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 作品数:9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根系性能及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根系性能、籽粒产量形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探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形成、氮素吸收能力的关系,为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性能、优化施肥量,促进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定位试验条件下,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地力条件下,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设置超高产玉米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模式(HH)、农民习惯栽培管理(FP)3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夏玉米根系特性对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结果】不同栽培模式间夏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与HH、FP和CK模式相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田块SH模式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3.54%、17.50%、30.12%和3.16%、18.45%、27.72%,统计分析表明地力和栽培模式均对夏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两种因素综合影响因年份变化有所差异。两种地力条件下,夏玉米各时期群体生物量均表现为SH>HH>FP>CK。在抽雄期(VT)和完熟期(R6),SH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高于FP模式,HH模式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最高,氮肥偏生产力低于FP模式,但仍高于SH模式。在不同地力基础上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根系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大喇叭口期(V12)、抽雄期(VT)、乳熟期(R3)的根系干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均为SH>HH>FP>CK,从V12到VT期,SH和HH模式的根长密度、根干重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增幅均显著高于FP模式,从VT到R3期,降幅均显著低于FP模式,SH和HH模式VT期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显著高于FP模式。不同栽培模式各时期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可以有
- 任昊程乙刘鹏董树亭赵杰张吉旺赵斌
- 关键词:夏玉米栽培模式根系特性氮肥利用效率
- 不同控氮比掺混肥与运筹方式对土壤硝态氮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对土壤硝态氮、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的运筹方式下,不仅有利于玉米生育前期对土壤硝态氮的需要,而且满足其后期氮素供应,也能降低其在田间土壤中的累积残留,并能达到高产稳产,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和运筹方式相比其增产幅度在6.45%~19.70%之间,提高氮素利用率最高能达到65.38%,是玉米种植实践中最佳控氮比掺混肥和运筹方式。
- 赵杰宋付朋
- 关键词:掺混肥运筹方式土壤硝态氮氮素利用率
- 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根系时空分布及氮素吸收的调控被引量:48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率夏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其对氮素用量的响应,探讨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基础,以期探明通过采用氮高效品种、促进根土互作、提高根系与水肥时空耦合、提高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强化环境友好型生产的有效途径。【方法】试验于2011~2012年在山东农业大学黄淮海玉米技术创新中心(N36°18’,E117°12’)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以氮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氮低效品种玉米秀青73-1(XQ73-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两个氮素水平(0和315 kg/hm2),采用土壤剖面取样法和系统取样法分别进行根系相关指标、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的测定。【结果】ZD958整个生育期根系相关指标(根系干重、根长密度、根系TTC还原量、根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及其在深层土壤(60—100 cm)中所占的比例、单株生物量、单株绿叶面积、植株氮素积累量、单株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XQ73-1(P<0.05),抽雄期和完熟期根系干重、根长密度、根系TTC还原量、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单株绿叶面积分别比XQ73-1高12.02%、8.39%、25.34%、34.48%、29.22%、7.76%和36.74%、24.21%、36.29%、29.94%、32.83%、13.73%,完熟期单株生物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分别比XQ73-1高11.65%、11.78%、15.16%。施氮后两品种各指标均显著提高,ZD958和XQ73-1根系干重、根长密度、根系TTC还原量、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单株绿叶面积抽雄期分别提高8.13%、6.12%、18.08%、15.10%、24.71%、12.06%和7.19%、4.59%、10.47%、10.82%、13.02%、7.15%,而完熟期分别提高16.48%、22.43%、19.26%、15.03%、27.45%、14.97%和15.02%、14.59%、13.01%、12.81%、21.95%、11.06%;单株生物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单株籽粒产量完熟期分别提高9.40%、10.08%、13.43%和5.20%、8.56%、9.69%。相关分析表明,植株�
- 马存金刘鹏赵秉强张善平冯海娟赵杰杨今胜董树亭张吉旺赵斌
- 关键词:玉米氮肥施用根系氮效率
