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信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风湿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菌群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3篇高通量
  • 3篇高通量测序
  • 3篇测序
  • 3篇肠道
  • 3篇肠道菌
  • 3篇肠道菌群
  • 2篇湿病
  • 2篇受体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关节炎

机构

  • 8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王信
  • 7篇李志军
  • 6篇王健
  • 6篇郭文静
  • 4篇陈琳洁
  • 3篇谢长好
  • 2篇梅永君
  • 2篇江超
  • 2篇王涛
  • 1篇李季青
  • 1篇周瀛
  • 1篇潘少君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及评估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差异性。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4例RA患者和14例pSS患者的晨起粪便。收集每份粪便样品的细菌总DNA,PCR扩增,应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DNA基因的V3~V4区进行测序,得出2组样本的菌群生物信息数据,然后结合文献智库信息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组间OTU分析、菌群结构多样性分析以及差异分析。结果:利用Shannon指数等绘制稀释曲线,并进行数据复杂度分析,结果显示所测数据量完整,可以反映研究对象中所有微生物的多样性信息。菌群多样性比较:2组α多样性指数分析中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结构比较: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的主要菌门和主要菌属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结构的差异性分析:高维生物标识和基因组特征分析显示2组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DA SCORE(effect size)大小,RA组核心菌群是Proteobacteria门、Bifidobacterium-adolescontis种,pSS组核心菌群是Bacteroidetes门、Bacteroidia纲、Bacteroidales目。结论:2种疾病肠道菌群具体种类上存在差异性。
王健梅永君郭文静孙超王信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诱骗受体3在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DcR3)的水平,分析其在RA、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33例,SLE患者血清35例,健康对照者30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DcR3水平,并分析血清DcR3水平与IFN-γ的相关性,各组均数的比较采用ANOVA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血清DcR3水平(4 630.03±3 182.24)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80.53±150.06)pg/ml,P=0.002]及SLE患者组[(1 068.77±881.86)pg/ml,P=0.011],RA患者血清DcR3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s=0.775,P<0.05)。SLE患者血清DcR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论 DcR3在RA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且与血清IFN-γ水平变化呈正相关;DcR3在SLE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但不具统计学意义。
王信王健江超李季青郭文静陈琳洁李志军潘少君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诱骗受体3Γ-干扰素
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内TLR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内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LE患者60例和正常健康人3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每份标本均分为4组体外培养,即空白对照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寡聚脱氧核苷酸(Cp G-ODN)组、Cp G-ODN+TGP组和TGP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RPMI-1640完全培养液,其他3组分别加入Cp G-ODN(ODN终浓度1μmol·L-1)、Cp G-ODN+TPG(TPG最适终浓度为1×10-4mol·L-1)、TPG。各组均培养48 h后提取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B细胞内TLR9表达。结果 1正常健康人:Cp G-ODN组和空白对照组TLR9的表达率分别为(9.10±2.12)%,(4.96±2.11)%(P<0.01);2SLE患者:Cp G-ODN组的TLR9表达率(14.86±3.4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9.20±3.43)%(P<0.01),Cp G-ODN+TGP组的TLR9表达率(11.95±3.63)%,低于Cp G-ODN组(P<0.05);在SLE轻度活动患者中,Cp G-ODN组和空白对照组TLR9的表达率分别为(10.74±3.17)%,(5.19±2.05)%(P<0.05);在SLE中重度活动患者中,Cp G-ODN组和空白对照组TLR9的表达率分别为(16.51±1.72)%,(10.80±2.37)%(P<0.01),Cp G-ODN+TGP组TLR9的表达率(13.59±2.58)%,低于Cp G-ODN组(P<0.01)。结论 TGP可以拮抗Cp G-ODN对B细胞内TLR9表达的上调作用。
王健王信陈琳洁李志军
关键词:白芍总苷红斑狼疮寡聚脱氧核苷酸TOLL样受体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AS患者20例(AS组)以及10名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位患者和健康者粪便样品的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针对16SrDNA基因的V3-V4区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得到两组的肠道菌群生物信息数据,随后结合文献智库信息挖掘,进行组间样品菌群组成分析、组间样品多样性分析、样品组间差异性分析及功能预测及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样本中,门水平主要包括Bacteroidota,Firmicutesy,Actinobacteriota等,属水平主要包括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等。属水平上的分析显示Lachnospira、Agathobacter、Tyzzerella、Romboutsia、Roseburia、Lachnospiraceae UCG-003、Intestinibacter、Monoglobus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aCyc和KEGG通路相对丰度前10条通路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存在差异,预测其与多个代谢通路水平变化相关。