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飞

作品数:1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运动性
  • 4篇运动性免疫抑...
  • 3篇低强度激光
  • 2篇递增负荷训练
  • 2篇氧疗
  • 2篇上呼吸道
  • 2篇体育
  • 2篇气体
  • 2篇脱水
  • 2篇微压
  • 2篇免疫
  • 2篇菌群
  • 2篇高氧
  • 2篇干预
  • 2篇补液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训练大鼠
  • 1篇炎症

机构

  • 17篇国家体育总局...
  • 12篇暨南大学
  • 10篇北京体育大学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上海体育学院
  • 5篇北京市体育科...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军事科学院

作者

  • 17篇赵杰修
  • 17篇覃飞
  • 9篇徐旻霄
  • 5篇王松涛
  • 4篇郝选明
  • 3篇王中玮
  • 2篇崔书强
  • 2篇房国梁
  • 2篇董亚南

传媒

  • 6篇中国体育科技
  • 4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中国体育教练...
  • 1篇体育科研
  • 1篇体育学刊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强度激光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的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选择不同剂量的低强度激光为干预手段,以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诱导大鼠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通过动态观测多层面的免疫学指标全面评估低强度激光对EIS的调理效果。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104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运动训练组(E)、运动和小剂量激光干预组(E+LL)、运动和大剂量激光干预组(E+HL)。每组均再随机分为0周、2周、4周和6周采样时点组。运动各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第1周速度10 m/min;第2周速度20 m/min,第3周起每周速度递增5 m/min,至第6周为40 m/min,30 min/天,6天/周)。激光干预组采用氦氖激光鼻腔外照射(1次/训练日,2 min/次)。照射功率小剂量组1 mw(6.8 J/cm^2),大剂量组2 mw(13.6 J/cm^2)。分别于训练前(0周)及训练的第2、4、6周末,采集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检测血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含量,评价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观察胸腺、骨髓和脾脏组织的形态学结构。结果:1)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可诱导大鼠免疫机能呈动态性和整体性的负性改变,包括循环血中的免疫细胞数量、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促炎和抗炎因子平衡,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形态等;2)小剂量低强度激光照射对EIS的发生发展持续产生抵抗作用。循环血中的免疫细胞(T、NE、LY等)数目、细胞因子(TNF-α、IL-10等)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等明显改善;骨髓、胸腺的微观结构未见明显异常;3)大剂量低强度激光照射后血中免疫细胞(WBC、NE)数量和细胞因子(ICAM-1、IL-4、IL-10)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改善。但血清CRP和TNF-α含量等呈负性改变。结论:低强度激光鼻部照射的血液辐照手段可控制和改善递增负荷训练过程中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发展,且小剂量照射效果更佳。
覃飞覃飞赵杰修王松涛
关键词:运动性免疫抑制低强度激光递增负荷训练免疫功能
微压氧疗在疾病辅助治疗及预防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3年
微压氧疗是一种新型的氧压干预氧疗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但目前针对其介绍和作用的国内外综述研究并不多。通过综述微压氧疗相关文献发现,微压氧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疾病的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合理利用微压氧疗对代谢类疾病、关节肌肉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脑部创伤类疾病、儿童自闭症等疾病症状有一定积极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微压氧疗将会对机体产生积极的作用。随着更多后续研究的进一步进行,将为微压氧疗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微压氧疗更广泛、更直接的实践应用提供指导。
瞿超艺黄鹏冯亦唯张建红徐旻霄覃飞赵杰修
关键词:疾病预防
空气污染暴露与体育活动:如何保障健康被引量:7
2020年