- 高Cu、高Zn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毒性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Cu(铜)和Zn(锌)是环境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探究其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毒性,采用滤纸接触法、人工土壤法和菌渣培养法研究了高Cu、高Zn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生长及氧化胁迫效应。结果表明,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中试验浓度Cu、Zn对白星花金龟幼虫死亡率无明显影响。菌渣培养法中虫体的取食抑制率和体重增长抑制率均与Cu、Zn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Cu处理诱导了虫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抑制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T(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和MDA(丙二醛)的产生,对CAT(过氧化物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Zn浓度为3 500和5 000 mg·kg-1的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被显著诱导、MDA含量被显著抑制,浓度为2 000和6 500 mg·kg-1处理组的SOD活性被激活(P>0.05),Zn胁迫未对CAT、GST活性造成明显影响。表明Cu、Zn污染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生长具有毒性效应,在评价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对虫体的毒性作用时,不能仅采用SOD、CAT、GST等指标作为标志物,需要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 尹素真于冲李光德刘玉升赵杰张心怡
- 关键词:CUZN毒性作用
- 不同控氮比掺混肥及其运筹方式对土壤磷钾养分和利用率的影响
- 2011年
-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速效磷、钾养分供应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能够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尤其是生长发育中后期的土壤磷、钾养分供应,其磷素利用率最高,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磷素利用率提高了2.85%~95.55%。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与控氮比52.5%掺混肥减量基施处理相比,钾素利用率降低了1.47%,但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钾素利用率提高了6.42%~20.11%。因此控氮比52.5%掺混肥基施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对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 赵杰宋付朋高杨卢艳艳
- 关键词:掺混肥
- DBP和Cd复合污染对油菜的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DBP(0,5,10,20,30,50,100mg/kg)和Cd(5mg/kg)复合污染对油菜抗氧化酶系统(SOD、CAT、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BP浓度的升高,油菜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DBP浓度为5,10mg/kg时,SOD和CAT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菜受到的毒害作用;当DBP浓度为50,100mg/kg时,SOD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均显著降低,说明高浓度的DBP可能进一步加剧了油菜受到的毒害作用;随着DBP浓度的升高,油菜MDA含量也逐渐升高,并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说明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逐渐加重。
- 尹素真李光德刘明明杜立李艳强赵杰张欣怡
- 关键词:镉(CD)油菜毒性作用
- 控释尿素对土壤氨挥发和无机氮含量及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0年
- 采用田间试验,通过与普通尿素对比,系统研究了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的施用对土壤氨挥发损失、无机氮含量、玉米增产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的施用能够有效抑制土壤氨挥发速率,土壤氨挥发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比施用普通尿素滞后4~6 d,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损失率比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24.75%~61.66%,1.95%~4.06%;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的控释性能有效地维持了玉米生育期耕层土壤NH4+-N和NO3--N含量,保证了玉米生育期氮素的供应,并能达到"前控后保"的效果;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和保持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水平是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的主要原因。
- 卢艳艳宋付朋赵杰高杨
- 关键词:控释尿素普通尿素氨挥发氮素利用率
- 模拟降雨条件下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对土壤氮素流失的控制效应被引量:14
- 2010年
- 采用三种类型土壤,通过静水释放试验和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对土壤氮素流失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具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性能;在历次模拟降雨过程中,褐土、棕壤和红壤的平均产流强度均呈现出先上升后稳定平缓的趋势;树脂包膜控释尿素的控释性能有效推迟了土壤径流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高峰的出现;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降低了土壤径流硝态氮和铵态氮以及总氮流失量的23.9%~30.4%,20.6%~30.8%,3.7%~7.9%,进一步证实了树脂包膜控释尿素的推广施用能够控制土壤氮素流失,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 高杨王霞宋付朋赵杰卢艳艳
- 关键词:模拟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