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卫宁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术后
  • 3篇脑胶质瘤
  • 3篇基因
  • 3篇PTEN基因
  • 2篇血管
  • 2篇责任血管
  • 2篇听力保留
  • 2篇听神经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聚合酶...
  • 2篇肿瘤
  • 2篇转录
  • 2篇酶链反应
  • 2篇面肌
  • 2篇面肌痉挛
  • 2篇痉挛
  • 2篇聚合酶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市海慈医...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青岛海慈医疗...

作者

  • 15篇尹卫宁
  • 4篇孟庆海
  • 4篇刘隆熙
  • 4篇游潮
  • 2篇吴健
  • 2篇吴国庆
  • 2篇蔡博文
  • 2篇马春晓
  • 1篇周良学
  • 1篇吴国宏
  • 1篇吴国宏
  • 1篇刘艳辉
  • 1篇张瞳光
  • 1篇李传锋
  • 1篇王俊懿
  • 1篇王蕾
  • 1篇吴国庆
  • 1篇毛庆
  • 1篇安惠民
  • 1篇徐建国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健康大视野(...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EN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组织与23例正常脑组织PTEN基因外显子1-9、5-8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45例脑胶质瘤组织中,外显子1-9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0±0.19,外显子5-8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8±0.16。在正常脑组织中,外显子1-9 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58士0.21,外显子5—8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4±0.17。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3.61、6.21,P〈0.01)。PTEN 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无关(t或t’=0.18~0.70,P〉0.05)。但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或t’=4.16、4.69,P〈0.01)。结论 PTENmRNA表达水平的异常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尹卫宁崔洁刘隆熙孟庆海
关键词:基因PTEN胶质瘤基因表达
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颅内涡流与喷射流动脉瘤的作用及意义
尹卫宁游潮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cSFT)的病理学、影像学和临床特征,以及手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共有28例cSFT瘤患者在我科手术治疗。对此28例cSF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SFT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39.5岁。cSFT起源于硬脑膜23例,非硬脑膜5例;良性肿瘤23例,非典型性5例。5例非典型性者CD34阴性表达或弱表达。磁共振T1多为等信号,T2多为混杂信号。全切21例;7例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后均行伽玛刀治疗。随访19例,全切14例无复发,5例部分切除预后不佳。结论cSFT多附着于大脑镰与小脑幕;非典型性肿瘤CD34阴性表达或弱表达;磁共振T2多为混杂信号,而T1多为等信号;肿瘤全切者预后较好;未全切肿瘤者术后伽玛刀放射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
尹卫宁蔡博文陈卉娇游潮鞠延吴健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
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二次术后^125Ⅰ粒子植入与普通放射治疗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恶性胶质瘤复发患者手术后,放射性^125Ⅰ粒子置入与普通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情况。方法 选取自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收治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58例,其中粒子置入组26例,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实施脑肿瘤大部切除术。粒子置入组患者根据肿瘤大小、部位等具体情况分布植入^125Ⅰ粒子;对照组接受颅脑放疗剂量为(50~60Gy)。2组患者均随访,比较1年、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粒子置入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6.2%和3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为19.2%和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置入组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5.6±2.51个月和(9.4±1.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粒子置入组2~3级不良反应中眩晕、头痛的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35)。结论 恶性胶质瘤复发术后结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延长生存时间,减少传统放疗带来的放射性脑损伤,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小。
张瞳光孔鲁尹卫宁李传峰吴国庆刘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隐匿性责任血管的辨别及处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隐匿性责任血管的辨认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立医院85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7例术中探查时未发现直接压迫面神经出脑干端(REZ)的责任血管,但在REZ近颅底侧发现游离状微血管随脑波动压迫REZ,我们采用了Teflon棉包绕REZ减压法,阻止血管对REZ的波动性压迫.结果 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均为小脑前下动脉或其分支.术后6例症状立即缓解,1例发作减少,但2个月后完全缓解,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找到责任血管,特别是隐匿性责任血管,合理解除REZ的压迫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吴国庆吴国宏王蕾尹卫宁刘玉光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责任血管
显微神经外科联合鼻内窥镜技术一期手术治疗颅鼻沟通性肿瘤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的18例颅鼻沟通性肿瘤。结果本组18例均行开颅联合鼻内窥镜手术,一期手术切除肿瘤并行颅底重建。手术全切14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发生一过性脑脊液漏2例,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月-2年半,4例复发,3例失访,其余11例存活良好。结论显微神经外科联合鼻内窥镜技术一期手术治疗颅鼻沟通性肿瘤,可以较安全彻底地切除肿瘤并稳妥地进行颅底重建,手术全切率高,并发症率低。
蔡博文安惠民刘进平乔小明尹卫宁姜曙徐建国李进王俊懿马春晓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鼻内镜技术颅底重建
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关于脊髓空洞症(SM)的探讨可追溯到300年以前,300年的时间里产生各种学说解释其发病机制。20世纪以来,对脊髓空洞症的认识逐渐转向对脑脊液动力学的研究,认为脊髓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脑脊液紊乱所致,并催生了多种学说。这些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可行性,但仍不能满意解释诸多存疑。目前新的理论认为,脊髓空洞形成的力量来自于脊髓组织的搏动压。
尹卫宁游潮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病理学
新型的脑部牵开装置
一种新型的脑部牵开装置,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截面为椭圆形,轴向略有锥度的管状主体,在其上端设有边沿,在该边沿的边缘设有连接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状主体的下端内侧设有配合的伸缩管,在该管状主体的下端设有弹性锁紧在伸缩管...
刘伟王燕尹卫宁
文献传递
面神经3D-TOF-MRA及3D-FIESTA扫描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手术的指导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 探讨术前面神经3D-TOF-MRA及3D-FIESTA扫描对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2004至2012年共收治原发性面肌痉挛125例,其中80例行术前面神经磁共振扫描,判定责任血管情况,并与术中解剖结果比较.结果 80例面肌痉挛病人术前MRA检查均发现了责任血管.单一血管者60例(7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7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2根及以上责任血管者9例(11.2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内听动脉1例.术前不能确定责任血管来源的11例.术中解剖发现:单一责任血管者59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3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多根血管者14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7例,内听动脉+小脑后下动脉2例,小脑前下动脉+脑干穿动脉3例,小脑前下动脉+静脉血管2例.不确定责任血管7例.经统计学分析,术前MRA检查对明确面肌痉挛的血管性因素具有临床意义,术前MRA结果与术中解剖所见基本符合.结论 面神经3D-TOF-MRA及3D-FIESTA序列扫描可以明确责任血管的情况,对手术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
吴国庆王蕾尹卫宁刘显明李传锋吴国宏
关键词:核磁共振责任血管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经验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1例TCCF经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复发,压迫颈总动脉无效,行球囊闭塞颈内动脉及瘘口。结果:术后杂音立即消失,数天后结膜水肿消退,造影见瘘口完全闭塞,10例TCCF患者颈内动脉保持通畅。1例患者颈内动脉闭塞。无操作所产生的并发症出现。结论:覆膜支架是处理TCCF的有效手段;瘘口再通可能与支架移位、贴壁不良有关。压迫颈总动脉对再通瘘口的治疗无效。
尹卫宁贺民马春晓吴健游潮
关键词:覆膜支架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