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山

作品数:2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自适
  • 6篇自适应
  • 4篇协同工作
  • 4篇空间交会
  • 4篇机器人
  • 4篇服务机器人
  • 3篇卫星
  • 3篇交会对接
  • 3篇航天
  • 3篇航天器
  • 3篇发动机失效
  • 3篇防撞
  • 3篇防撞设计
  • 3篇复合驱
  • 3篇复合驱动
  • 2篇遗传算法
  • 2篇针头
  • 2篇直径
  • 2篇探针
  • 2篇盘型

机构

  • 20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20篇卢山
  • 11篇徐世杰
  • 7篇楚中毅
  • 7篇胡健
  • 6篇李建超
  • 6篇李延宝
  • 6篇雷宜安
  • 4篇胡珺
  • 1篇陈统
  • 1篇高峰
  • 1篇石恒
  • 1篇周苗

传媒

  • 2篇航空学报
  • 2篇航天控制
  • 2篇中国空间科学...
  • 2篇全国第十三届...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空间控制技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航天器自主交会的相对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卢山
关键词:自主交会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
一种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的自适应指爪机构
一种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的自适应指爪机构,由自适应指爪、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和基座部分组成;自适应指爪用于实现在轨捕获目标物的功能;电机及其传动机构用于传递力矩,电机提供主动力矩;支撑部分用于保持系统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本发明具...
楚中毅胡健雷宜安周苗李建超卢山李延宝
文献传递
一种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的自适应探针式抓取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的自适应探针式抓取机构,主要由探针基体、探针驱动机构、螺纹扩展机构三部分组成;探针基体为整个机构提供支撑,并执行针头旋转的动作;探针驱动机构为针头提供旋转抓取的动力;螺纹扩展机构负责改变针...
楚中毅胡珺雷宜安李建超卢山李延宝周苗胡健
文献传递
非合作目标的自主接近控制律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主要研究了针对非合作航天器的自主交会和拦截两种接近模式的控制律。根据非线性相对运动方程,采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方法设计了自主交会的控制律;并对该控制律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拦截模式,能以一定的相对速度接近目标。同时针对非合作目标存在机动的情况,采用Lyapunov最小-最大方法设计了自主接近的控制律。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Lyapunov方法的自主接近控制律的有效性。
卢山徐世杰
关键词:李雅普诺夫方法非合作目标航天器交会
一种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的自适应指爪机构
一种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的自适应指爪机构,由自适应指爪、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和基座部分组成;自适应指爪用于实现在轨捕获目标物的功能;电机及其传动机构用于传递力矩,电机提供主动力矩;支撑部分用于保持系统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本发明具...
楚中毅胡健雷宜安周苗李建超卢山李延宝
文献传递
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分析
使用MATLA8中的SIMUL INK模块建立一种基于起动机/发电机一体化(Integrated starter and AIternator—ISA)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其动力性、油耗及S...
卢山高峰史广奎
关键词:控制策略
一种空间机械臂末端操作器的卡盘型快速自主更换装置
一种空间机械臂末端操作器的卡盘型快速自主更换装置,主要由主动盘、被动盘和工具箱等三部分组成。工具箱用于被动盘的固定,以及驱动主动盘上的卡盘转动。卡盘转动过程中,完成主、被动盘的锁定与解锁,以实现末端操作器的自主更换。另外...
楚中毅李建超雷宜安胡珺周苗胡健卢山李延宝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转移轨道中途修正技术研究
本文对转移轨道的中途修正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航天器变轨时各种误差和摄动的存在,要使其精确到达目标点,就必须在转移轨道的中途对其飞行轨迹进行修正。本文利用遗传算法,针对航天器从低轨转移至高轨的情况,采用两次修正的策略,寻找...
卢山徐世杰
关键词:中途修正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基于Lyapunov最小-最大方法的卫星编队飞行队形保持被引量:4
2009年
提出一种卫星编队飞行队形保持的鲁棒控制方法。将环境摄动、推力误差等因素作为干扰项加到相对动力学方程中。然后对于该不确定系统,采用Lyapunov最小-最大方法设计相应的控制律,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采用该控制律仍然能保证系统渐近稳定。同时针对经典的Lyapunov最小-最大方法导致的控制颤振问题,进行了改进,证明了改进后的控制律能够实现系统的一致终极有界,同时消除颤振。通过仿真,验证了采用Lyapunov最小-最大方法在系统存在干扰的情况下,比一般控制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卢山徐世杰
关键词:卫星编队飞行鲁棒性渐近稳定
椭圆轨道卫星编队飞行的最优控制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研究了椭圆轨道卫星编队飞行的队形保持问题,设计了李雅普诺夫(Lyapunov)控制律,并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律进行了优化。为克服遗传算法局部寻优能力差的缺点,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Lyapunov方法进行队形保持能提高位置保持的精度,且在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后,所消耗的燃料基本与线性二次型(LQR)方法一致;同时,减少了计算时间,有利于星上计算机的实现。
卢山徐世杰
关键词:编队飞行最优控制李雅普诺夫方法卫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