MP组合明显优于CsA与MP组合(P<0.05)。两组在造血重建时间、患者存活率、无原发病的存活率以及原发病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K506组16.7%患者血糖升高,而CsA组血糖升高者仅占1.2%。结论FK506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aGVHD,其总体效果优于CsA。
黄勇姜尔烈王玫杨栋林闫嶂松刘庆国魏嘉璘冯四洲邱录贵韩明哲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他克莫司环孢菌素移植物抗宿主病
T-bet表达在预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转录因子T bet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评估T bet与aGVHD的相关性。方法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2 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患者预处理前、0、移植后 14 (+14 )、+2 8、+42天骨髓单个核细胞(MNC)T bet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llo HSCT患者出现aGVHD时 ,骨髓MNCT betmRNA的表达较出现前增高 ,治疗后降低 ;+14天 ,在T betmRNA的表达较预处理前增高的 12例患者中有11例 (91.7% )发生aGVHD ,表达未增高的 8例患者中有 1例 (12 .5 % )发生aGVHD。结论 allo HSCT后患者T betmRNA的表达较预处理前增高 ,发生aGVHD的可能性大。用定量或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T
阎嶂松刘庆国杨栋林周世勇姜尔烈黄勇王荷花翟文静周征王玫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T-BET表达抗宿主病AGVHD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皮肤色素沉着、粘膜白斑、指/趾甲发育不良及骨髓造血衰竭——先天性角化不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正>先天性角化不良(DC)是一多系统受累的少见遗传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口腔粘膜白斑、指/趾甲发育不良三联征,绝大部分患者终将伴发骨髓造血衰竭,为主要致死原因, 少数患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首发表现,需与...
刘庆国王慧君张莉张丽红庞爱明储榆林张凤奎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第一次完全缓解期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对急性白血病 (AL) (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M3 型 )患者第 1次完全缓解 (CR1)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AL CR1期HSCT患者 14 0例 ,其中HLA相合同胞供者allo HSCT 4 6例 ,auto HSCT 94例 ,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TBICy)、白消安 +环磷酰胺 (BuCy)以及马法兰 +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MAC)方案。allo HSCT组予以环孢菌素A(CsA)或联合甲氨蝶呤 (MTX)或FK5 0 6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auto HSCT组自体骨髓净化 39例 ,移植后免疫治疗和 (或 )维持化疗 38例。结果  14 0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髓系造血重建 ,中位随访时间 70 0 (18~ 5 5 6 3)d ,auto HSCT组与allo HSCT组比较 :移植后 5年无白血病生存 (LFS)率 [分别为 (5 1.5± 5 .4 ) %和 (5 2 .8± 7.6 ) % ]相近 (P >0 .0 5 ) ;累积移植相关死亡率 [分别为 (14 .4± 4 .1) %和 (37.6± 7.8) % ]后者显著增高 (P <0 .0 5 ) ;累积复发率 [分别为 (5 2 .0± 5 .5 ) %和 (2 6 .3± 6 .9) % ]前者明显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uto HSCT组中自体骨髓净化和移植后治疗患者与未经相应处理患者比较 ,5年LFS率显著提高 ,分别为 (6 2 .8± 6 .8) %和 (38.4± 8.4 ) % ,P
王荷花冯四洲王玫魏嘉璘姜尔烈张莉黄勇周世勇刘庆国邱录贵韩明哲严文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他克莫司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2002年
王玫邹德慧魏嘉璘冯四洲杨栋林刘庆国周世勇刘芳马巧玲聂能韩明哲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移植物抗宿主病
重组人IL-2联合-α干扰素激活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首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2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α干扰素激活骨髓自体移植治疗首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造血重建能力。方法24例首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15例,中位年龄26岁(9~40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9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AHL)2例。预处理方案包括单次全身照射(sTBI)10 Gy+环磷酰胺(Cy)60 mg/kg×2次12例,sTBI 7 Gy+Cy 60 mg/kg×2次+阿糖胞苷(Ara-C)2 g/(m2.d)×2次5例,sTBI 9 Gy+Cy 60 mg/kg×2次+鬼臼乙叉苷(VP-16)200 mg/d×2次或鬼臼毒素(VM-26)200 mg/d×2次4例,MAC方案(马法兰Mel 160 mg/m2+Ara-C1 g/m2 Q12 h×6次+Cy60 mg/kg×2次)3例。进行IL-2联合-α干扰素激活自体骨髓并移植,移植后观察患者造血重建、长期无病生存率、移植相关死亡率、复发率及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结果移植后除2例患者因严重感染早期死亡外,所有22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移植相关死亡3例,6例复发,15例患者持续完全缓解90个月(79~102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2.5%±9.9%及27.3%±9.5%。结论IL-2联合-α干扰素激活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首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冯四洲韩俊领姜容赵英新王玫张乃红陈鲁宁王津雨张桂新刘庆国韩明哲
关键词:激活骨髓自体骨髓移植急性白血病
Vα24 NKT细胞的细胞因子生成调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培养体系对经α-半乳糖酰基鞘氨醇(a-GalCer)体外扩增的NKT细胞的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每份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标本分为3~4组:a[IL-2加IL-15,n=6]、b[IL2加IL-15加IL-12加γ干扰素(IFN-γ),n=6]、c[IL-2加IL-15加IL-7,n=6]、d[IL-2加IL-15加IL-7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n=4]。培养中加入a-GalCer和相应细胞因子,12d后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NK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并用细胞胞内染色法测定细胞因子生成。结果:①扩增的NKT细胞CD4^+亚群中IL-4^+细胞比例高于CD4^-亚群(P〈O.01);2亚群中IFN-γ^+。细胞比例相当(P〉O.05)。②各组NKT细胞中,b组IL-4^+比例低于a组(P(0.01),C和d组均高于a组(均P(0.05),d和C组结果相当(P〉0.05);而b组IFN-γ^+比例略高于a组,但P〉0.05,d组低于a组(P〈0.05),C组与a组的结果相近(P〉0.05)。③各组CD4^+NKT细胞亚群中,b组IL-4^-细胞比例低于a组(P〈0.01),C和d组高于a组(均P(0.01),而C和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NKT细胞中,IL-4^+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NKT细胞中,IFN-γ^+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NKT细胞中,IFN-γ^+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体系,能调节经a-GalCer扩增的Va24NKT细胞IL-4和IFN-γ的生成,IL-7和G-CSF有助于IL-4的生成,而IL-12和IFN-γ有助于IFN-γ的生成。
黄勇姜尔烈周征刘庆国翟文静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NKT细胞细胞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