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2篇盐酸
  • 2篇盐酸罂粟碱
  • 2篇预制皮瓣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组织扩张术
  • 2篇罂粟碱
  • 2篇筋膜
  • 2篇颈部
  • 2篇扩张术
  • 1篇蒂皮瓣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管移植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量
  • 1篇血液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含量
  • 1篇游离植皮
  • 1篇预制

机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王黔
  • 6篇栾杰
  • 4篇刘立强
  • 4篇张旭辉
  • 3篇唐勇
  • 3篇范金才
  • 3篇刘元波
  • 3篇甘承
  • 3篇范金财
  • 3篇唐欣
  • 3篇焦鹏
  • 2篇杨增杰
  • 2篇马桂娥
  • 2篇侯典举
  • 2篇陈玉刚
  • 1篇乌丽
  • 1篇王佳琦
  • 1篇曹蕊
  • 1篇杨佩瑛
  • 1篇庄强

传媒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用盐酸罂粟碱抑制植皮片术后挛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外用盐酸罂粟碱抑制植皮片术后挛缩的作用机理。方法:取18只大鼠36侧移植皮片作为实验对象,将大鼠分成测量组及取材组,同一只大鼠的植皮片按左右侧对应位置进行配对,分成A(罂粟碱治疗组)、B(空白霜剂对照组)2组。A组每日在植皮片表面外涂2%罂粟碱霜2次,B组仅涂抹空白对照霜剂,术后90天后,A、B两组改为全部应用空白霜剂。最后观察两组术后10、20、40、60、90、120天收缩率变化及α-SMA免疫组化染色、天狼猩红染色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外用盐酸罂粟碱霜可以有效地抑制大鼠植皮片术后挛缩,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应用盐酸罂粟碱霜后,皮片创面中的肌成纤维细胞(MFB)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天狼猩红染色显示用药组皮片的Ⅰ/Ⅲ型胶原比值较用药组降低。结论:外用罂粟碱霜剂能够抑制自体游离植皮片术后挛缩,其作用机理在于盐酸罂粟碱可以明显减少皮片下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 MFB)的数量并降低Ⅲ/Ⅰ型胶原比值从而抑制了植皮片的挛缩。
王黔王佳琦栾杰唐勇范金才庄强贾春实戚可名
关键词:游离植皮罂粟碱
应用横行旋转红唇粘膜肌肉瓣矫正唇裂继发红唇畸形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矫正唇裂继发畸形中上唇瘢痕处局部组织缺少,而裂侧上唇红唇组织过多的畸形。方法:采用裂侧横行旋转红唇粘膜肌肉瓣矫正唇裂继发红唇凹陷畸形,利用裂侧过多的粘膜肌肉组织来修复凹陷部的组织缺损。结果:此法简便易行,术中供瓣区组织量充足,术后组织瓣成活率高,瘢痕隐蔽,效果显著。结论:这使一个比较复杂的畸形用较简便的方法一次得以矫正,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王黔范金财栾杰张旭辉刘立强
一种乳头内陷矫正术后维持固定乳头方法被引量:8
2002年
栾杰陈莉张旭辉王黔
关键词:乳头内陷手术方法乳头内陷矫正术
颞顶筋膜岛状瓣植入耳后乳突区预制扩张筋膜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一种较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顶浅筋膜岛状瓣,沿同侧发际线切开,在耳后乳突区皮下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囊腔,将颞顶筋膜瓣转移至囊腔内,适当固定,于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耳后乳突区预制岛状筋膜皮瓣,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自1999年以来,临床应用9例,其中面部黑痣2例,面部血管瘤2例,面部瘢痕5例。颞顶筋膜岛状皮瓣蒂长5.5~7cm,平均6.2cm,筋膜瓣面积4cm×3cm.7cm×7cm,平均5.7cm×4.9cm,预制筋膜皮瓣面积为5cm×5cm~8.0cm×7.5cm,平均6.4cm×6.1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者5例,另行皮片移植修复者4例。结论颞顶筋膜皮瓣血管蒂长,转移方便,血运丰富,耳后乳突区皮肤在质地、色泽、厚度等方面均与面部皮肤最为接近,是一种良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刘元波范金财焦鹏唐欣刘立强王黔田佳甘承杨增杰张卓南陈玉刚
关键词:预制皮瓣耳后乳突区
外用罂粟碱霜对扩张皮肤血流量及扩张皮瓣成活长度的影响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探讨外用罂粟碱霜对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及对扩张皮瓣成活长度的影响。方法 以小型猪为实验动物 ,将罂粟碱霜用于组织扩张过程 ,分别与罂粟碱全身给药和囊内导入 2种方式以及常规扩张进行对照 ,观察在扩张前后及给药前后扩张皮肤的组织血流量以及扩张皮瓣成活长度的差异。结果 扩张注水前外用组皮肤血流量值较其它组明显较高 (P <0 .0 5)。在扩张后外用组较其它各组仍处于较高水平 (P <0 .0 1 ) ;给药前外用组皮肤血流量值较其它 2组高 (P <0 .0 5) ;外用组在给药后 ,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值不断上升并最终高于其它各组 ,至 2 4 0分钟时与其它各组明显差异 (P <0 .0 5) ;术后 1 0天外用组平均皮瓣成活长度为 (1 3 .67± 1 .2 8)cm ,导入组为 (1 1 .0 7± 0 .88)cm ;肌注组为 (1 0 .79± 0 .49)cm ,对照组为 (9.49± 0 .77)cm ,外用组与其它各组之间差别均非常显著 (P <0 .0 1 ) ;外用组扩张包膜组织中罂粟碱的平均含量为 (3 .5± 1 .2 ) μg/g,导入组和肌注组包膜组织中及各组动物血液中均检测不到罂粟碱含量。结论 外用罂粟碱霜剂能够透过皮肤并有效地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 ,从而增加扩张皮肤的血流量 ,增加扩张皮瓣的成活长度。对于扩大组织扩张术的应用范围、减少并发症。