在AS的发生发展中,肠道菌群微生态的改变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信郭文静孙超李志军谢长好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RANKL、OPG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年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外周血中RANKL及OPG表达的变化,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SLE发生ONFH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合并ONFH的SLE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ONFH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ONFH的SLE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无ONFH组),ELISA检测血清中RANKL、OPG表达水平,并对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口腔溃疡、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关节痛、蛋白尿、骨密度、激素使用情况)和实验室指标(CRP、ESR、dsDNA定量、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SLEDA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NFH组外周血OPG水平低于无ONFH组(P<0.05),ONFH组RANKL/OPG比值高于无ONFH组(P<0.05),两组外周血RANK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ONFH组各部位(股骨颈、全髋及腰椎)BMD明显低于无ONFH组(P<0.05),且骨质疏松发生率ONFH组高于无ONFH组(P<0.05);两组患者在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口腔溃疡、关节痛、蛋白尿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ESR、补体C3、SLEDAI评分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CRP、dsDNA定量、免疫球蛋白IgG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NFH组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无ONFH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激素的起始剂量及累积计量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OPG、RANKL/OPG比值、皮肤血管炎、雷诺现象、ESR、补体C3、SLEDAI评分及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与SLE发生ONFH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OPG表达减少、RANKL/OPG比值升高、SLE病情活动及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可能与SLE发生ONFH有关。
郭文静江超王信陈琳洁李志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RANKLOPG
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某院风湿科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HUA患者的粪便样本为HUA组,另外收取HUA组直系亲属10例健康人的粪便为对照组(D组)。对每份粪便样品的细菌总DNA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得到2组的肠道菌群生物信息数据,随后结合文献智库信息挖掘进行样品组间菌群组成分析、样品组间多样性分析、样品组间差异性分析及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样本中门水平主要包括厚壁菌(Firmicutes),类杆菌(Bacteroidota),放线杆菌(Actinobacteriota),梭杆菌(Fusobacteriota),变形菌(Proteobacteria),疣菌群(Verrucomicrobiota),蓝藻菌(Cyanobacteria)等。属水平主要包括类杆菌(Bacteroides),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无杆菌(Agathobacter),梭杆菌(Fusobacterium),CAG-352等。2组间菌群多样性分析比较,HUA组α多样性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分析:属水平上的分析显示罗姆布齐亚菌属(Romboutsia)、梭菌属([Clostridium]innocuum group)、克里斯滕斯内尔科R-7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无杆菌(Agathobacter)、瘤胃球菌([Ruminococcus]gnavus group)、狭义梭状芽胞杆菌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沙特尔沃希亚菌属(Shuttleworthia)、艾森贝吉拉菌属(Eisenbergiella)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存在差异,在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中,肠道菌群微生态的改变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孙超王健王信谢长好李志军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CBL、TBL、PBL融合式教学法在《风湿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C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的融合式教学法在《风湿病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实习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TBL-PBL-C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在理论闭卷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情况方面,实验组的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TBL,PBL融合式教学法应用在《风湿病学》课程教学中效果明显,可提升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
王信郭文静周瀛李志军谢长好王涛陈琳洁王健
关键词:教育风湿病CBLTBLPBL
PBL、CBL联合角色模拟在《风湿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中心(PBL)、案例教学法(CBL)联合模拟角色在《风湿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实习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CBL-模拟角色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评价。结果在教学效果方面,实验组优良率为86.66%,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CBL-模拟角色教学应用在《风湿病学》课程教学中效果明显,可提升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
王健郭文静梅永君王涛李志军王信
关键词:风湿病学PBLCBL教学效果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