空气污染物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因子之一,长期空气污染暴露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多种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浓度颗粒物污染下运动可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组织炎症、功能下降,并影响运动机能。也有研究表明,长期规律性的运动健身产生的有益效应可抵抗颗粒物造成的机体损害,即“运动促进健康”和“空气污染危害健康”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平衡点。如何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科学安全的运动健身,成为学者和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从“空气污染对机体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训练对空气污染所致健康损害的抵抗效应”“运动抵抗空气污染所致健康损害的相关机制”“空气污染环境下运动的保护措施”5个方面对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运动抵抗污染物所致机体损害的机制探索、空气污染环境下运动的安全阈值范围确定、运动健身环境污染预警机制的建立等,将是本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与现实意义的研究选题和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覃飞覃飞徐旻霄王中玮王中玮董亚南赵杰修
关键词:空气污染健康
运动保护PM2.5暴露导致的大鼠肺部损伤:GSK3β介导的eHSP70/iHSP70平衡机制研究
2023年
探讨长期运动对亚急性PM2.5暴露致大鼠肺脏损伤的保护效应及GSK3β介导的eHSP70/iHSP70平衡机制。32只Wistar大鼠(雄性,8周龄)随机分为4组(8只/组),即安静对照组(sedentary,S)、运动训练组(exercise,E)、安静+PM2.5暴露组(sedentary+PM2.5 exposures,S+PM2.5)和运动+PM2.5暴露组(exercise+PM2.5 exposures,E+PM2.5)。E组和E+PM2.5组大鼠进行8周跑台运动(60 min/次、5次/周);运动结束后,S+PM2.5组和E+PM2.5组进行3周亚急性PM2.5暴露染毒(7天/周,6 h/d);暴露结束后,采用全身体描箱测试肺功能。24 h后采集大鼠肺脏、血浆及肺灌洗液,检测肺灌洗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α、IL-6)及血浆eHSP70含量;观察肺脏组织形态结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脏iHSP70、TLR-4、NF-κB p65、IκBα、p-IκBα、IKKβ、p-IKKβ、P38、p-P38、HSF1、p-HSF1ser303、GSK3β和p-GSK3βser9通路蛋白分泌水平。研究发现,暴露染毒后肺组织出血,大量炎性细胞聚集在肺泡腔,肺泡间隔增厚。与S组相比,S+PM2.5组肺功指标MV、TV、EF50、PIF、PEF显著更低,PAU和Te显著更高;肺灌洗液TNF-α、IL-1α和IL-6、血浆eHSP70显著更高;肺组织iHSP70显著更低,相关通路中TLR-4、NF-κB p65、p-IκBα、IKKβ、p-IKKβ、GSK3β、p-P38和p-HSF1ser303蛋白水平显著更高,IκBα、HSF1、p-GSK3βser9显著更低。与S+PM2.5组相比,E+PM2.5组肺组织局部的出血情况、炎性浸润程度均明显改善;肺功指标TV、MV、EF50、PIF、PEF显著更高,PAU和Te显著更低;肺灌洗液IL-1α、TNF-α、IL-6和血浆eHSP70分泌水平显著更低;肺组织iHSP70显著更高,相关通路中TLR-4、NF-κB p65、p-IκBα、IKKβ、p-IKKβ、GSK3β、p-P38和p-HSF1ser303蛋白水平显著更低,IκBα、HSF1、p-GSK3βser9显著更高。研究认为,长期规律性运动可下调大鼠肺上皮细胞P38MAPK磷酸化水平,可能通过增加GSK-3β磷酸化使GSK3β失活,增加HSF1分泌水平,上调iHSP70,改善大气颗粒物所致的呼吸系统炎症机体的eHSP70/iHS
覃飞覃飞崔书强崔书强董亚南赵杰修
关键词:PM2.5肺损伤炎症HSP70
运动性免疫抑制及其干预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8年
急性大强度运动和长期大强度训练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上升,即发生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出现EIS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近年来EI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已成为运动免疫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近年来EIS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性研究、相关机制以及其不同干预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为运动员赛前及比赛期间常见疾病,与EIS存在紧密联系。黏膜免疫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效应分子s Ig A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易感性高度相关,提示免疫开窗期黏膜免疫机能应得到重点监控。碳水化合物、牛初乳、槲皮素等营养补剂能够改善EIS,但维生素C、支链氨基酸和β-葡聚糖等干预手段由于安全剂量、兴奋剂风险、技术与费用等因素,难以推广,且效果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覃飞覃飞赵杰修王松涛
关键词:运动性免疫抑制黏膜免疫上呼吸道感染
肠道菌群——运动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被引量:1
2021年