栾杰唐勇张旭辉王黔杨佩瑛侯典举马桂娥
关键词:组织扩张术罂粟碱微循环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皮肤及血液中盐酸罂粟碱含量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探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液及皮肤组织中盐酸罂粟碱含量及外用罂粟碱后局部皮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方法将pH=10的磷酸缓冲液加入含盐酸罂粟碱的血液或研碎的皮肤组织中,以氯仿-己烷(2∶3)混合液萃取其中的盐酸罂粟碱,经振荡离心后,取部分有机相经60℃水浴蒸干,以1mol/L的盐酸溶解蒸干物,经孔径0.2μm的滤膜过滤,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其中盐酸罂粟碱的浓度。将含2%的盐酸罂粟碱霜外用于实验猪上,定时切取标本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其皮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结果萃取物的吸收光谱呈典型的盐酸罂粟碱吸收光谱,无杂峰出现。血液中盐酸罂粟碱萃取率达92%以上,皮肤组织萃取率达87%以上。将2%盐酸罂粟碱霜外用于实验猪皮肤8h后,皮肤组织中盐酸罂粟碱含量达90μg/g以上,远高于罂粟碱有效药物浓度。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液及皮肤组织中盐酸罂粟碱含量是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外用罂粟碱霜可渗透到皮肤中并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唐勇栾杰王黔乌丽曹蕊刘淑红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盐酸罂粟碱血液皮肤药物含量
血管移植技术在面颈部组织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将血管移植皮瓣预制技术应用于常规的面颈部组织扩张术中,从而提高扩张皮瓣转移的灵活性和利用率。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浅筋膜瓣,同时,在面颈部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组织腔隙,将颞浅筋膜瓣转移至组织腔隙内,适当固定,在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Ⅱ期手术,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将传统的面颈部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用于颜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1例,分别用于面部黑痣、血管瘤和面部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的修复。颞浅筋膜岛状瓣血管蒂长6.5~10.0cm,筋膜瓣面积5.0cm×5.0cm^6.0cm×8.0cm,面颈部扩张岛状皮瓣的面积为6.0cm×8.0cm^7.0cm×17.0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者7例,另行植皮修复者4例。结论血管移植技术和常规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相结合,可以将传统的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提高了扩张皮瓣转移时的灵活性和皮瓣的利用率。
刘元波范金才唐欣焦鹏刘立强王黔田佳甘承
关键词:预制皮瓣颞浅筋膜血管移植
颈胸双蒂V形扩张皮瓣修复颜面下部及颌颈部瘢痕挛缩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面颈部瘢痕挛缩的修复方法。方法 采用在颈部及颈胸交界处扩张皮肤 ,以颈两侧为蒂形成颈部或颈胸部双蒂扩张V形皮瓣 ,向上推进移转修复颜面下部及颌颈部瘢痕挛缩 ,如果瘢痕不能一次性完全切除 ,则于颈部行二次扩张。结果 自 1990年起 ,为 11例烧伤瘢痕患者手术 ,皮瓣全部存活 ,效果满意。结论 颈部或颈胸部双蒂扩张V形皮瓣血运可靠 ,保证了皮瓣的存活率 ,由于系双蒂皮瓣可在面部减少缝合接口 ,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马桂娥王世利张旭辉王黔侯典举栾杰范金才
关键词:颌颈部扩张器瘢痕双蒂皮瓣
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应用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一期修复面颈部和上唇瘢痕切除后创面。方法在设计肩胛游离皮瓣时,应用常规的肩胛旁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后所遗创面,同时,将肩胛皮瓣向上臂后内侧延伸,延伸部分用以修复上唇缺损。结果本组6例,均为烧伤后上唇、面颈部瘢痕患者,皆应用向上臂延伸的肩胛皮瓣修复上唇、面颈部瘢痕切除后所遗创面,背部肩胛旁皮瓣面积为22cm×11cm~40.0cm×9.5cm,平均36.57cm×10、20cm,向上臂延伸的皮瓣面积为7cm×4cm~12cm×4cm,平均10.32cm×3.67cm,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其延伸部分的血供除来自旋肩胛动脉的分支血管外,旋肩胛动脉和旋肱后动脉之间还存在直接交通支血管,旋肱后动脉切断后,旋肩胛动脉通过上述直接交通支血管可以供应旋肱后动脉在上臂的皮肤分布区;将肩胛游离皮瓣向上臂延伸,可在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的同时,修复上唇缺损,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效果良好。
刘元波范金财焦鹏唐欣刘立强王黔田佳甘承杨增杰张卓南陈玉刚
关键词:外科皮瓣皮肤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