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君

作品数:11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益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3篇年龄
  • 3篇甲状腺
  • 3篇骨密度
  • 2篇型胶原
  • 2篇血清
  • 2篇血糖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碱性磷酸酶
  • 2篇骨钙
  • 2篇骨钙素
  • 2篇氨基末端
  • 2篇氨基末端肽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病患

机构

  • 9篇益阳市中心医...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益阳市...

作者

  • 11篇刘丽君
  • 8篇贺佩祥
  • 5篇罗湘杭
  • 4篇彭韦霞
  • 3篇廖二元
  • 3篇钟雅琴
  • 3篇曹行之
  • 3篇伍贤平
  • 3篇李菊香
  • 3篇谢辉
  • 2篇任志强
  • 2篇徐雪辉
  • 2篇张红
  • 2篇彭可
  • 1篇李菊香
  • 1篇彭可
  • 1篇郭丽娟
  • 1篇杨玲凤
  • 1篇赵勤
  • 1篇单鹏飞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骨转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2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97名48~80岁女性志愿者的血清MMP-1、MMP-2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OC)及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正位1~4总体、股骨颈、华氏区、髋部总体的骨密度.结果 MMP-1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MMP-2与骨密度呈较弱的负相关,校正年龄与体重指数后,MMP-2与股骨颈、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消失;MMP-2与BAP、OC、NTX正相关(P<0.0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MMP-2水平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血清MMP-2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相关联,血清MMP-2水平升高可能为高骨代谢转换过程(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一种伴随表现.
刘丽君罗湘杭郭丽娟廖二元伍贤平谢辉张红曹行之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绝经后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388例,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28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饮食及运动方案。另外,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根据血糖调节胰岛素剂量,可联用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持续2周-3个月,根据病情停药或者改为口服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1年,定期检测体质指数(BMI)、血糖〔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空腹C肽及餐后C肽)水平。对临床缓解病例追踪1-10年。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34例(31.5%)脱离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治疗,仅需饮食与运动控制(时间长者已达12年);46例(42.6%)改用口服降糖药,其中30例(27.8%)仅用1种非胰岛素促泌剂,16例(14.8%)需联用2种或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28例(25.9%)继续用胰岛素治疗,其中16例(57.1%)胰岛素日用量〈30 U,12例(42.9%)日用量≥30 U。对照组18例(6.4%)仅需饮食与运动控制;180例(64.3%)需用口服降糖药;82例(29.3%)使用胰岛素。两组患者病情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逆转部分T2DM病程,使部分患者至少短期内脱离药物治疗,并对病情转归产生持续有益的影响,效果优于口服降糖药物。
刘丽君贺佩祥彭韦霞钟雅琴任志强李菊香彭可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预后
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腰椎正位总体、腰椎侧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各部位BMD均在20~29岁年龄组最高,29岁之后随增龄而缓慢下降;40~6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显著性。除腰椎侧位BMD外,吸烟组其他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sOC和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两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显著性。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位及Ward's区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杨玲凤赵勤张红伍贤平谢辉刘丽君单鹏飞曹行之罗湘杭廖二元
关键词:吸烟骨密度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在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T2DM)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与阴性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该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413例,测量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的检出率,排除其中7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剩余338例患者分为A组(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组,60例)和B组(甲状腺相关抗体阴性组,27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构成比、血糖、体质量指数(BMI)、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及血脂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女性患者高于A组,且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体A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三酰甘油水平低于B组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治疗前有更高的血糖水平,但三酰甘油较低。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抗体的异常,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钟雅琴贺佩祥刘丽君彭韦霞彭可丁婷熊丹
关键词:甲状腺自身抗体血糖
脂联素与骨代谢
2007年
脂肪细胞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统称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胶原样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脂联素及其受体可在成骨细胞表达,脂联素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方式诱导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活性。对脂联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肥胖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为同时防治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提供新思路。
刘丽君罗湘杭
关键词:脂联素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代谢肥胖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HLI)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1年收治的39例HL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采用单纯保肝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甲状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LI患者临床症状有体重减轻、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下降等,主要体征有甲状腺肿大、双下肢水肿、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等。死亡2例,病死率占5.1%。治疗后治疗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患者同时具有甲亢和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显示淤胆型肝炎。此病预后较好,治疗的关键是抗甲状腺治疗。
