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芳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昏迷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 β 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昏迷的苏醒疗效。 方法 6 5例肺性脑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3例 )和对照组 (32例 ) ,对照组仅予综合治疗 (吸氧、抗感染、平喘、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等 )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 2~ 8mg/d。比较两组清醒前、后血气分析值、清醒所需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清醒前、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值的差异无显著性(t =0 .95和 1.36 ,P值均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清醒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t=34.5 5 ,P <0 .0 5 ) ,病死率明显下降 (χ2 =5 .18,P <0 .0 5 )。结论 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昏迷具有苏醒作用 ,其机制与综合治疗后清醒的机制不同。该药在肺性脑病昏迷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史习勤郑明芳徐侃贡伟赵冰清葛晓麟
- 关键词:纳络酮
- 无创正压通气支持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与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1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67±4)岁。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进行CPAP和BiPAP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各60min,使用胸腔阻抗法监测患者在鼻导管吸氧自主呼吸以及接受不同通气模式支持时血流动力学参数、通气参数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自主呼吸相比,患者在CPAP通气后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略有下降,而在BiPAP通气时呈明显下降(P<0.05)。BiPAP通气时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搏出量(SV)和每搏指数(SI)与CPAP时相近,但低于未进行NPPV时。NPPV支持后射血前时间(PEP)明显缩短,对左室射血时间(LVET)则影响不大。CPAP时的浅快呼吸指数(RR/VT)为81.2±4.7,显著高于BiPAP时的53.6±2.9(P<0.05)。所有患者在NPPV支持时的PaO2/FiO2较鼻导管吸氧时显著增高,PaCO2则有所降低。结论COPD呼吸衰竭患者接受NPPV支持尤其是BiPAP通气后,患者的VT显著增加,相应PaO2/FiO2也明显增高,而PaCO2呈逐步下降,患者RR/VT的降低则反映其呼吸肌做功的减少,氧耗量降低。血流动力学参数中CO、CI、SV等均较鼻导管吸氧时明显下降,但不同NPPV模式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却无差异。CPAP与BiPAP通气时患者的PEP明显下降,说明患者的心脏收缩能力得到增强。
- 赵冰清陈宇清周新郑明芳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