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细胞移植
  • 5篇细胞移植治疗
  • 5篇脑片
  • 5篇脑瘫
  • 5篇肌萎缩
  • 5篇肌萎缩侧索硬...
  • 5篇脊髓
  • 5篇胶质
  • 5篇谷氨酸
  • 5篇氨酸
  • 5篇侧索硬化
  • 4篇源性
  • 4篇体细胞
  • 4篇胶质细胞
  • 4篇干细胞移植治...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

机构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武警总医院
  • 5篇河北省人民医...
  • 5篇中国人民武装...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22篇李敏
  • 9篇安沂华
  • 8篇李春岩
  • 7篇肖向建
  • 7篇刘卫刚
  • 7篇程洪斌
  • 7篇马征
  • 6篇王晓东
  • 6篇代广辉
  • 4篇刘学彬
  • 4篇张祥建
  • 4篇刘玲玲
  • 4篇王力娜
  • 4篇崔丽丽
  • 4篇杨蕊
  • 4篇伊龙
  • 3篇杜炜
  • 2篇于爱学
  • 2篇张赞
  • 2篇张赞

传媒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脊髓内穿刺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6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CT引导下脊髓穿刺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脊髓损伤后遗症患者行CT引导下脊髓穿刺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并进行术前和术后半年ASIA损伤分级评分。结果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结论CT引导下脊髓穿刺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程洪斌刘学彬伊龙张赞代广辉李敏高建华安沂华
关键词:脊髓损伤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2010年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广泛,逍过对其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广泛参与细胞结构、信号转导、基因转录、突触传递以及代谢等病理生理学过程。CREB不仅参与脑的正常发育过程,而且还与缺血性卒中、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和药物成瘾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刘玲玲王力娜崔丽丽杨蕊李敏杜炜张祥建
关键词: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亨廷顿舞蹈病脑缺血卒中药物成瘾
80例头部立体定向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头部立体定向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脑瘫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对80例脑瘫患儿行头部立体定向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并进行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MF)、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Barthel指数、Ashworth痉挛分级评估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评分.结果 患儿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P<0.01.结论 头部立体定向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瘫换患儿症状,改善运动、言语、智力等症状,促进脑功能恢复.
程洪斌伊龙刘学彬代广辉张赞马占宾王晓东李敏安沂华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脑性瘫痪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培养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利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脊髓片培养模型,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8天乳鼠的腰段脊髓组织切片做脊髓器官型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不同浓度GDNF组(1ng/ml、5ng/ml和50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脊髓片形态变化,SMI-32免疫组化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体外生长良好,而模型组生长不良,SMI-32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减少,GDNF各组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较模型组显著增多,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GDNF能保护运动神经元免受谷氨酸兴奋毒性的损伤。
肖向建刘卫刚李敏马征李春岩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肌萎缩侧索硬化谷氨酸脊髓
795例脑瘫患儿损伤程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795例脑瘫患儿的临床情况,了解脑瘫分型、危险因素、发现时间、康复等情况,从而进一步判定各影响因素与脑瘫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脑瘫病例,脑瘫患儿的诊断均由同一接受过正规儿童发育评定训练的儿科医生完成,主要运动功能评分均由同一获得医师资格的康复医师完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脑瘫患儿母亲进行调查;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瘫损伤程度与年龄、脑瘫分型、早产、黄疸、难产史以及癫痫6个因素相关(P<0.05)。2χ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与此基本一致,除外癫痫因素,其他因素与脑瘫损伤程度的关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脑瘫损伤程度与不同组间宫内乏氧史和开始进行康复的时间相关(P<0.05)。结论:脑瘫运动功能损伤程度与脑瘫的类型显著相关;另外,严重程度还与早产、出生史以及黄疸史、宫内乏氧史有关。家长对于脑瘫的认识以及关注程度不够。
李敏滑蓉蓉王晓东于爱学张芳芳朱岩安沂华
关键词:脑瘫患儿
GDNF对谷氨酸介导的皮层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利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脑片培养模型,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1天乳鼠的大脑组织切片做脑片器官型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不同浓度GDNF组(1ng/ml、5ng/ml和50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脑片形态变化,SMI-32免疫组化观察皮层大锥体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体外生长良好,而模型组生长不良,SMI-32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减少,GDNF5 ng/ml和50 ng/ml各组皮层大锥体细胞存活数目较模型组显著增多,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GDNF能保护皮层运动神经元免受谷氨酸兴奋毒性的损伤。
肖向建刘卫刚李敏马征李春岩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肌萎缩侧索硬化谷氨酸脑片
大鼠运动区脑片培养及皮层锥体细胞的组化鉴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运动区脑片器官型培养的方法及其皮层第V层锥体细胞的鉴定。方法:利用出生后1天的乳鼠大脑活组织切片建立脑片的器官型培养模型,并用抗非磷酸化神经丝单克隆抗体SM-32对皮层锥体细胞加以鉴定。结果:脑片体外生长良好,形态完整,皮层锥体细胞数目恒定,并可存活1个月以上。结论:大鼠脑片的器官培养技术为研究大脑生理、病理改变及神经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肖向建刘卫刚马征李敏李春岩
关键词:脑片器官型培养锥体细胞
石杉碱甲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片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利用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死亡的脊髓薄片培养模型,观察石杉碱甲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乳大鼠腰段脊髓组织薄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石杉碱甲1,10,100μmol·L-15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脊髓片形态变化,SMI32免疫组化染色对腹角α运动神经元记数,透射电镜观察α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石杉碱甲100μmol·L-1组脊髓片在体外生长良好,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近;石杉碱甲1,10μmol·L-1组脊髓片生长不良,形态与模型组相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片前角SMI32阳性α运动神经元数减少(P<0.05),培养液中LDH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杉碱甲100μmol·L-1组脊髓片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数增加(P<0.05),胞浆内空泡明显减少,培养液中LDH含量减低(P<0.05)。结论:高浓度石杉碱甲能改善乳大鼠脊髓片前角α运动神经元生长,减少其空泡形成及死亡,并降低LDH的释放。
刘卫刚肖向建李敏马征李春岩
关键词:石杉碱甲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谷氨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儿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量表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BM-MSCs)对小儿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法。对24例脑瘫患儿实施试验研究,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0.5~12岁;痉挛型13例,徐动型8例,混合型3例;术前GMFCS评分IV级18例、V级6例。入院后查体无禁忌证者行自体BM-MSCs移植,方法为经头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和腰穿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移植,分别于移植前及移植后12个月内评估粗大运动功能。结果:24例受试者均顺利完成临床研究。其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GMFM总分及A、B、C功能区得分均较移植前显著提高(P<0.01);在移植后1个月时D、E功能区得分较移植前略有提高,这两个区的得分在移植后半年和1年时与移植前相比均显著提高(均P<0.05);移植后半年的GMFM总分较术后1个月时显著提高(P<0.05)。患儿的年龄、性别对移植的疗效无显著性影响,发病类型、手术方式对疗效影响显著。结论:BM-MSCs移植治疗小儿脑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改善脑瘫患者的大运动功能,疗效以术后半年最明显。
王晓东杨静李敏郑培张倩滑蓉蓉程洪斌代广辉安沂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瘫
12/15-脂氧合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崔丽丽杨蕊王力娜刘玲玲李敏杜炜张祥建
关键词:炎症病理过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