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云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胃内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病房
  • 1篇丁基苯酞
  • 1篇定植菌
  • 1篇心排血量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休克
  • 1篇血量
  • 1篇严重腹腔感染
  • 1篇液体复苏治疗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预后
  • 1篇早期预后
  • 1篇直肠

机构

  • 7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何云
  • 4篇曾晶晶
  • 4篇吴明
  • 4篇冯永文
  • 3篇李颖
  • 2篇李明利
  • 1篇崔曼丽
  • 1篇桂水清
  • 1篇叶宇
  • 1篇黄贤键
  • 1篇庄树彤
  • 1篇任迪
  • 1篇赖凯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胃内定植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胃液内定植菌的构成和耐药性。方法对107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胃液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7例胃液标本阳性率为58.8%,共分离出96株致病菌,其中主要为G-菌49株(51.1%),其次G+菌22株(22.9%)和真菌25株(26.0%)。G+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β-内酰胺酶等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耐药性;G-菌除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没有耐药性,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较为敏感外,其他细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常用抗生素均有很高的耐药率;分离出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超过50%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胃液中有致病菌定植,且大部分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李颖冯永文吴明叶宇何云曾晶晶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胃液定植菌耐药性
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响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调查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早期(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15-05收治的169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2周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141例)和死亡组(28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8.6±12.8)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与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早期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液体晶/胶体比、初始抗菌药物治疗不适当、1周内CD4和CD8细胞变化值、术后第3天液体净量、腹腔感染灶引流不充分是影响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存活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6.8±11.3)h、1.17±0.03、11例、105±36、88±26、(-839±217)mL和7例,死亡组分别为(68.2±8.2)h、3.13±0.18、7例、-52±12、-54±19、(1438±178)mL和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OR=3.791,95%CI:1.703-8.440,P=0.001)、腹腔感染灶引流不充分(OR=10.277,95%CI:1.416-73.847,P=0.021)、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OR=46.744,95%CI:5.746-380.240, P=0.000)是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早手术、充分引流感染灶是患者存活的前提,术中放置肠内营养管、尽早肠内营养是患者存活的最重要方面,术后的器官功能支持是患者存活的主要手段,同时应兼顾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动态监测CD4/CD8的变化。
吴明赖凯任迪李明利曾晶晶吴乐锋何云冯永文
关键词:严重腹腔感染早期预后
胃液酸度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胃内条件致病菌的影响
李颖冯永文吴明曾晶晶李明利何云崔曼丽
PiCCO监测与重症超声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究并分析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取PiCCO监测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监测基础上再联合重症超声进行液体容量管理,监测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比较两组所测定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血乳酸含量、液体总入量、氧合指数水平、死亡率等相关临床指标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 ScvO_(2)、氧合指数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而患者血乳酸含量表达和液体总输入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且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脓毒症休克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间均有了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死亡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技术与重症超声联合应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何云
关键词:连续心排血量脓毒症休克
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和表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021年
为分析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s)数量和表型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且行手术治疗的4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取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距肿瘤缘>5cm),检测TIDCs数量及表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直肠癌组织中TIDCs数量及表型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直肠癌组织中TIDCs数量及MHC-Ⅱ阳性、CD54阳性树突状细胞(DC)比例均少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Ⅰ-Ⅱ期直肠癌患者的TIDCs数量及MHC-Ⅱ阳性、CD54阳性DC比例均多于Ⅲ期患者,P<0.05;肿瘤最大径<5cm者TIDCs数量及MHC-Ⅱ阳性、CD54阳性DC比例均多于≥5cm者,P<0.05。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直肠癌组织中TIDCs呈低表达,不成熟细胞比例升高。该表现与肿瘤大小、分期有关,肿瘤越大、分期越高,TIDCs表达越低,不成熟细胞比例越高。
何云庄树彤
关键词:直肠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表型
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在床旁气管切开镇静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在床旁气管切开时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0年10月30例的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咪唑安定镇静,观察组术前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记录患者的...
吴明冯永文曾晶晶李颖何云
文献传递
丁基苯酞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NBP)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IRE1/X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NBP高、中、低剂量组(40,20,10mg/kg),各12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复制大鼠TBI模型。建模后,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1次,持续7 d。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TUNEL法评估大鼠脑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测定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磷酸化IRE1(p-IRE1)、X-box结合蛋白1(XBP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BP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指数,MDA,p-IRE1,XBP1,GRP78水平均显著降低;SOD和RACK1水平均显著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 <0.05)。结论 NBP对TB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IRE1/XBP1信号通路有关。
何云桂水清黄贤键朱栋梁
关键词:丁基苯酞创伤性脑损伤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