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其结构的紊乱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作为一种内稳态刺激因素,可以通过改变宿主肠道菌群的结构多样性,影响物质能量代谢、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功能,从而达到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因此本文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出发,对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的实验性研究及潜在机制进行总结归纳,为基于运动干预调控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赵翠翠覃飞耿雪徐旻霄徐旻霄赵丽娜赵杰修
关键词:肠道菌群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对运动系统和运动机能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肠道菌群作为隐形的"内分泌器官",广泛参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循环及消化等系统的调节,与宿主健康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息息相关。综述运动与肠道菌群相关文献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运动系统的骨骼和骨骼肌的代谢,进而从免疫功能、能量代谢、代谢产物、抗氧化能力等方面影响机体的运动机能,并在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以肠道菌群对骨骼与骨骼肌的影响为切入点,总结肠道菌群与运动系统、运动机能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其潜在的相关作用机制,为肠道菌群在运动科学领域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耿雪张双双李志慧覃飞瞿超艺冯亦唯张成岗赵杰修
关键词:肠道菌群骨骼骨骼肌
运动员水合状态评定与优化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国内外文献,从水合状态对运动员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员水合状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运动员的补液策略3方面进行总结后发现:过低或过高的水合状态可能会增加运动员的健康风险并影响运动能力;目前,每种水合状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评价“金标准”;建议科研人员和教练员选择多种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多指标结果,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补液策略;运动员作为补液最重要的主体,需要增强补液意识,提高补液自主性。
冯亦唯房国梁汪涵覃飞耿雪瞿超艺董亚南徐旻霄徐旻霄赵翠翠赵杰修
关键词:运动员脱水补液
不同氧疗手段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不同氧疗手段与机体运动能力是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氧疗干预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我们通过综述运动与氧疗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氧气体补充、高压氧疗和微压氧疗;机体通过高氧气体补充能够改善运动过程的氧运输系统功能,影响血流量分布,增强肌肉代谢能力,进而有效减缓疲劳程度和提高运动表现水平;机体在运动后进行高压氧疗,能够促进疲劳消除与机能恢复,机体在运动前进行高压氧疗则可以调节机能状态;机体在运动后进行微压氧疗可以降低机体内氧化应激和改善睡眠质量,对促进运动后的疲劳消除有一定积极效果;不同氧疗手段干预应遵循运动人群的个性化和因地适宜原则。
瞿超艺冯亦唯徐旻霄赵丽娜耿雪赵翠翠覃飞覃飞
关键词:氧疗高压氧疗
低强度激光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肺部炎性反应进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探讨低强度激光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导致的肺组织炎症的调理作用。将8周龄雄性SD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小剂量低强度激光^+运动组、大剂量低强度激光^+运动组。运动各组进行跑台训练,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6d,持续6周。采用递增负荷强度(跑台速度第1周10 m/min、第2周20 m/min,从第3周开始,每周递增5 m/min,至第6周达到40 m/min)。激光干预采用氦氖激光鼻腔外照射(训练1次/d,2 min/次)。辐射功率小剂量组为1 mW (6.8 J/cm2),大剂量组2 mW (13.6 J/cm2)。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的第2、4、6周周末取材,检测肺灌洗液中sIgA、CRP、IL-4、IL-10、TNF-α、ICAM-1含量;分析肺组织中CD4^+和CD8^+阳性蛋白表达,并对肺脏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1)6周递增负荷训练期间,大鼠肺脏中促炎因子(TNF-α和ICAM-1)显著上升,抗炎因子(IL-4和IL-10)及sIgA、CD4^+与CD8^+比值显著下降。肺组织局部出血、脓液渗出、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加重。2)小剂量低强度激光照射可显著延缓运动大鼠肺组织上述变化,对抗炎因子和形态学的影响尤为显著;而大剂量低强度激光的干预效果随照射疗程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果说明:小剂量的低强度激光鼻部照射可显著促进6周递增负荷训练大鼠的免疫机能和肺组织炎症反应的改善,其调节过程主要是通过上调抗炎因子的合成,促使"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
覃飞覃飞赵杰修王松涛
关键词:运动性免疫抑制低强度激光肺脏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