李菊香贺佩祥刘丽君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
男性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与BMD的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9名20-80岁男性志愿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用DEXA(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正位(AP)L1-L4总体、腰椎侧位、股骨颈、Wards区(华氏区)及髋部总体的面积BMD。结果(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sOC、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呈负相关,r分别为-0.007,-0.100。BAP与腰椎正位总体、腰椎侧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负相关,r分别为-0.190、-0.087、-0.175、-0.128、-0.128(P〈0.05)。(2)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的影响后,sOC和各部位BMD相关性消失;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相关性仍存在,r分别为-0.164、-0.171、-0.148、-0.191、-0.105(P〈0.05)。(3)以50岁为切点,将所有样本按年龄分两段,偏相关分析显示50岁以前sOC、sNTX和BAP与各部位BMD无显著相关;50岁以后除腰椎侧位外,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06、-0.256、-0.183、-0.126(P〈0.05)。sOC与各部位BMD无显著相关,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202(P〈0.05)。(4)按BMD分组,方差分析显示50岁以上年龄匹配男性骨质疏松组BAP高于正常对照组与低骨量组,NTX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分别以各部位BMD为应变量,年龄、BMI、吸烟(每日吸烟数量×烟龄)、BAP、sOC和sNTX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年龄、体重指数为各部位BMD的独立决定因子;吸烟为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及Wards区BMD的独立决定因子。BAP为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的独立决定因子,解释其BMD变化的百分数�
刘丽君罗湘杭廖二元伍贤平谢辉曹行之贺佩祥
关键词: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密度年龄
健康成年男性血脂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血脂异常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男性血脂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与分布特征。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489名20~80岁男性志愿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G、HDL与年龄无显著相关,LDL、TC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校正是否吸烟后,LDL、TC与年龄相关性仍存在,相关系数为0.123~0.173(P<0.05)。②总体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7.8%,20岁以后即有40%以上人群出现血脂异常,并随年龄增加,30~69岁年龄组的检出率为54.3%~68.8%,70岁以后下降。③血脂异常的类型以TC异常与TG异常为多,其余依次为高LDL血症、高TC合并高TG血症、低HDL血症,分别为42.0%、28.7%、24.8%、19.1%、12.7%。结论:①成年健康男子血脂异常随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②血脂异常的类型以TC异常与TG异常为多。
刘丽君贺佩祥罗湘杭任志强
关键词:血脂血清总胆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96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亚临床甲减,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根据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FT_3、FT_4、TSH)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T_3、FT_4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上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可协同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的血糖控制效果,纠正甲状腺激素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彭韦霞刘丽君贺佩祥彭可钟雅琴徐雪辉李菊香陈锋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左旋甲状腺素
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住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28例、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20例、预混胰岛素组36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12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以空腹血糖(FPG)<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8.0 mmol/L出院。出院后坚持原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3个月后停止所用治疗并连续监测1个月血糖,每周测3次FPG、2hPG,如1个月内有3次或以上FPG≥7.0 mmol/L或2hPG≥10.0 mmol/L视为治疗失败,否则视为治疗成功。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入院后第2天和3个月随访期结束时空腹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抽血查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空腹C肽(FCP)、C-反应蛋白(CRP),口服75 g葡萄糖粉后2 h抽血查2hPG,餐后2小时C肽。统计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功缓解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因素。结果治疗后总成功率为73.9%。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成功率为82.1%(23/28);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为80.0%(16/20);预混胰岛素组为61.1%(22/36);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为83.3%(10/12)。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成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与预混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FPG、2hPG、HbA1c、TG、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FCP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与失败组年龄,治疗前BMI、FPG、FCP、TG、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98±4.68)、(56.79±7.65)岁,(25.03±2.46)、(28.16±2.09)kg/m2,(11.89±2.61)、(14.75±2.75)mmol/L,(1.85±0.70)、(0.88±0.54)ng/mL,(1.05±0.68)、(2.41±0.84)mmol/L,(8.19±0.74)、(10.62±1.19)mg/L,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进行胰岛素治疗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
彭韦霞刘丽君贺佩祥李菊香徐雪辉
关键词:抽样研究血糖年龄因素C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